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芮
聶遠愈發(fā)謹慎了。每一天他都會抽出時間在腦海里復盤這一天的工作——采訪中是否又說錯了話,表演時有沒有哪些地方不夠到位,面對公眾時有哪些行為不夠妥帖……想要返回去彌補是不可能了,但至少在下次不會再犯。
“因為慢慢長大了,人家會用更高的眼光來要求你,這種犯錯或者冒失的地方要更加注意,更加少了。”
《延禧攻略》大熱,聶遠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出道已過20年,卻在此時才翻紅,就連宣傳團隊都會在采訪前對記者表達“聶遠到今天其實也挺不容易的”。
“他變得更內(nèi)斂了”。兩人是相差九屆的大學師兄弟,2000年聶遠與黃奕拍《上錯花轎嫁對郎》,姜凱陽看到了一張“挺驚艷的臉”,那張臉此后也成為一代人記憶中的經(jīng)典形象。有一次吃飯時碰到,聶遠像個“江湖大哥”一樣招呼著桌上五湖四海的朋友,他留給姜凱陽一個很深刻的印象——仗義,“但那時候確實有點兒外化了”,張揚而浮躁。
姜凱陽一直觀察著他,直到2014年在電影院看到《繡春刀》里的趙靖忠。姜凱陽覺得聶遠就像一個武林高手——開始的時候?qū)W功夫練招數(shù)套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漸漸收招了,“回到他內(nèi)心里,他掌握的這個能力越強,越外化于無形,聶遠當時有這樣的一個狀態(tài)出現(xiàn)了”。火候終于到了。
正因如此,在這次拍攝電影《道高一丈》時,姜凱陽力排眾議,堅定起用聶遠出演劇中男主角宋朝——一個長于社會底層,因打架被警校開除,還蒙受殺人冤屈的角色。
這個人物身上閃過一絲聶遠的影子。正是因為打架,聶遠差點兒把自己的演藝生涯搭進去。 2015年聶遠與好友高峰、邱啟明聚會,邱啟明欲打車離開時與司機發(fā)生沖突,便讓包括聶遠在內(nèi)的其他幾人下樓幫忙,并打傷了司機。事后,聶遠與高峰分別因此獲刑,聶遠也發(fā)微博致歉。
但這無法抹除已被打在身上的“劣跡藝人”標簽,這位曾被媒體捧為“四大小生”之一的男演員,霎時在圈中黑化,戲份被砍,化名出演,鮮被起用。
聶遠身上有著傳統(tǒng)文化中對性別的種種規(guī)訓,他迷戀所謂的“男性特質(zhì)”,“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樣子,天天跟你撒嬌總不對吧”。
但正是由于聶遠經(jīng)歷了那次風波,才讓姜凱陽在他身上看到了最想要的那種“靠自己砥礪前行去爭取一個光明未來”的力量?;I拍《道高一丈》時,姜凱陽拒絕了所有當時比聶遠名氣大的、出品方推薦的演員,甚至有投資方為此撤資,那是一場絕對的冒險。
而聶遠也并未辜負他的賞識。
趕工期,在冰雪大世界里晝夜拍,有一場戲聶遠要被追殺,在冰面上奔跑、爬坡,還要打斗,“一場戲拍了基本上外邊是寒冷,里邊全是大汗”,姜凱陽心想,在全景時換替身拍,但動作體態(tài)不一樣,只能又把剛暖和過來的聶遠叫來,“跑完之后第二天我一看撞得都是青的”。
聶遠在逐漸褪去身上年輕時的幼稚與鋒芒,姜凱陽覺得他 “對自己越來越有要求”。好酒的聶遠在拍戲期間滴酒不沾,即使偶爾被叫去小聚,也非常有量,“最近有人跟我說,說他拍什么戲,居然杯都不端”。
有人覺得聶遠是個“被性格耽誤了的演員”,這么多年“劇紅人不紅實在可惜”。深吸入口的第一口煙從嘴角和鼻孔慢慢呼出——吸煙前聶遠已征得屋內(nèi)人的同意——“嗯”,揚聲,是深而堅定的喉音,“沒有什么可不可惜”,聶遠向前探著身子,把煙灰彈進飲料瓶,“人一定要知足,每個人都一樣,我覺得我比很多人得到太多了,幸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