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萍
【摘 要】目的:探討靜脈注射鹽酸胺碘酮導致靜脈炎的藥學監(jiān)護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靜脈注射鹽酸胺碘酮導致靜脈炎的患者28例的臨床資料,根據(jù)個體特點,從胺碘酮注用藥濃度等方面對鹽酸胺碘酮引起的靜脈炎原因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藥學監(jiān)護。結果: 28例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患者經(jīng)藥學監(jiān)護及臨床治療后上述治療后,有23例痊愈,有效例數(shù)5例,臨床總有效率為100%;平均紅腫消退時間為(9.47±1.53)h;疼痛緩解時間為(8.12±1.26)h。結論:人為因素、藥物因素及患者個人因素是靜脈注射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的主要原因,臨床應加以重視,并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制定安全合理的給藥方案,以降低靜脈炎發(fā)生風險。
【關鍵詞】:藥學監(jiān)護;鹽酸胺碘酮;靜脈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eutical monitoring of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8 patients with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from August 2016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was used in term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miodarone injections. The cause of phlebitis was analyzed and its medical supervision was performed. Results: After 28 cases of phleboammonium hydrochloride-induced phlebitis treated with medical care and clinical treatment, 23 cases were cured, and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cases was 5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the mean swelling and remission time was (9.47). 1.53)h; pain relief time was (8.12±1.26)h. Conclusion: Human factors, drug factors and patients personal factor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induced phlebitis.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stablish a safe and reasonable dosing regimen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 risk.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care;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Phlebitis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鹽酸胺碘酮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之一,其可選擇性對冠脈及其周圍血管進行直接擴張,并增加冠脈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但由于該藥物pH值較低,對患者外周血管具有較強刺激性,使其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到損傷,進而引發(fā)局部組織炎癥,并導致靜脈血管炎發(fā)生[1]。由鹽酸胺碘酮導致的靜脈炎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局部組織紅腫、疼痛,嚴重者可致使血管周圍皮膚發(fā)生結界狀硬結或局部組織壞死,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本研究通過對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予患者藥學監(jiān)護,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結果做如下報道。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應用鹽酸胺碘酮靜脈注射導致靜脈炎的28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齡53-84歲,平均(72.06±3.18)歲;持續(xù)用藥時間2-5d,平均(3.27±0.14)d;其中I級靜脈炎21例,II級靜脈炎5例,III級靜脈炎2例。28例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藥學監(jiān)護過程
1.2.1 靜脈炎判定標準
I級:患者穿刺點紅腫、疼痛,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II級:穿刺點紅腫、疼痛,靜脈有條索狀改變,無硬結;III級:患者穿刺點紅腫、疼痛,可觸及硬結,靜脈有條索狀改變。
1.2.2 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原因分析
(1)藥物因素 在注射鹽酸胺碘酮過程中,一般需要將胺碘酮鹽酸鹽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但因胺碘酮pH值較低,屬于酸性物質的一種,因此對外周血管造成的刺激性較大,易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到損傷,從而引起局部炎性反應[2]。在注射液配置中,一般需要將胺碘酮保持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nèi),而當胺碘酮濃度過高,超過3mg/mL時,靜脈炎發(fā)生幾率就會大大提升,隨藥物使用時間的延長,病情程度也會隨之加重。
(2)人為因素 ①護士靜脈注射操作技術不熟練,對鹽酸胺碘酮相關知識認知不足,導致靜脈選擇不當,由于細小靜脈血管對酸性溶液的具有較強敏感性,當選擇的血管部位細小、彈性較差時,或與其他藥物同一通路輸入時,易導致靜脈炎發(fā)生;②護士對患者早期出現(xiàn)的疼痛未給予重視;未對患者靜脈注射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說明,當患者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
(3)患者個人因素 ①重癥患者如休克、嚴重脫水及病?;颊咭话惆l(fā)生靜脈炎的風險較普通患者高,這是因為重癥患者微循環(huán)受到損傷,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形成外滲性靜脈炎;②血管彈性較差的患者靜脈炎發(fā)病率會更高[3];③因病情需要而長期使用藥物者也會使靜脈炎發(fā)生率大大增加。④對疼痛耐受性較強者,出現(xiàn)輕微疼痛,或有異常感覺,而未及時告知護士,易導致靜脈炎發(fā)生[3]。
1.3 靜脈注射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的治療措施
1.3.1 硫酸鎂
在患者靜脈注射鹽酸胺碘酮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針刺周圍有紅腫、疼痛,懷疑是由鹽酸胺碘酮引起的靜脈炎時,應立即停止靜脈胺碘酮用藥而改為口服胺碘酮;采用硫酸鎂進行對癥治療,以消炎袪腫,減輕患者水腫和疼痛癥狀。外敷硫酸鎂時應注意保持患者傷口清潔,以免感染發(fā)生,同時應保持藥物質量濃度充分,間斷性的在患者紗布上添加藥物。
1.3.2 多磺酸磺酸黏多糖乳膏
硫酸鎂濕敷治療后,若患者局部紅腫面積未明顯縮小,疼痛癥狀加重,主要是由于硫酸鎂需要濕熱敷才能使其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而針刺部位24h內(nèi)不可熱敷,且硫酸鎂容易蒸發(fā)和結晶,導致其脫離了接觸面,從而使組織吸收受到影響。此外,患者在硫酸鎂濕敷過程中未能及時添加藥物到紗布上,也易使硫酸鎂無法達到最佳效果,并使靜脈炎加重。此時應采用多磺酸磺酸黏多糖乳膏給予治療,其具有較強的抗炎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皮膚炎癥,同時還可促進間葉細胞合成結締組織再生,對預防淺表血栓形成有顯著效果,能夠抑制局部炎癥發(fā)展,促進血腫吸收,目前已被廣泛用于靜脈炎治療中。
1.3.3 康惠爾增強型透明貼
康惠爾增強型透明貼自溶清創(chuàng)能力較強,可促進瘀血、水腫吸收,保護血管,將其用于患者病變部位及周圍皮膚后,可使患者病變部位形成一個相對閉合的環(huán)境,能夠有效阻擋外界微生物,減少菌落生長,防止外來污染。同時將康惠爾增強型透明貼覆蓋于患者注射部位,還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炎癥消退速度。
1.3.4 75%乙醇濕敷
采用乙醇15-20ml浸濕紗布,直接濕敷在針眼上方近心端4cm左右的位置,并用彈力網(wǎng)套加以固定,2-3h更換1次,可起到消毒、鎮(zhèn)痛,擴張局部血管的作用。
1.4 臨床藥師參與藥學監(jiān)護
1.4.1 臨床藥師通過對患者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議,并與臨床醫(yī)師協(xié)商,對治療方案進行不斷修正和優(yōu)化。
1.4.2 為患者提供藥學監(jiān)護服務,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和健康教育,并根據(jù)治療方案指導護士對患者進行合理用藥。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臨床療效、紅腫消退時間、疼痛緩解時間。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患者局部紅腫、疼痛,條索狀靜脈及硬結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局部紅腫、疼痛癥狀緩解,條索狀靜脈消退,硬結變軟;無效:患者局部紅腫、疼痛及條索狀未消退,皮下硬結與治療比較無變化。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2 結果
28例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患者經(jīng)藥師藥學監(jiān)護及臨床治療后,有23例患者痊愈,有效例數(shù)5例,臨床總有效率為100%。28例患者平均紅腫消退時間為(9.47±1.53)h,疼痛緩解時間為(8.12±1.26)h,見表1。
3 討論
鹽酸胺碘酮作為心血管內(nèi)科常用的一種急救藥物,因其藥物特殊性,以及靜脈注射后對血管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靜脈炎的發(fā)生。因此,在靜脈使用鹽酸胺碘酮時,不僅要嚴格掌握藥物的禁忌證、適應證、用藥濃度、劑量、不良反應及相關注意事項,還要提高注射人員操作水平,將用藥濃度配置合理,科學選擇靜脈通道,避免在注射鹽酸胺碘酮時與其他藥物采用同一通路。此外,藥師還需協(xié)助臨床醫(yī)師積極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并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對藥物所引起的并發(fā)癥、不良反應等進行準確識別和對癥處理,以降低靜脈炎發(fā)生率[4]。在靜脈炎發(fā)生后,根據(jù)患者靜脈炎不同分級,合理采用硫酸鎂、多磺酸磺酸黏多糖乳膏等抗炎作用強,且具有消腫止痛效果的藥物給予治療,提高藥物治療效果及工作效率,減輕注射治療時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不適感[5]。
本研究結果顯示,28例鹽酸胺碘酮致靜脈炎患者經(jīng)臨床治療及藥學監(jiān)護后,有23例痊愈,有效例數(shù)5例,臨床總有效率為100%,平均紅腫消退時間為(9.47±1.53)h;疼痛緩解時間為(8.12±1.26)h。提示經(jīng)硫酸鎂、多磺酸磺酸黏多糖乳膏、康惠爾增強型透明貼、75%乙醇濕敷等治療,可取得顯著臨床效果,這與國內(nèi)相關研究報道結果具有相似性[6]。同時,臨床藥師參與藥學監(jiān)護,可通過為醫(yī)護人員提供幫助,提高患者合理用藥水平;在對患者實施藥學監(jiān)護過程中,能夠提高患者對臨床藥師的認可度,在遇到用藥相關問題時能夠主動向藥師咨詢,還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促進其臨床癥狀改善和治療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對靜脈注射致靜脈炎患者進行藥學監(jiān)護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通過臨床藥師的參與,可幫助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并為護士提供合理的用藥指導,以此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有助于工作臨床醫(yī)療質量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周蓮, 王黎, 李利華,等. 美皮康聯(lián)合美清佳預防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靜脈炎效果觀察[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6, 38(2):204-206.
姜天香. 護理干預對預防胺碘酮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 安徽醫(yī)藥, 2018, 22(3):544-545.
董雅芬, 楊秋婭, 李成敏,等. 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腎損傷1例[J]. 中國藥物警戒, 2017, 14(8):502-503.
楊婧, 郭錦麗, 祁麗霞. 靜脈留置針持續(xù)輸注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靜脈炎時間的探討[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7):178-179.
戴冬梅. 不同濃度鹽酸胺碘酮微泵靜脈注射對靜脈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 上海護理, 2017, 17(7):53-56.
龐艷玉, 路敏. 先兆早產(chǎn)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藥學監(jiān)護[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6, 32(8):74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