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輝 張平平 閆丹丹
【摘 要】
目的:評價綜合護理對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及預后效果的影響評價。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所有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的收取時間(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一組(50例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對照組一組(50例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分別實施綜合護理以及常規(guī)護理。結果: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4.00%與對照組20.00%具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術后GCS評分為(15.01±1.51)分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結論:通過對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后,取得顯著效果,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綜合護理;重癥腦外傷術;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預后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1.1+1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155-02
近年來,重癥腦外傷術廣泛應用,多數(shù)患者術后易發(fā)生昏迷情況,而對于該類患者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1-2]。因此,我院將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見本文研究詳細描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所有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的收取時間(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電腦隨機分為兩組。
排除標準-(1)其他嚴重疾病患者、(2)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納入標準-(1)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100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
觀察組;年齡:患者年齡在30歲-50歲,平均年齡(41.21±1.02)歲,性別:2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
對照組;年齡:患者年齡在31歲-50歲,平均年齡(42.17±1.15)歲,性別:26例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
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各項指標無差異,采用P>0.05表示。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均使用常規(guī)護理。
在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對患者使用氣墊、水墊、海綿墊等常規(guī)防壓用具,同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定時為患者進行翻身。
觀察組50例均使用綜合護理。
(1)應定期對患者局部受壓皮膚進行按摩,給予患者提供翻身墊,能緩解患者壓迫感,使患者受壓部位保持干燥,減輕患者局部壓力,降低患者壓力性損傷情況,若患者已經發(fā)生壓力性損傷,但是患者未發(fā)生壞死組織創(chuàng)面,可使用氯化鈉對患者創(chuàng)面進行沖洗,然后使用水凝膠活性敷料覆蓋,使患者患處的皮膚保持濕潤,使其形成較為密閉的濕性環(huán)境,預防細菌進入,利于為患者傷口提供愈合環(huán)境,若患者是Ⅲ期、Ⅱ期壓力性損傷,在進行沖洗后,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使用泡沫類敷料進行覆蓋,若患者是Ⅲ期壓力性損傷,應使用吸收能力強的敷料進行覆蓋,減少患者創(chuàng)面更換次數(shù),能預防對周圍組織產生撕扯,若患者為Ⅳ期創(chuàng)口,應對創(chuàng)口進行仔細清洗,利于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若患者伴有壞死組織碎片和膿性分泌物,則需要使用手術器械進行清創(chuàng),最后使用愈合凝膠進行覆蓋,若患者創(chuàng)口下已經累及相關組織和皮膚脂肪,則需要對患者實施外科手術進行清創(chuàng),并實施封閉治療,促進患者創(chuàng)面能較快愈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的GCS評分以及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實施-SPSS26.0軟件,將對照組患者以及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的GCS評分以及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等指標進行統(tǒng)計,兩組患者指標對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
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4.00%與對照組20.00%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所示。
2.2對比GCS評分 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術后GCS評分為(15.01±1.51)分。
對照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術后GCS評分為(11.61±3.25)分。
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術后GCS評分為(15.01±1.51)分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
3 討論
直接暴力作用或者外界間接暴力作用是導致腦外傷的主要因素,若病情嚴重易導致患者發(fā)生死亡,對于該類患者常實施重癥腦外傷術進行治療,但是患者在術后易發(fā)生昏迷情況。通過對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后取得顯著效果,能降低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病情恢復,能預防壓力性損傷發(fā)生,其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具有諸多優(yōu)勢,能改善患者的預后,受到臨床廣泛應用[3-4]。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4.00%與對照組20.00%具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術后GCS評分為(15.01±1.51)分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后,取得顯著效果,值得在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程偉榮.早期分級康復護理對重癥腦外傷昏迷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1):42-43.
[2] 湯必群.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及預后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9):189-190.
[3] 張小佳,商赫蘭,汪立剛等.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急性重癥腦外傷患者術后康復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25):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