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弘毅
長嶼島不長,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不過15分鐘。這座不起眼、面積約0.65平方公里的小島位于福建東海之濱的海壇海峽上,是一個著名的“風口”,狂風巨浪時不時阻礙交通,造成停水停電,“與世隔絕”。
王開佺和林珠金夫婦是長嶼島小學僅有的兩位老師。20多年的時間里,他們一直在島上堅守,甘與碧海藍天為伴,將人生最美好的歲月獻給了海島教育事業(yè)。
新的學年,長嶼小學只剩下7個孩子?!皟蓚€二年級,3個三年級,3個四年級?!痹?jīng),長嶼小學是個“人滿為患”的學校。上世紀90年代末,這里還有將近200個學生,每個年級四五十個孩子,一個教室滿滿都是人。2000年以后,學生數(shù)就開始逐年下滑,每年的新生越來越少。到了2013年,小學取消了五六年級,只剩下了十幾個孩子。
去留之間,王開佺夫妻也糾結(jié)過,但糾結(jié)的結(jié)果,是繼續(xù)留。
“寒窗十年,就是要離開這里到大地方生活,你怎么還回來了呢?”1995年,王開佺高中畢業(yè)后,在鄰居家人不解的眼光中,回到了家鄉(xiāng)長嶼小學代課。談起當初的選擇,王開佺淡淡地說:“這里艱苦,島外的人肯定都不愿意來,如果我們本島人再不留下來,還有誰會來呢?”
沒想到,這一守,就守了23年。
到長嶼島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乘坐一天一班的小渡輪。每到王開佺外出開會的時候,“要命的交通”就讓他連連搖頭。早上出發(fā)趕渡輪到對岸的鎮(zhèn)上,開完會下午4點前必須回到渡口,否則就趕不上當天返回長嶼島的渡輪,得在大陸上住一晚上。一旦遇到惡劣天氣比如臺風、大霧,渡輪停航兩三天,王開佺就得“望島興嘆”。
每到王開佺外出,林珠金就成了學校里唯一的老師。她把幾個年級的孩子都聚攏到一個教室里,維持著學校正常的教學。
“要說我不想離開這里都是假的。前些年,我都不知道在晚上抹了多少眼淚?!绷种榻鹫f,每次到城里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店都羨慕不已,可每次要推開店門時,看到里面衣著時髦靚麗的顧客,再看看自己身上“土氣”的衣服,心里不是滋味。
2010年的一件事,讓林珠金一度下定決心要離開長嶼島。那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風大浪急,四下里漆黑一片,她因藥物過敏而突發(fā)休克。王開佺慌了神,跌跌撞撞地挨家挨戶敲門求救,苦苦哀求之下,好不容易有一個熱心腸的漁民愿意冒險將她送出島搶救。
航行過程中,船長因為著急慌亂,在海中觸礁擱淺,在最絕望的關頭,一個巨浪打來,一船人以為將要命喪大海,沒想到巨浪卻將船從擱淺的暗礁上推入海水中,船長趕緊開足馬力駛向岸邊。在船上,丈夫與熱心村民輪流為林珠金進行急救,經(jīng)過醫(yī)院連夜搶救,林珠金終于幸運地從鬼門關里撿回了一條命。
出院后,林珠金幾乎是哭著和丈夫說:“我們的孩子從初中開始就在島外上學,我實在不忍心看著孩子一個人在外面,要不我辭職,在外頭租個房子一邊打工一邊陪孩子上學吧,咱們這些年虧欠孩子太多。”
王開佺想了很久,一字一句地說:“你調(diào)走了,島上孩子怎么辦?如果沒有這個小學,很多孩子可能就求學無門了。如果當初我們住的島上沒有小學,我們又能有今天嗎?”
林珠金聽了,慢慢地收起了眼淚,又起身開始準備第二天的教案。
回憶至此,王開佺這個皮膚黝黑的漢子突然淚如雨下:“這些年,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愛人,沒有她的支持,我還不知道能支撐多久……”
四點半放學后,孩子們嬉鬧著散去,校園里只剩下王開佺夫婦兩人。
王開佺站在操場上,一邊和記者散步,一邊聊起了長嶼小學23年的變與不變。王開佺初到學校時,這里是一所完小,校舍陳舊,“連粉筆都要省著用”。后來由他主持學校工作后,他積極爭取到改薄資金15萬元,后來又拿到了252萬元工程建設款,辦學條件極大改善。
從遞交各種申請報告,到審批手續(xù),再到工程建設,竣工驗收,反反復復、來來回回,王開佺坐船進出島上百次,現(xiàn)在校園面貌煥然一新。但由于海島偏僻,沒有維修工,學校日常的校舍、水電維護,小修小補,都由他們夫妻倆共同完成。
不變的,是對島上每一個的孩子的關愛。島上基本是留守兒童,缺少親情是最大的問題。有次王開佺批改學生作文時,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作文題目是《爸爸我恨你》,立刻察覺到這個孩子家庭有問題,第二天就進行了家訪,并向左鄰右舍了解情況。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孩子的媽媽去世,爸爸又找了一個后媽。由于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交流,孩子產(chǎn)生了厭世情緒。王開佺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反復耐心開導這名學生,幫助她樹立生活的信心。終于有一天,孩子在一篇作文里寫道:“王老師給了我爸爸一樣的關心,也給了我開心生活的信心”??吹竭@句話,王開佺開心得跑到漁村碼頭上買了點海鮮“打牙祭”。
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獲。王開佺夫婦的留下,換來了無數(shù)孩子的“走出去”?!懊磕?,島上都有若干人被大學高校錄取,現(xiàn)在他們一個個都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有公務員、有教師、有事業(yè)單位干部、有企業(yè)家,還有王長銀、陳文、陳敢等學生被評為見義勇為模范和積極分子……”王開佺如數(shù)家珍地說著。
長嶼小學歷年的教學成績在福州市長樂區(qū)百人以下的同類學校中一直位居前列。2007年以來的11年中,我校先后送走了300多名畢業(yè)生,有230多名經(jīng)初中后被高中一二類校錄取。
這時候,浮現(xiàn)在腦海里的,是王開佺日記本里的一句話:“學生不離,我就不棄,誰說孤島上的花朵,不能茁壯成長?!?/p>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