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丁龍
摘 要:現階段,農村小學體育課堂中還延續(xù)著“灌輸式”“任務式”等傳統(tǒng)教學模式。傳統(tǒng)農村小學體育課堂以體育教師為主,強調以教材和課堂為中心,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天性以及他們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模式主導的教學課堂,只會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吸收和內化,致使學生完全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顯然不利于他們的良性發(fā)展?;谶@種教學現狀,農村體育教師應當深切認識到自身的教學職責,課堂教學中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精心設計教學形式和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科學有效的策略和手段,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為根本,促進學生智力和技能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現狀;創(chuàng)新;策略
當前,部分偏遠農村小學還一直沿用“教師示范—教師解說—學生聽—學生做”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種單調死板的教學方法嚴重抑制了學生的體育興趣,阻礙了體育質量的提升。因此,革新體育教學模式,變更教學方法,實現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成為重中之重。本文結合農村教學實踐,教研闡述如何實現農村小學體育課堂創(chuàng)新。
一、拓展教學空間,進行開放式教學
開放式教學,要求教師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激發(fā)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每一個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深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體育教學中,筆者特別關注學生的內在動機,以“尊重學生的選擇”“給學生多一點空間”“給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三個原則為教學基準點,進行開放式教學。
例如,在教學實踐當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自身的條件,制定教學內容。如:有的學生喜歡團隊協(xié)作運動,可以給這部分學生安排籃球運動和排球運動等等;有的學生喜歡展示自身的身體素質,可以給這部分學生安排短跑比賽和跳遠比賽等等運動項目。不同的體育項目都有其價值,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完美釋放他們的運動潛能,能夠輕松喚起學生的體育興趣,這自然能夠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二、信息化教學引入體育課堂
隨著科學的飛速發(fā)展,教育教學進入“信息化教學”階段,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引入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信息化教學集聲音、影像和文字為一體、能將枯燥、單調的教學內容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全新的教學模式、新潮的教學姿態(tài)也是實現創(chuàng)新教學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教授行進間出手投籃這個技巧時,其中跨步拿球的時機掌握、肢體的協(xié)調以及騰空和投籃的時機等等細節(jié)是需要學生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掌握這一系列動作顯然并非易事,需要反復地觀看和練習實踐。倘若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重復這項技巧,最終的結果是影響了教學進程。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通過帶領學生觀看《行進間籃球單手肩上高手投籃》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清晰掌握動作的生理原理,隨后再進行實踐練習,必然事半功倍。
三、優(yōu)質教學方法——小組合作體育訓練
體育大眾化也證明了體育活動是一個多人配合的活動。例如,籃球5V5對抗、接力賽跑等等。其中,每個成員的發(fā)揮都會對最后的結果產生影響。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當學生跟老師一塊進行體育訓練時,與學生跟學生一塊訓練時的教學質量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也說明了學生更愿意跟自己的小伙伴進行體育訓練。因此,體育課堂教學中需要引入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優(yōu)質教學方法。
例如,在接力賽跑中,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且給每個小組指派一個有責任心的組長。
2.小組成員中兼具身體素質好的、中等的和較差的,以此保證每個小組實力相當。
3.遵循“同組異質”的原則,最大化激發(fā)每個小組成員的潛能。
4.給每個成員分配任務,開展接力賽跑。
按照這些步驟去進行教學,可以清晰地發(fā)現學生的參與興致提高,并且每個學生都能為自己的小組出一份力,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共同提高體育技能和體育能力,小組合作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
四、深挖農村當地資源,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農村小學相對于一些城鎮(zhèn)小學而言,條件雖有一定的差距,但農村卻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時,還可以結合當地特色開展一些大眾化的體育活動。例如,可以找一片開闊地,舉辦越野跑;還可以找一個安全的掩體,舉辦攀高比賽;開闊地、土山坡在當地是可以輕松地找到的“器材”和“場地”,從而為創(chuàng)新農村小學體育提供了極大的資源支持。因此,教師應當慧眼識珠,合理利用農村地理資源,最大化滿足學生的體育發(fā)展需求。
總之,創(chuàng)新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擁有千萬種策略,筆者只是簡單地闡述了幾點。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根本解決策略是教師能夠革新教學觀念,在課堂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打造“趣味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體育課堂,提高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體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健.淺談小學體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教育觀察,2017(24).
[2]黃銀華.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才智,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