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深刻體會課文內(nèi)容及作者的寫作目的。
2.體悟長輩對下一代無私的奉獻和關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悟長輩對下一代無私的奉獻和關愛
【教學方法】
點撥、朗讀、討論、故事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測
1.斑羚為什么要飛渡?
(七八十只斑羚被狩獵隊逼到傷心崖上,無路可逃,只有飛渡一條路)
2.斑羚是怎樣飛渡的?
(稍分先后、高低不同,當老斑羚騰空到最高點時,小斑羚恰好踏在老斑羚的背上,小斑羚獲救,老斑羚墜入深谷)
3.斑羚飛渡的結(jié)果怎樣?
(一半斑羚獲救一半斑羚死亡:鐮刀頭羊堅定地邁向懸崖,消失在一片燦爛之中)
二、細心品讀,賞析句段
用一個詞來概括你讀了這篇文章的感受。請從原文中找出支持你觀點的句段,大聲朗讀。
(奇跡、感動、壯美、悲慘、悲壯等)
★“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有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注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到尾,沒有一只老班羚調(diào)換位置。”
★“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寬闊結(jié)實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塊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輸送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斷了翅膀的鳥筆直墜落下去?!?/p>
★“我沒想到,老斑羚會那么從容地走向死亡?!?/p>
★“鐮刀頭羊本來站在年輕斑羚那撥里,眼光在兩撥班羚間轉(zhuǎn)了幾個來回,悲愴地輕咩了一聲,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撥去了?!?/p>
★“每一只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只老年斑玲摔得粉身碎骨。”
★“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p>
小結(jié):作為讀者的我們的心靈也為之震顫,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感動是恒久的,帶給我們的感悟是豐富的。
三、感同身受、角色體驗
生與死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如果你是這群斑羚隊伍里的一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分組討論2分鐘,派代表發(fā)言,第一大組做老斑羚,二三大組做壯年斑羚,四大組做鐮刀頭羊)
老年斑羚:飛渡前,你會對小斑羚說些什么呢?年輕斑羚踏在你背上的一瞬間,你會想些什么?
壯年斑羚:你正值壯年,本來可以生存的,卻要憑空赴死,你怨恨鐮刀頭羊嗎?為什么?
鐮刀頭羊:在種群進退維谷的時候,你會怎么做?最后要走向死亡時,你會想些什么?
四、延伸(圖片解說)
★圖片展示,孩子們的眼睛和心靈一片漆黑,是誰給他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汶川大地震中的譚千秋老師
★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親的短信
五、靜靜回味,訴說故事
★同學們還能說出類似的人物或動物的故事嗎?
(生命的托舉、線車里的故事《天亮了》、羚羊跪拜)
每個故事都深深地感染著我們,老師也有一個故事要與同學們分享
★老師敘述雪地救子的故事(配樂朗誦)
一對母子為了改善平日的關系,來到阿爾卑斯山脈滑雪游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堵住了回家的路,讓他們迷失了方向。他們被困在山谷里,又冷又餓。頭頂?shù)闹鄙龣C無法發(fā)現(xiàn)身著銀白色衣裝的母子,他們得不到救援。一陣刺骨的風肆慮過后,兒子凍昏過去,羸弱的母親傷心地呼喊著兒子的名字。死神正一步一步向他們走來。
當兒子醒來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了醫(yī)院的病床上,周圍的人告訴他,救你的不是直升機,也不是醫(yī)生,而是你的母親。
原來:母親看見兒子昏過去后心疼不已,她知道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挽救孩子了,她毅然拾起一塊鋒利的冰片,狠狠地劃開了自己的手腕……
正是母親摟著她的孩子,在雪地里艱難地爬行了十余米,長長的血帶讓直升機上的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了他們。當人們趕到時,孩子還活著,這位母親卻永遠地離開了。
六、小結(jié)和作業(yè)
小結(jié):長輩的關愛僅僅只是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嗎?她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你周末回家時,纏著父母要改善伙食時,要出外游玩時,你們知道這正是操勞了一周的父母最想休息的時候嗎?同學們是否記得上次校運會,我們的英語老師冒著生命危險,催司機開快車,最后在跑下田徑場臺階時摔傷了膝蓋嗎?她不就是為了信守諾言,趕上我們的接力比賽嗎,這不也是長輩的關愛嗎?
七、作業(yè)
你從這篇文章當中懂得了“長輩的關愛”是什么了嗎?請你回家和父母說說或者寫點什么,給他們一個驚喜。
【教學后記】
語文新課標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引導和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珍視他們在研討與探究過程中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的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味:“聽、說、讀、寫”“角色體驗”等環(huán)節(jié)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文句的品析,經(jīng)過點撥,學生也說得非常精彩,朗誦'的感情也把握得十分準確,拓展與作業(yè)部分,用大地震的事例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課堂教育效果不錯。
【課堂點評】
郭駿老師《斑羚飛渡》這堂課的語文味比較濃。首先郭老師對教材鉆研到位,把握準確,教學流程設計合理,注重緊扣文本。其次郭老師也善于啟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學生回答問題積極,參與面非常廣,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感同身受、角色體驗”那一環(huán)節(jié),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而在“延伸”那個環(huán)節(jié),用汶川大地震譚千秋等人的事例啟發(fā)教育學生,執(zhí)教者感情充沛,學生訴說故事情感動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件做得漂亮,配樂朗讀給人美的享受。
稍有不足的是,汶川大地震的圖片稍多了一點,那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稍微講得多了一點,對前面的精彩表現(xiàn)有所沖淡。
主評人:周紅老師
(作者單位:湖南廣益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