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強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1
精索靜脈曲張系臨床常見泌尿系統(tǒng)疾病,指精索的蔓狀靜脈叢因回流不暢或者靜脈瓣膜不全導致靜脈回流,致使靜脈異常擴張乃至伸長、迂曲的現(xiàn)象,多伴有陰囊血管性團塊。精索靜脈曲張會導致進行性睪丸功能減退,是男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調查現(xiàn)實,40%的不育男性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索靜脈曲張的現(xiàn)象。目前,手術治療仍然是精索靜脈曲張最為有效的治療方式,并且,隨著醫(yī)療條件的不斷進步,手術治療的效果也在不斷提升。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附睪炎是精索靜脈曲張患者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出現(xiàn)5例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后并發(fā)附睪炎的患者,現(xiàn)報告如下。
一、臨床資料
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例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后并發(fā)附睪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區(qū)間22-36歲,平均年齡31.2歲,入院檢查顯示精液檢查異常,左側精索靜脈曲張,無明顯陰囊內墜痛不適。高位結扎術前查體雙側睪丸,附睪,輸精管無異常。5例患者均行經腹股溝管精索內靜脈高位結扎術,做腹股溝斜切口,在精索表面先切開提睪肌及其筋膜,在內環(huán)附近仔細解剖和高位結扎精索內靜脈及其分支,并將結扎的靜脈切除1.5cm,然后再將兩結扎端重疊結扎?;颊咝g后24小時后可下床活動,術后第3天出院?;颊咴?-7天出現(xiàn)不同程度左側陰囊內疼痛,左側附睪腫大,右明顯觸痛,伴有左側腹股溝區(qū)不適,左側睪丸無觸痛,無腫大。查血常規(guī),血象無明顯升高,其中1例雙側附睪腫大伴有明顯觸痛,雙側睪丸有輕度觸痛無腫大,考慮附睪炎。
二、治療方法
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0.2g一天2次,靜脈輸液一周,一周后門診復查,囑咐患者臥床休息,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煙酒,口服2周左氧氟沙星片。雙側附睪炎的患者囑其靜脈滴注2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每天一次。
三、結果
一周后門診復查,疼痛與腫大均已緩解,4例患者疼痛2周后消失,附睪仍有輕度腫大,雙側附睪炎的患者治療后疼痛緩解,附睪腫大有明顯縮小,3個月后復查精液常規(guī),2例患者精液質量有提升,2例患者精液質量無改善,1例患者精液質量下降(雙側附睪炎),該患者再次間隔2個月復查未見精子,之后多次復查均未見精子,考慮附睪炎至附睪管阻塞。
四、體會
精索靜脈曲張為男性泌尿科常見疾病,主要病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精索內靜脈靜脈瓣膜發(fā)育不良或缺陷,易導致靜脈血逆回瘀滯而引起靜脈曲張,左側精索內靜脈成直角注入左側腎靜脈,血液回流阻力大,左側腎靜脈行經腸系膜上動脈和腹主動脈之間極易受壓,同時左側精索靜脈還容易受到充滿大便的乙狀結腸的壓迫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右側精索靜脈斜行直接注入下腔靜脈,下腔靜脈壓力低血流快可促進右側精索內靜脈回流,右側精索靜脈曲張少見。
睪丸和附睪的動脈主要來自睪丸動脈,提睪肌動脈和輸精管動脈,均走行于精索,靜脈在逐級會合后最后在睪丸和附睪頭部上方,形成復雜分支的蔓狀靜脈叢走行于精索內,該叢向上逐級匯合至腹股溝管淺環(huán)處,匯合成兩條靜脈,在腹膜后與同名動脈伴行,同時兩側兩條靜脈匯合成一條靜脈。右側匯入下腔靜脈,左側匯入左腎靜脈。精索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而附睪炎則是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附睪炎是男性生殖系統(tǒng)非特異性感染中常見的疾病,多見于中青年,常與睪丸炎同時存在,稱為附睪-睪丸炎。感染途徑有1精路逆行感染,是感染主要途徑。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其致病菌經輸精管逆行進入附睪導致感染,尿道內器械操作及留置導尿管等,細菌可經徑路傳入附睪導致感染。前列腺切除術后裸露的前列腺窩感染也可波及附睪睪丸。2.血行感染:扁桃體炎,牙周炎或其他部位感染,細菌可經血流進入附睪引起附睪炎,此途徑較少見。
急性附睪炎病理改變:早期為輸精管炎蔓延至附睪尾部呈蜂窩織炎表現(xiàn),隨著感染從尾部擴張到附睪頭部,整個附睪腫大切開附睪可見有小膿腫,有時可引起膿性鞘膜積液,精索可增厚,睪丸腫大常是血液循環(huán)受壓被動充血所致,少數是因炎癥波及睪丸所致,鏡下見附睪管上皮水腫,脫屑膿性分泌物充塞管腔,之后炎癥經間質蔓延至附睪體部,有時發(fā)展形成小膿腫,晚期形成瘢痕組織可閉塞附睪管。
睪丸中產生的精子從其形態(tài)結構和染色質角度看已基本成熟,但是還不具備運動能力,還不能識別卵子并與之結合,只有在進入附睪后循附睪頭體尾運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生形態(tài)結構變化,物質代謝的變化,精子膜的變化,會在此過程中獲得運動的能力,固著于透明帶的能力。精卵識別的能力和卵子結合的能力,總之精子通過附睪頭體尾運行最終獲得成熟,而在這期間發(fā)生的變化統(tǒng)稱為附睪精子的成熟。
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后,對于睪丸和附睪的靜脈回流受阻,造成體征不明顯的附睪炎癥狀加重,5例患者曾經均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系感染史,共同特征是飲水少,一天飲水量不足1000ml,存在誘發(fā)附睪炎的風險,在該情況出現(xiàn)后,我科室決定行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前著重查體附睪情況,如果存在附睪腫大硬結以及疼痛等明顯癥狀的情況,建議患者不進行手術治療,術后恢復情況不樂觀,有精液檢查結果下降,甚至找不到精子的可能。
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在面對附睪炎患者以及有發(fā)生附睪炎風險的患者應謹慎手術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參考文獻
陳良佑,朱再生,劉全啟,等.顯微外科曲張精索靜脈結扎術對精索靜脈曲張的療效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10)
周琦.腹腔鏡下治療精索靜脈曲張術后并發(fā)附睪炎的相關性[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07):105-107
3.王黎、申吉鴻、李一明.精索靜脈手術并發(fā)癥[J].中國現(xiàn)代手術學雜志,2006,10(5);394-396
邱實、田洪陽、基層部隊精索靜脈曲張發(fā)病情況分析[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3,25(1);86-88
唐松林、趙海生、湛海倫等.兩種腹腔鏡精索靜脈結扎術式對術后并發(fā)附睪炎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