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的發(fā)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實效性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的發(fā)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的發(fā)展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信息時代已經到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段和領域,網絡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環(huán)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價值理念以及思考方式,甚至是政治想法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ヂ?lián)網和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對思政工作開展的主體、客體、內容、方法以及預計效果,甚至教育價值都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也為思政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基于此,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與時俱進,實現課程的優(yōu)化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引入了網絡教學,但是從整體發(fā)展上看,其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還是存在,整體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1. 學生知與行的脫節(jié)
對于思政教學而言,其教學的本質在于實踐,學以致用。要充分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最重要的即是知行統(tǒng)一。教學重要不僅僅應當集中在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但要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靈活有效的運用。當前社會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學生更多地注重感官上的享受,而忽略了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設和對自身靈魂的熏陶。當前學生面臨的就業(yè)壓力是非常大的,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使得學生越來越重視自身技能的發(fā)展和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忽略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久而久之,學生對思政課程的興趣降低,甚至覺得思政課是在浪費時間。
2. “新瓶裝陳酒”的現象仍然非常嚴重
隨著網絡教學的推進,很多高校都運用了新媒介,但是究其教學本質,還是以課堂教師的教學為主,填鴨式教學的本質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基本沒有。思政教育作為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形成的基礎和重要課程,最重要的就是從根本上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特征,從而加快思政課程的建設。
二、 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和措施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從本質上來講,應當是一種內化的教育,它綜合了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文化學等等學科的知識,對學生進行綜合系統(tǒng)的教學。要充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師首先應當明確學生的心理特征,知道學生的內心真實想法,了解其對社會現象的看法?;诖?,要真正提高網絡教學的實效性,最重要的模塊在于讓學生說真話。從真正意義上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道德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了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的隱蔽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說真話的機會和平臺,從而幫助教師切實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
(一) 實名登錄
作為學分或者考核內容計算入學生期末總評成績這種做法從表面上看似對于提高學生網絡學習參與度效果顯著,但從根本和長遠來看,學生帶著被強迫心理進行學習,必然產生情緒上的負面影響從而在接下來的網絡學習中產生敷衍或是抵觸情緒。從而無法充分保證思政網絡教學的實效性。
(二) 積極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網站內容,實現“兩個貼近”
要充分實現網絡教學的價值和功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網絡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擴大參與面,充分實現“兩個貼近”原則,即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代發(fā)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網絡教學內容的設計優(yōu)化應當充分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綱,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情感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并且使學生在情感上和經驗上產生共鳴,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為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人生觀的有效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為了實現網絡教學的實效性,保護學生的隱私,高校應當組織建立起一套健全科學的網絡教學平臺體系,即“強制性匿名登錄”教學模式。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實現教學內容根本上的轉變,堅持兩個貼近原則,使學生逐漸從被迫發(fā)言轉變?yōu)樽灾靼l(fā)言,解放學生的想法,做到有感而發(fā)。同時,為了有效阻礙學生懶惰心理的發(fā)展,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高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運用相應的強制手段和措施要求學生每一學期必須在網絡教學網站中登陸5次及以上,并且進行跟帖回復相關操作。為了有效保護學生的隱私,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又不被其他人所知曉,能夠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的登陸記錄和發(fā)言并不會與學生直接聯(lián)系起來,采用匿名系統(tǒng),消除學生的顧慮。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中實施了強制性匿名登錄系統(tǒng),學生的網絡教學參與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甚至有的學校已經達到了百分之百,說真話的概率也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越來越多的教師了解了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思政狀況,從而充分發(fā)揮了網絡教學的實效性。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提升網絡教學的實效性,高校應當采用實名登錄、積極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網站內容,實現“兩個貼近”。
參考文獻:
[1]彭健.網絡教學平臺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式教學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2):48-50.
[2]楊曉軍.信息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黑河學刊,2016(3):161-162.
[3]李雅茹,姚莉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實效性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117-119.
作者簡介:
秦穎,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