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妍茜
(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000)
目前的美國稅制是在20世紀60年代形成的。在2017年12月1日的美國參議院會議上以51:49通過稅收改革法案,特朗普稅法改革法案于2018年1月1日生效。特朗普大選之時就承諾上臺后將大幅減稅,主要是美國現行稅制存在的種種漏洞導致美國經濟的“外實內虛”,一是貧富失衡。由于稅制有漏洞,美國富人可以花錢進行稅收籌劃降低稅負,甚至出現大富翁繳稅少于中層人士的現象。二是大小失衡。大企業(yè)通過稅收籌劃,用好稅收優(yōu)惠,利用稅制漏洞,最大限度的降低稅收負擔,中小企業(yè)則淪為納稅的最重承擔者。三是內外失衡。美國深受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的影響,跨國公司利用避稅技術,如利益空殼公司轉讓利潤到避稅地,成功將其稅負降到最低,而在美國國內的企業(yè)則要為美國的高稅率買單。四是虛實失衡。利用資本和利息獲得高收入的個人和企業(yè)都利用稅法的滯后性減輕自身稅負,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yè)則因稅法上漏洞較少而稅負明顯偏高。
特朗普稅制改革主要關注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跨境稅收。此次減稅是結構性減稅。一方面下降稅率,實現減稅目的;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財政收入大幅下降,一些可免稅項目被削弱或取消。
就個人所得稅而言,富人的最高稅率已從39.6%降至37%,并保留了七項累進超額稅率。標準抵扣額翻倍,兒童補貼額也上調了,保留了遺產稅,但提高了遺產稅起征點。詳見表1。
表1 美國個稅稅改前后對比
從表中可以看出,特朗普稅改對個人所得稅的調整力度不大,但在稅率、扣除標準乃至補貼減免方面都作出了減稅的調整。
在企業(yè)所得稅方面,特朗普稅改將美國企業(yè)所得稅稅率35%下調至21%,稅率大幅度下調,在研發(fā)費用、利息費用和投資資產成本的資本化/費用化方面也作出了部分調整。詳見表2。
表2 美國企業(yè)所得稅稅改前后對比
在稅制改革之前,美國企業(yè)所得稅稅率高于經合組織的平均稅率(25%)。稅改后,加上約4%的州和地方所得稅,美國公司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這符合經濟合作發(fā)展組織國家的平均稅率和中國企業(yè)所得稅的基準稅率。在大幅度降低稅率的情況下,利息支出將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的30%。這是為了防止公司盲目增加杠桿的可扣除利息費用;就投資成本的資本化/成本化而言,到2022年仍然鼓勵投資,但為了減少稅制改革后的財政收入降低,2022年后抵扣力度將減弱。
美國在國際稅收制度方面由全球征稅制改為屬地原則,在稅收改革之前,通過境外稅收抵免消除了雙重征稅。未歸還的海外利潤在返回美國后也將繳納35%的企業(yè)所得稅。而稅改后則給出美國公司海外股息和紅利返回本國時不需要繳稅的優(yōu)惠,同時對未完稅的境外利潤匯回國內要繳納的企業(yè)所得稅給予優(yōu)惠,也就是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稅率為15.5%,非流動資產的稅率為5%,稅率大幅降低,有利于海外資金回流
特朗普稅制改革的跨境稅收制度鼓勵海外資本流回美國。也許對于擁有廣泛生產和市場的大型跨國公司來說,低稅率不足以吸引他們撤回投資,但對于那些稅收很重要的行業(yè)來說,特朗普的低稅率計劃可能對他們具有較大吸引力,這將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施加壓力。蘋果公司在2018年1月宣布將海外利潤匯回并繳納380億美元稅款便是現實例證。[1]
企業(yè)或業(yè)務的搬遷必然會為美國帶來一批工作崗位,這將推動美國的就業(yè)。但與此同時,企業(yè)或業(yè)務遷出中國必然會減少中國的就業(yè)機會,這也會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開利空調制造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公司沒有將工廠轉移到墨西哥,而是在印第安納州留下了大約1000個工作崗位。[2]因此,可以看出,特朗普的低稅率計劃將對墨西哥,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產生一定的影響。
從特朗普競選期間宣布減稅,再到每次稅制改革的重大變革,中國媒體都進行了深入報道,反映了國內公司和居民對美國稅制改革的關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表明市場參與者希望該國也能遵循減稅政策。作為全球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一舉一動都會掀起全球潮流。在特朗普說要大幅減稅后,就在世界掀起了一股減稅浪潮,如英國如英國特里莎梅政府擬降低企業(yè)所得稅率至17%,法國總統(tǒng)馬克隆曾承諾在競選期間降低企業(yè)所得稅,歐洲央行行長表示將跟進減稅措施。這將不可避免地給中國的稅制改革施加巨大的壓力。
美國減稅的目的是刺激經濟增長,而中國的減稅主要是為了提供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擴大有效供給、優(yōu)化資源配置,降低企業(yè)負擔。在減稅路徑上,美國減稅的重點是直接稅,而我國間接稅占比較大,減輕間接稅稅負能夠更為直接地促進產業(yè)升級、結構優(yōu)化,并且為直接稅的調控騰出空間。因此,我國將減稅措施落腳到營改增上,改革成效立竿見影,稅收紅利逐步釋放。我國還可以通過稅改設計和加強管理來緩解企業(yè)稅負重的問題,大力簡并列支項目,尤其是取消大部分稅收優(yōu)惠以簡化稅法、彌補降稅率帶來的稅收缺口。
我國收費體系龐大而復雜,且主體不清、亂收費現象嚴重,收費透明度不高,企業(yè)負擔重。對此,我們必須加快清費立稅進程,加大費改稅力度,真真正正減輕企業(yè)稅費壓力;同時,要健全地方稅體系,不僅是稅種稅源要納入考慮范圍,還要做好地方稅的征收管理工作,要確保地方財力穩(wěn)定,減少因地方政府收費動機不純而出現的亂收費。
考慮到特朗普稅改會導致海外資本的回流,我國應鼓勵產業(yè)結構調整,加大對資本密集型企業(yè)和技術密集型企業(yè)的研發(fā)支持,再加上各種減稅措施和優(yōu)惠政策,中國的產業(yè)競爭力將得到提高,將有競爭力的企業(yè)將留在中國。
中國要面對特朗普稅改帶來的壓力和挑戰(zhàn),必須尋求其他國家的幫助和支持。我國要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溝通與協作,從“一帶一路”出發(fā),與相關發(fā)展中國家建立起互惠共利的合作平臺,與G20、0ECD等組織積極交流談判,在國際上多出聲,展現中國力量,通過政治支持、專業(yè)合作、經濟資助等手段,深化對外開放和經濟合作,確保我國在特朗普稅改的壓力下能做好自己,不慌不忙,穩(wěn)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