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著宣
與《四川黨的建設》結緣已有整整14年了,成為一名特約通訊員也有13個年頭。這些年,我也曾被多家報刊聘為通訊員或記者,但唯有與《四川黨的建設》淵源最深,感情最濃。
初識《四川黨的建設》是在2005年。那年,我剛從宣傳部調(diào)到組織部工作,在宣傳部時我養(yǎng)成了每天讀書看報的習慣,組織部訂的報刊雖多,但我對《四川黨的建設》卻情有獨鐘?!端拇h的建設》所刊發(fā)的文章非常接地氣,很多文章反映著我們基層干部的心聲,從那時起,我就開始閱讀這本刊物,也開始研究如何寫稿、上稿。記得我在《四川黨的建設》刊發(fā)的處女作叫《愛如春風暖民心》,當時不認識任何一個編輯,抱著試試的念頭,直接按照刊物上的投稿郵箱將稿件發(fā)了過去,沒想到,在第二個月,這篇文稿就在《四川黨的建設·農(nóng)村版》上刊發(fā)了,心里別提多興奮。這也是我從事新聞寫作以來第一次在這么重量級的刊物上登載文稿。
看見自己的文字和圖片躍然紙上,實在無法掩飾內(nèi)心的那份喜悅。時任組織部部長非常重視宣傳,也十分喜歡學習,每期《四川黨的建設》送達后,他都要第一時間閱讀。當他看到我寫的這篇文章后,把我叫到辦公室,對我說:“小彭,你的文字功底不錯,也喜歡寫,希望你繼續(xù)努力,多寫好文章?!?/p>
第一篇文稿被采用后,我便對這份刊物產(chǎn)生了特殊的情愫。漸漸地,它成了我工作中的一本重要讀物;漸漸地,我愛上了這份刊物。我一邊認真閱讀,一邊研究如何寫文章。2006年,我被《四川黨的建設》聘為特約通訊員,這讓我激情高漲,除了在雜志上發(fā)稿,我還在許多網(wǎng)絡媒體上刊發(fā)文章。2006年9月,我被提拔為單位中層干部,比起部里其他同志,我資歷尚淺,卻能被領導如此器重,覺得無比自豪的同時也倍感壓力。
盡管組織部工作繁多,但我寫作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只要有時間,我就到基層采寫稿件;只要有約稿,我就盡量擠出時間去完成?!稐钋餄嵟c她的夢工廠》《四川長寧:好機制變“聚寶盆” ——農(nóng)村黨建結“碩果”》《夢想在田野上放飛》《枇杷園中的精彩人生》等諸多長篇紀實文章,都是我利用周末時間去采訪完成的。2013年是我創(chuàng)作的一個高峰期,那一年,我一共在《四川黨的建設》上刊發(fā)了《娃娃魚養(yǎng)出大致富》《小村官 大舞臺》《做大做美“大竹海”新文章》等9篇文章。記得那年臨近春節(jié)了,很多單位都在忙著進行年終總結,農(nóng)歷臘月二十五那天,我突然接到編輯老師的約稿,讓我寫一篇關于我縣群眾如何歡度春節(jié)的文章,說時間很緊,最多3天就要交稿。雖然當時工作很忙,我還是爽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花了兩個半天走訪了長寧縣和原來的老縣城雙河鎮(zhèn),期間,我發(fā)現(xiàn)雙河鎮(zhèn)的年味非常濃,比如貼對聯(lián)、殺年豬、燒龍燈等傳統(tǒng)的過年方式還依舊保持著,于是,我一口氣寫下了《“醉”在古鎮(zhèn)柔情里》。
《四川黨的建設》是我的“貴人”。認識她后,我的人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她不僅給了我一個創(chuàng)作平臺,也給了我很多榮譽?!稌轂樗扒恕遍_了致富門》和《啃書本讓我們致富》等都曾獲得征文三等獎,每兩年的優(yōu)秀特約記者和通訊員評選,我都占有一席之地,還曾經(jīng)在年會上代表優(yōu)秀通訊員發(fā)言,也借此讓更多的領導和同事認識了我,認可了我,讓我在人生旅途上走得更平穩(wěn)、更自信。
在這10年里,我與黨刊一起成長成熟,她陪伴我看過最美的朝陽和星辰,也陪伴我度過迷茫和彷徨。通過她,我了解到了全省各地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發(fā)展情況;通過她,讓我結識了一群熱愛黨刊、愛好文字的編輯記者和各市州的同仁,她就像一座連心橋,將我們緊緊連在一起。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比缃瘢胰匀幻吭侣N首期盼著刊物的如約而至,每當這份帶著墨香的刊物“飄”至我身邊,我總會輕輕拆開信封,第一時間閱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四川黨的建設》60歲生日之際,我衷心祝愿她永葆芳華?。ㄗ髡呦抵泄查L寧縣委黨校副校長)(責編: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