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星
【摘 要】雖然新媒體發(fā)展迅猛,但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也不容小覷,因此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開創(chuàng)了傳媒的新格局。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來臨,電視新聞傳播煥發(fā)了更大的活力,為了適應新的發(fā)展形勢,促進新聞業(yè)長足的進步,電視新聞記者作為一線人員,提升采訪技巧勢在必行。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電視新聞記者 采訪技巧 提升
通過采訪,電視新聞記者可以從大量的新聞資源中提取、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這關系著新聞的傳播效果,尤其是面臨現(xiàn)在這樣一個網(wǎng)絡發(fā)達的環(huán)境,這對廣大的電視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提升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技巧,以更好地提高采訪的有效性。
一、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必要性
在新聞采訪中,在實事求是的同時還要注重新聞的時效性。時效性是新聞的生命線,提高采訪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大眾,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提升很有必要。首先是形勢發(fā)展的需要。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作為一名電視新聞記者,自身的采訪技能應該與媒體發(fā)展的速度相適應,否則既不利于自身的發(fā)展,也會影響新聞的價值。其次是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在融媒體時代,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代需要全能型的記者,電視新聞采訪記者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采訪技巧。原來在采訪時,一般采訪內(nèi)容是預先策劃好的,采訪對象也是預約好的,按照預定好的程序就可以完成采訪工作,但現(xiàn)在不同了,現(xiàn)場采訪、隨機采訪越來越多,這對新聞記者的采訪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抱著固有的思想和方式是難以立足的,如果采訪技巧不尋求突破,又怎能提供好的新聞線索,制作出有吸引力的新聞,以滿足受眾的需求呢?另外是電視新聞發(fā)展的需要。融媒體時代對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不僅拓寬了人們接受新聞信息的途徑,也改變了人們觀看電視新聞的習慣,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和影響力有所下降,長此以往,對電視新聞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從這一角度出發(fā),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活動中應積極運用新媒體優(yōu)勢,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訪的要求,大大提升電視新聞信息的傳播影響力,促進電視新聞的發(fā)展。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的優(yōu)勢
1.時效性更強
媒介的融合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得新聞的傳播更加迅速,時效性更強,誰能在第一時間搶得先機,誰就能有更大的發(fā)展,這就需要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時有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抓住新聞點,增強新聞的時效性和影響力。
2.針對性突出
對于新聞采訪工作而言,針對性越突出,越受受眾的歡迎,才能有市場,才能有發(fā)展。融媒體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采訪工作提供了參考的數(shù)據(jù),更好地確定受眾群體關注的新聞熱點,增強了新聞投送的準確性,新聞效果大大提高了。
3.資源利用性更高
網(wǎng)絡的開放性給資源共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資源的利用性更高。一方面是從現(xiàn)有的資源入手,進行深度、廣度上的挖掘,從中找出有傳播價值的新聞信息。
另外從受眾與媒體之間的互動中尋找新聞報道的線索,更能符合受眾的需求,新聞記者應該積極利用這一渠道。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提升
1.采訪前的準備工作要充分
不管是隨機采訪也好還是預約采訪也好,每一次采訪時目的要明確,不能隨心所欲地采訪,一定要有針對性,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采訪后果提前有一個預判,做好應急措施,防止采訪走偏,也避免采訪時遇到緊急情況手足無措,同時將不良影響消除。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的傳播更加快捷,如果在采訪中出現(xiàn)不當言論,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因此,一定要明確采訪目的。
其次,在采訪工作中可能要用到的工具:話筒、紙、電腦、筆、錄音筆等,事先一定要及時檢查,防止因工具出現(xiàn)故障,影響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融媒體環(huán)境下,電視新聞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要充分,保證其在電視上和網(wǎng)絡上的播出效果。
2.保持敏感,提高采訪速度
實現(xiàn)新聞質量的提升就要求新聞采訪記者對新聞選題要有廣度和深度的打磨能力,要有較強的新聞敏感度,在大量的信息中尋找出新的新聞點,以獨特的視角對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深層次的挖掘,為新聞報道做好準備。其次,在采訪中加快電視新聞采訪的速度,使電視新聞信息的傳播能夠占據(jù)先機。在融媒體時代,搶新聞比找新聞更為重要,新聞的時效性越強,越容易吸引受眾。因為現(xiàn)在受眾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信息要多樣化,最重要的是新,因此在采訪中,要有意識地加快采訪的速度,在第一時間向受眾傳播電視新聞信息,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以最快的速度在新聞還沒有被湮沒或者消亡前制作、發(fā)布出來。
3.注重提問
①提問要有邏輯性。邏輯性指的是要從事件的表象逐步體現(xiàn)事件的本質,不能只是停留在淺層次、表面上,讓受眾聽完采訪后一頭霧水。因此在采訪中應避免重復提問、沒有意義的提問。其次,提問要有重點,主題明確,從中獲取有價值的細節(jié)和亮點,更好地達到采訪的目的。
②提問要具體。在采訪中,如果問題過于寬泛,被采訪者不容易把握重點,往往回答的似是而非,不利于采訪目的的達成,因此在提問時盡量給被采訪者具體的問題,引導被采訪者根據(jù)具體化的問題回答,這樣記者才能從里面歸納出有效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一方面保證采訪的順利進行,又利于后期的制作、傳播。
③提問方式要合理。不同提問方式的使用環(huán)境也各不相同,在具實采訪中,應對提問技巧進行綜合應用,滿足不同的情境,盡量避免使用一種提問方式,只有相互補充,才能達到最好的采訪效果。不要一味對被采訪者進行發(fā)問,要給予被采訪者一定的思考時間,從中挖掘、總結、提煉出有深度的報道主題。
4.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
①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是通過網(wǎng)絡進行直播的,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突發(fā)情況。比如在采訪的過程中,被采訪者由于情緒激動或其他原因,使得采訪無法進行下去,電視新聞記者必須及時將采訪思路予以調整;再者設備出現(xiàn)問題、采訪場面出現(xiàn)混亂等等,都需要在第一線的記者頭腦保持冷靜,啟用備用方案,在最短時間內(nèi)解決,保障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
②尋找線索的能力。為了使電視新聞信息最大程度地滿足受眾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電視新聞記者要主動尋找新聞線索。比如除了電話、信件等渠道,還要利用新媒體開辟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進一步拓展信息渠道,增加信息來源;其次,還要具備甄別信息的能力。網(wǎng)絡為記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但里面良莠不齊,電視新聞記者要對海量的信息進行篩選,予以取舍,從中發(fā)現(xiàn)線索、挖掘線索?,F(xiàn)在受眾更加希望能夠對事件的來龍去脈弄個一清二楚,想得到事件的真相,因此記者對新聞要有深刻的見解。
四、結語
電視新聞記者獲取新聞素材的有效途徑就是采訪,因此提升采訪技巧是獲取有價值新聞的保障。電視新聞記者想要適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訪發(fā)展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提升自身的采訪技巧,提升個人素質,以提高電視新聞采訪的效率,使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能夠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
(作者單位:廈門廣播電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