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朋超 于維滿
摘 要:為迎接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們需如實做好基礎地質勘查工作。其中基礎地質勘查工作包括:地質測繪、巖石取樣及勘探、原位和室內測試。另外地下水位對工程施工有著極大影響,故需認清地下水位變化的危害及做好水位監(jiān)測工作。
關鍵詞:地質勘查;測繪;地下水水位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190
0 引言
巖土工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fā)展,我國在巖土地質勘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為強化現(xiàn)有的勘查質量,我們需切實做好基礎地質勘查工作。做好基礎地質勘查工作時要根據工程開展目的及地質基本情況來采用適當的基礎勘查方法。
1 地質勘查工作的基本情況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地質勘查技術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面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開發(fā)地的地形也更為復雜,這就對地質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方法已不足以滿足地質方面發(fā)展的需要。故我們需要不斷尋找提升技術水平的科學方法?;A地質勘查工作分為研究基礎地質和調查區(qū)域地質兩個部分。通過基礎地質勘查工作可有效降低勘查的成本。
2 地質勘查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1)測繪。地質測繪是在進行地質勘查工作中最初期的時候所進行的,這一過程也是整個地質勘查工作的最關鍵部分。如果地質測繪的質量無法保證,后續(xù)的工作也就無法進行,會出現(xiàn)勘測的結果會和地質的真實情況不一致的狀況。測繪就是通過運用相關的地質理論,根據對地面地質進行觀察和描繪的結果來解釋所觀察的結果并對這些結果進行細致分析,以此來初步得出地下地質的結構狀況。同時針對復雜的地面情況就必須細致做好事前地質測繪工作,而針對簡單平坦的地面,則只需開展普通的調查即可。
(2)取樣及勘探。為對原位進行監(jiān)測和測試以調查地下的地質狀況我們需采用勘探的方法。通過勘探,進一步掌握施工地段的地質結構情況使施工的質量、效率和安全得以保障。開展勘探工作時可采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物探、鉆探、坑探。其中物探屬間接性勘探手段,具有簡便快速及低成本的優(yōu)點,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易受地形的影響,勘探結果不唯一等。鉆探是直接性的一種勘探方法,在勘探工作中較為普遍地使用。其與物探相比較,勘探結果較為準確。另一方面,根據不同的地形和勘探要求所采用的勘探方法也不同??犹脚c鉆探一樣同屬于直接勘探手段??犹焦ぷ鞯倪M行大部分需采用器械,所耗費的成本較高,并且周期長但其準確性是三者中最高的。由于成本高和周期長的缺點一般只有當鉆探方法無法得到精確的地質勘探結果時才會使用此手段。
(3)原位測試。原位測試就是根據巖土所處位置環(huán)境和天然結構進行巖土的工程力學性質指標的測定。由于具有效率高、周期短、準確性高等優(yōu)點使得其在開采難度較大的巖土層工作上具有很大的實用性。但其同時也存在著由于測試的邊界難以控制,很容易造成將不需開采的地方也進行了相關測試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4)室內測試。室內測試就是合理地取一定數量的巖土樣本在實驗室內進行地質狀況的分析。與原位測試相比較,在室內實驗可控制取樣多少、應變條件,從而節(jié)約資源和成本,減少資源的浪費。缺點就是,一方面在運輸過程中可能對樣品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室內的實驗條件與地層的條件存在差距,可能會因為實驗條件的影響而對勘查結果有所影響。
(5)現(xiàn)場監(jiān)測與檢測。為保證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及質量,有效提高工程的開采效率現(xiàn)場檢測與監(jiān)測至關重要?,F(xiàn)場監(jiān)測與檢測包括:對工程開展進度和方式進行監(jiān)測、對巖土性質進行檢測、對施工環(huán)境和材料進行檢測等。其中技術參數的確定有賴于現(xiàn)場檢測和監(jiān)測所得材料。
3 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危害及采取的措施
由于巖土工程都是在地下層開展的,而地下層中的地下水的水位會受到外界的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上升和下降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會使巖土層所受壓力發(fā)生經常性的變化,對巖土層的施工條件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地質勘查過程中不可以忽略地下水的危害,不僅需要在施工前細致了解水位的變化在施工進行時也要時刻關注水位的變化。
(1)地下水水位升降所帶來的危害。地下水水位的上升會受降水量增加、植被覆蓋率加大、工業(yè)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的增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當水位上升時會出現(xiàn)鹽堿化和沼澤化現(xiàn)象,使土壤松軟,侵蝕巖土層結構和地面建筑物使得建筑物的耐用性降低。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包括在河流上游建壩、大量抽取地下水等。當水位下降時則會引起地面塌陷、破壞所建造的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總之,無論地下水水位是上升還是下降都會對巖土工程的實施有很大的危害。更嚴重的是,若地下水水位頻繁發(fā)生變化則會一方面加劇巖土的變形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巖土層發(fā)生頻繁的縮脹很可能會導致建筑物的倒塌和地面的塌陷。
(2)地下水的水動壓力失衡的危害。自然條件下的地下水力對巖石層的影響是可忽略不計的。但是在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會破壞地下水的水動壓力的天然平衡。管涌、流沙等現(xiàn)象會伴隨著地下水的水動平衡的破壞而出現(xiàn),將對所需施工范圍內的地質結構造成嚴重的危害。
(3)降低水位變化所帶來的危害的措施。第一,加強對勘查設計單位的資質認證。在原有的勘查體系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勘查體系,注重對地下水水位的變化的檢測和監(jiān)測,對違反地質勘查的施工隊伍進行嚴格的處置以提高基礎地質勘查的質量。第二,施工企業(yè)應嚴格執(zhí)行地質勘查體系中的要求,在施工前的一天和施工時要隨時檢測地下水位的變化,根據水位情況選擇最優(yōu)的施工方案。第三,引進先進的地質勘查技術和設備的同時也需注重自己在這方面的研究發(fā)展以提高勘查結果的準確性,保證工程的安全和高質量、高效率的實施。
4 結束語
使巖土工程完全完善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如何做好基礎地質勘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做好相關的基礎設施地質勘查工作才能有效進行,進而開展巖土工程。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我們要牢牢把握這一機遇,不斷研發(fā)和更新地質勘查技術,使巖土工程開展得更為安全、高效,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立成,費斌斌.淺談如何做好基礎地質勘查工作[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3(19):116.
[2]李冶,張強,王向麗.試論地質勘查原則與找礦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5(3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