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剛
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xí)近平總書記諄諄教導(dǎo),優(yōu)秀年輕干部要強化自我修煉,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做到有原則、有底線、有規(guī)矩,“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這份語重心長的囑托,是對年輕干部群體明確的政治要求,也是對全體黨員干部的殷切期望。
“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fù)強調(diào)這句話,可見對此很看重。意思是說人們不要被蠅頭小利誘惑,不要被五光十色誘惑,失去操守、壞了大事、忘記初衷。這句話包含“心動”“微利”“五色”等典故,體現(xiàn)古人對修身齊家、為官做人的思考見解,在今天仍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值得深入思考并付諸實踐。
“心不動”“目不眩”,實為“慎初”,戒慎于事情發(fā)生之初。事由心生,心不為妄念所動,目不為色彩所眩,只要初心不改、目不斜視,“利”“色”都不能奈何?!秹?jīng)》記載:“時有風(fēng)吹幡動。一僧曰風(fēng)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菽苓M曰:非風(fēng)動,非幡動,仁者心動?!边@是告誡人們,一切貪婪欲望皆從心起,心不動則一切枉然。正所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生如果沒有良好開端,便難有好的結(jié)局。
“微利之誘”,本為“慎微”,戒慎于事端細微之處?!墩撜Z》講,“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道德修養(yǎng)要從小事做起,不要被蠅頭小利誘惑,因此失去操守、壞了大事、忘了大義。修身養(yǎng)德知于微,“不矜細行,終累大德?!薄拜p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事物的演變總是有一個由小到大、從輕到重,起于“微”而止于“巨”的過程。因此,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線,不能以“一次不要緊”來開脫自己,不能以“一點小事無所謂”來放縱自己,時時慎始,事事慎微。
“五色之惑”,意為“慎欲”。此“色”,既是花花世界的五光十色,也是溫柔酒鄉(xiāng)的美女之色。出自《道德經(jīng)》:“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薄盾髯印分v:“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jié)也?!庇m然沒有盡頭,不可以滿足,卻可接近于滿足;欲望雖然不可去掉,但可以加以節(jié)制。知足常樂、恪守本心是黨員干部面對欲望和誘惑時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只有保持“世間尤物,不敢妄取”的敬畏之心,不為物欲所惑,不為名利所擾,不為金錢所困,才能讓內(nèi)心干凈,輕裝上陣,收獲幸福。正如《老子》所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責(zé)編: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