摘 要:新時代要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檔案工作作為一項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事業(yè),迫切需要順應全面深化改革進程,找準職責定位,發(fā)揮優(yōu)勢特色,彰顯新時代檔案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新作為。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為檔案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進而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與任務,提出了深化檔案工作的改革思路與路徑。
關鍵詞:檔案;全面深化改革;思路與路徑;探索
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并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新時代要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檔案工作作為一項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事業(yè),迫切需要順應全面深化改革進程,找準職責定位,發(fā)揮優(yōu)勢特色,彰顯新時代檔案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新作為。
1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為檔案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
1.1 全面深化改革戰(zhàn)略部署帶來的歷史機遇期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zhàn)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時代中國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檔案工作的全面深化改革要緊緊抓住這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用大局視野、歷史眼光和問題意識認識問題,堅持正確方向,高揚改革旗幟,以革故鼎新的勇氣、自我革新的銳氣、奮發(fā)有為的朝氣投身到檔案改革實踐中來。
1.2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聚焦問題導向進行全面整改帶來的挑戰(zhàn)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變革與進步必然對檔案管理工作形成新的挑戰(zhàn),真正的改革是問題導向的,也是問題倒逼的進程。檔案管理工作承擔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責任,作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當前存在落后于信息、科技等積弊短板。
要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仍需緊緊圍繞改革,聚焦問題導向,進一步突破固化思維,實現與時俱進,為全面深化改革服務。
2 新時代檔案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與任務
2.1 與改革攻堅同頻共振
要進一步挖掘檔案利用潛能,開辟更多的檔案利用和開發(fā)渠道,瞄準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努力實現改革深入到哪里,檔案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全面覆蓋、全面記錄、全力服務改革發(fā)展重大進程。
2.2 切實把握檔案資源管理的主動權
檔案是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管理部門是信息資源的重要陣地。當前檔案資源管理存在短板:基層檔案室信息化程度卻普遍不高、各類載體的檔案資源的收集保管問題急需解決、各種新經濟組織和新型業(yè)態(tài)不斷出現,信息采集和資源共享等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信息化、網絡化帶來的雙刃劍問題,信息數據安全、真實、完整、可信度等問題也亟待解決和完善。因此我們要牢牢把握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的主動權,順應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大力推進檔案數字化、信息化建設。
2.3 始終不忘初心為民服務
由于檔案資源建設的局限性、資源利用平臺的封閉性等,帶來了群眾查檔難的問題。為了在更高層面上滿足民生需要,要堅持一手抓建檔,一手抓利用,一方面要把能管的都管起來,能收的都收起來,能挖掘的都挖掘整理出來,不斷豐富民生檔案資源;另一方面要把能用的都用起來,能共享的都共享起來,提供更加完善、便捷、貼心的惠民服務。要下功夫在檔案為民生服務方面提質增效,加強各方面組織和技術保障,不斷推動服務升級,把服務做深、做細、做透,讓檔案與群眾“零距離”,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檔案,進而支持檔案工作,使人民群眾對檔案事業(yè)發(fā)展擁有更多獲得感。
3 新時代全面深化檔案工作改革的路徑初探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檔案工作要順應形勢,深入改革攻堅,堅持重點突破和漸次推動相結合,著力抓好一條主線、攻克一個難點、把握一個重點,推動檔案工作向更寬領域和更高水平發(fā)展。
3.1 抓好一條主線,就是構建全方位、一體化的檔案資源體系、檔案工作管理體制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tǒng)的檔案資源體系與海量的社會資源現狀已經不相適應,傳統(tǒng)的進館序列、歸檔范圍不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檔案工作不應局限于傳統(tǒng)的資源體系,而應與時俱進,開闊視野,真正形成全社會關注檔案的“大檔案”工作格局,既要求新,充分體現檔案工作在五大發(fā)展理念指引下的改革新內容、發(fā)展新思路、服務新舉措;又要做實,把目標任務、專項指標、政策安排、改革措施寫實寫透、落細落小,在實際工作中逐一抓好。最終實現全方位地記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履行好存檔守史的神圣職責的目標。
3.2 攻克一個難點,就是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
當前電子政務推進中面臨的一個最緊迫任務就是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檔案工作要有超前意識,切實推進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形成統(tǒng)一標準的管理系統(tǒng)軟件,建立共建共享信息平臺,始終把檔案信息化納入城市信息化、行業(yè)信息化和單位信息化建設總體規(guī)劃,統(tǒng)籌推進,協調發(fā)展;進一步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yǎng)觀念新、業(yè)務精的復合型人才;利用大數據分析對接群眾需求,升級檔案利用服務,為百姓提供更精準的服務;更加重視科技引領,緊盯國家“互聯網+”行動和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前沿技術,推進檔案工作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讓科技創(chuàng)新為檔案工作提質增效,提供持久動力。
3.3 把握一個重點,就是加強檔案治理能力建設
一是要及時做好有關檔案規(guī)章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建立改革中新設立機構的檔案工作;收集管理改革中新形成的檔案;做好改革中撤并、重組機構的檔案處置工作;為各項改革提供有效的檔案利用服務。二是要以規(guī)范化為基礎,實現檔案管理法治化,要敢于動真碰硬,監(jiān)管和問責要常態(tài)化,讓制度力量充分釋放。三是要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建立檔案工作督導機制,在構建檔案工作分層分類、齊抓共管的治理機制上形成了特色。同時要針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探索實踐,不斷完善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更加適應的檔案治理格局,著力消除“盲區(qū)”,破除“梗阻”。
新時代謀求新發(fā)展,新時代要有新作為。面對新形勢、新階段、新任務,檔案工作者要主動謀劃,務實創(chuàng)新,以實際行動推動檔案事業(yè)發(fā)展邁上新臺階。
作者簡介
李艷霞(1976-),女,漢族,河南洛陽人,現工作于洛陽市公路局洛界高速公路管理處,助理館員,從事辦公室檔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