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彬
教育的首要問題是引導學生在思想上沿著成長軌跡發(fā)展。而學生的成長恰恰處于生理成熟期和思想成熟期不相匹配階段,導致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出現(xiàn)與之不相符的反差。而這一切的發(fā)展又與社會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信息時代高速發(fā)展下,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帶來一場精神上的盛宴。人們追求文化生活腳步的加快,也帶動處于青春期躁動的孩子們,使他們在思想、文化、生活等諸多方面,受到了一定影響,我們把這種影響導致學生思想行為的變化歸結為時代性青春期心理。
由于明辨是非能力不強,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產(chǎn)生一系列行為,沒有得到正確有效的疏導,就會導致種種叛逆行為的發(fā)生。比如:離家出走、抽煙、酗酒、打架、早戀等等,更有甚者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最美的生命,這些行為無疑會對一個家庭產(chǎn)生沉重的打擊,甚至是毀滅性的。因此,初中學生青春期如何順利地度過?如何讓他們陽光地在校園中成長?這成為一個不可越過的教育課題。關注他們的情感世界,構建良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采用必要的教育引導手段和心理干預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這不僅是對學生,對于家庭、學校、社會都會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就此來看,只有找到問題,明晰原因,方可對癥下藥。
所謂的青春期即為從少年走向成年的過渡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急需家長、老師的正確引導,幫助他們度過人生中的特殊時期。
一、青春期產(chǎn)生叛逆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身體發(fā)育本能
初中生這個年齡階段,恰恰是性方面開始逐漸成熟階段。在荷爾蒙作用下,亢奮情緒無處宣泄,讓孩子們感到無所適從,以致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梢姡砩系淖兓癁榍啻浩诘呐涯娴於嘶A。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不同,導致孩子的青春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如果家庭成員關系和睦,家庭氛圍輕松,孩子往往沒有強烈的叛逆渴望,相反,家庭教育缺失或單親的家庭,孩子的青春期便會表現(xiàn)得明顯一些。這樣的家庭給孩子一種無形的壓力,迫使他們需要通過發(fā)泄已達到心理平衡。
(三)學校教育的影響
學校作為孩子接受教育的陣地,各種人為因素都會對學生的青春期叛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師生關系惡劣,都會使學生對學校教育產(chǎn)生厭倦、抵觸的情緒。
二、初中生的青春期叛逆心理有如下表現(xiàn)
(一)與長輩的對立心理
擁有這種心理的孩子往往家長說什么,他都會反其道而行之,無論家長、老師多么關懷備至、良言送暖,他都會置之不理,甚至覺得家長、老師就是在針對自己。越是受到長輩阻撓的事,他們越是想去做。
(二)模仿心理作怪
看到成年人抽煙,自己也躍躍欲試,覺得自己長大了,也可以做成年人的事,同學聚在一起,開始喝酒,喜歡周圍人關注自己,用模仿的方式來嘩眾取寵。想通過這些出格行為,盲目地尋求所謂的刺激。
(三)急于長大的心理需要
這個時期的男孩、女孩身體開始發(fā)育,由于激素水平的不斷提升,男孩開始變聲,長出喉結,從外表上趨于成年男子,陽剛氣息更濃;女孩聲音變得溫柔,面龐變得秀美,柔媚之氣開始凸顯出來。既是本能反應,又夾雜模仿成人,男孩、女孩之間會開始相互吸引,最后形成早戀。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青春期學生的情緒易變化,不好掌控,遇事欠缺思考,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果在此期間,我們教師和家長沒有正確的疏導,這種情緒繼而會轉(zhuǎn)變?yōu)橐环N壞習慣,一種錯誤的表達方式,一種歇斯底里的宣泄。因此,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恰當?shù)男睦砀深A成為我們的教育手段。
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1.家校聯(lián)手,注重溝通
我們的家長平時工作忙,對于孩子疏于關心,等到發(fā)現(xiàn)孩子出問題的時候,往往非打即罵,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語,覺得說不通的事,用武力可以得到解決。這樣的家長忽略了人成長的基本規(guī)律。作為教師,我們應多留心觀察,關注孩子的心理波動,及時與家長溝通,在學生剛出現(xiàn)錯誤傾向時,要做好管控,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圍內(nèi),與家長共同制定出對策。要冷靜分析孩子產(chǎn)生心理變化的各方面原因,用科學的方式解決,避免簡單粗暴的“告狀”,避免權威說教,避免只想得到結果的想法。因為實踐證明,你越是打壓得狠,學生的反擊就會更加猛烈。我們應當引導家長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呵護,給孩子獨立的成長空間,不要一味地把他當成一個孩子看待,更多的時候要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
2.學校育人,潤物無聲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學生成長的沃土。作為教師,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成才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心理成長。遇到問題,我們可以多試著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學生,我會怎么辦?我為什么這么干?
要善于體貼,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不以分數(shù)論高低,不以成績看才華,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學習氛圍,在教師的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不同的成才之路,用心觀察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因材施教,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在老師的帶動下,把自身的閃光點發(fā)揚光大,讓他們無處發(fā)泄的荷爾蒙揮灑在球場上,洋溢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異性關系,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讓集體的凝聚力淡化對彼此的關注??梢孕蕾p美,但是是健康美,向上美,青春美。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做他們的知心人、領路人,做值得他們信賴的人。
3.社會教育,必不可少
社會是大課堂,是學生最終回歸的生活。學校在育人時,應多開展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學生為社會服務,讓學生有成就感,有歸屬感。通過社區(qū)普法、參觀紀念館、深入社會機構、與貧困地區(qū)兒童手拉手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到社會與學校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讓學生從中受益,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育人之路,需要教師智慧的付出,需要教師傾情奉獻。心有育人之器,方能普育英才。做好學生的引路人,以珍愛學生為基點,用心守望著學生的成長,試著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我們必將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