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zhèn)西
家庭成員的愛是最好的家教
“不要讓家庭成為夫妻爭吵的戰(zhàn)場!”這是我經(jīng)常給家長們的忠告。
這種情形不知有多少次了,我在辦公室聽某位母親訴說“沒有良心的他”如何如何拋棄了自己,或聽某位學生的父親激動萬分地控訴“不要臉的她”如何如何對不起自己……說實話,每當這個時候,占據(jù)我心靈的首先不是對這些“不幸”家長的同情,而是對他們的孩子——我的學生的擔心:在這樣充滿仇恨的家庭中,我很難想象孩子的心靈會灑滿愛的陽光。
我毫不懷疑,雖然那些夫妻的感情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但他們對孩子的愛依然沒有半點改變。但是,由于父母之間的仇恨,孩子心中愛的幼芽已經(jīng)開始失去水分和土壤了,孩子明媚的精神世界正漸漸變得黯淡。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自以為依然“愛”著孩子的夫妻雙方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蘇霍姆林斯基把夫妻之間的感情不僅僅看成是兩個人之間的愛,他把這種愛同時看成是一種無聲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他認為夫婦之間的愛情、信任、相互的忠誠和幫助,是向父母智慧之樹提供營養(yǎng)的根須。
他特別對男人提出:要記住,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真心喜愛自己的妻子?!玫恼煞驎o自己的家庭創(chuàng)造幸福,于是這種愛情就如同太陽的溫暖和光輝照耀著盛開的玫瑰花,這種愛情將變成你孩子的精神珍品。
但是,這里所說的“相親相愛”絕不僅僅是夫妻之間的海誓山盟,而是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一些細節(jié)。
蘇霍姆林斯基曾向他的學生家長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外科醫(yī)生尼柯萊·菲力普諾維奇,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是到花園摘一枝鮮花,然后插進妻子床邊小桌子上的花瓶里,數(shù)十年如一日。他甚至蓋了一個專門養(yǎng)花的小溫室,以保證一年四季的每一個早晨都能夠采摘鮮花獻給妻子。他們的六個孩子一天天長大了。長大的孩子,也與父親一起做同樣的事。于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妻子床邊的小花瓶里的花由一枝變成了兩枝,之后是三枝、四枝、五枝、六枝、七枝!有一天,他去世了,但每天早晨他妻子床邊花瓶里仍然是七枝鮮花——已經(jīng)長大了的孩子們在向年邁的母親獻上鮮花的同時,還要代父親獻上鮮花……
蘇霍姆林斯基做出總結: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l的童年被愛的陽光照耀著,那他就會創(chuàng)造幸福,就會對父母的語言、對他們的善良的心意、對他們的勸告和贈言、對他們的溫存和警告有著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每次讀到蘇霍姆林斯基敘述的這個故事,我都非常感動。的確,真正的愛,不僅僅是一種情感,同時又是一種教育。
離異父母也要讓孩子有完整的愛
下面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我教過的一位初一學生W的家庭里。
W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干的裝飾公司總經(jīng)理,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女強人”。但在和我交談時,她一點都沒有成功感,她說她的兒子太不爭氣?!盀榱怂沂裁炊极I出了。8年前,我和他爸離了婚。因為帶著兒子,我至今沒有再婚,也不想再婚了。我業(yè)務太忙,但為了兒子我每天晚上都一定要回來,守著他完成功課。每天早晨都是我用車送他去學校。我還專門為他雇了一個保姆,中午給他做飯,照顧他午休,也幫他洗衣服。剛離婚后那段時間,他爸常常來看他,有時帶他出去玩。我很擔心他跟他爸學壞,因為他爸實在不是個東西!所以后來我不準他和他爸來往了?!?/p>
這位“成功人士”在對我說這些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淚,顯然是傷心到了極點。她不僅僅是為她那“實在不是個東西”的前夫傷心,也為她的兒子傷心——W不但成績很差,而且極端自私和自傲,有時甚至很蠻橫。說實話,對這樣的家長,除了不痛不癢地說幾句安慰的客套話,我實在無言以對。因為我完全可以想象,在“幾年無休止的吵罵甚至打架”的家庭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情感世界。更可怕的是,母親居然毫不掩飾地向兒子灌輸對其父親的仇恨,而仇恨只能繁衍仇恨!盡管這位母親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優(yōu)裕的物質生活條件,但孩子“愛”的精神原野卻是一片荒蕪!
即使是夫妻離異,也不應該給孩子的心靈播種仇恨的種子。
我并不是主張哪怕夫妻感情已經(jīng)蕩然無存,為了孩子也要湊合過下去。不,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因此,結束這不道德的婚姻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于,夫妻之間的感情破裂乃至婚姻關系破裂,絕不能擴大為孩子和自己父親或母親的親情斷裂!即使夫妻雙方已經(jīng)離婚,也最好保持真誠的朋友關系,而且更應該讓孩子和父母都永遠保持和諧的親情。
我還教過一個叫Y的高二學生,他的父母也是因感情不和而離異了。但在Y的身上,我看不到類似孩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靈傷痕。他淳樸、開朗、熱情,富有進取精神和愛心。他高一時曾寫過一篇作文《我愛媽媽,也愛爸爸》:“我5歲時,媽媽和爸爸就離婚了。雖然我一直跟著媽媽生活,但我覺得爸爸從未離開過我。因為他不但每個星期日都要來看我,而且我們經(jīng)常通電話。媽媽也常對我說:‘媽媽和爸爸分開生活,是因為彼此性格差異太大。但我們都很愛你,因為都愛你,所以我和你爸爸現(xiàn)在仍是好朋友,而且永遠都會是好朋友!的確是這樣。每個星期日爸爸來看我時,媽媽都熱情地接待他,留他吃飯。我10歲那年,媽媽給我找了一個新爸爸,新爸爸也很愛我。但即使這樣,我的爸爸仍然每周都來看我。而每當我爸爸來看我的時候,家里都非常熱鬧,我的媽媽、爸爸還有我的新爸爸,都像好朋友一樣。我感到很幸福,正如媽媽有一次對我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上,愛你的人真多??!”
這使我再一次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要善于創(chuàng)造家庭生活中極寶貴的財富——互相愛戀,這也就是說要在家庭中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氣氛。
Y的父母即使離婚了,也表現(xiàn)出一種非愛情卻同樣真誠的愛的境界,并且盡量為孩子營造出愛的氛圍——Y的父母離婚了都能夠做到這些,更何況我們這些夫妻關系穩(wěn)定的家庭呢!
(責 編 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