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朋 桂飛飛 劉亞鋒 劉偉樂
摘 要 目的:研究根據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標的針灸治療方式,且對其選穴規(guī)律進行闡述。方法:根據對臨床病例的整理分析,并對其中的選穴方式進行統(tǒng)計,整理出其選穴的規(guī)律與特點。結果:在臨床治療中,在哮喘患者的中醫(yī)針灸療法中,主要選取脾俞穴、膻中穴、腎俞穴、定喘穴和肺俞穴等穴位,根據穴位歸經上分析,主要為膀胱經、任脈、督脈、胃經。從選穴規(guī)律上分析,主要為對癥、辨證選穴等方式。結論:采用中醫(yī)針灸對哮喘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肺功能。
關鍵詞 肺功能 針灸干預 哮喘
中圖分類號:R24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8)19-0035-02
Evaluation of the law of acupoint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asthma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ased on pulmonary function
ZHAO Xipeng, GUI Feifei, LIU Yafeng, LIU Weil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nan University, Henan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 method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based on various indexes of 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expound the law of acupoints. Methods: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upoints were sorted out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ases and the methods of aquipoints. Results: The main acupoints were spleen point, sputum point, Shenshu point, Dingchuan point, Feishu point and so 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the main acupoint meridian was the bladder, Renmai, Dumai, stomach. The main methods for acupoints were symptomatic and dialectical selection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aw of acupoint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pulmonary functio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KEy WORDS pulmonary func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tervention; asthma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支氣管疾病,從疾病類型上分析屬于慢性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氣急、胸悶、咳嗽、反復發(fā)作等[1]。在臨床治療中采用肺功能檢測的方法可以對哮喘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準確評價,同時也可以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2]。中醫(yī)針灸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患者呼吸道堵塞程度,但是需要嚴格的辨證選穴才能達到相應的療效,因此在臨床中醫(yī)針灸治療中,需要分析哮喘患者的選穴規(guī)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2年1月—2017年 1月收治的250例哮喘病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35例;年齡在21~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6±5.3)歲;病程在3個月~6年之間,病程均值為(2.3±0.6)年;患者均接受針灸治療、無其他肺部惡性疾病。排除支氣管炎癥、非針灸治療方案、不同意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對250例患者肺部功能進行評價分析,統(tǒng)計整理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治療時間、病程、中醫(yī)選穴方法、治療效果、預后效果等基礎信息。匯總數據信息得出不同選穴方式及頻率,結合相關文獻以及自身見解得出選穴規(guī)律中的原則。
1.3 數據處理方法
通過Excel表格對250例患者的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將頻次最高的10種選穴方式進行統(tǒng)計,其中包括穴位名稱與穴位歸經。
2 結果
2.1 單穴位的選取頻次分析
從250例患者的中醫(yī)針灸選穴方式上分析,單穴位的選取頻次見表1。
2.2 組合穴位的選取頻次分析
250例患者組合穴位的選取共可分為40組,組合穴位的選取頻次見表2。
3 討論
從中醫(yī)學的角度上分析哮喘屬于氣急的范疇,在中醫(yī)針灸治療過程中,需要完善穴位選取方法,配上優(yōu)質的針刺治療才能發(fā)揮中醫(yī)針灸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從其選穴規(guī)律上分析[3]。
3.1 辨證穴位選取規(guī)律
哮喘從中醫(yī)辨證分型上分析,屬于邪實證虛的范疇,因此在穴位的選取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哮喘疾病的進展程度尋找穴位的規(guī)律。將哮喘患者分為發(fā)作期與緩解期,其中在哮喘患者的發(fā)作期選穴中,其選穴的經脈主要歸于膀胱經、任脈、督脈等區(qū)域的穴位,主要的穴位有肺俞穴、天突穴、大椎穴、膻中穴等[4]。而對于緩解期哮喘患者而言,其主要的穴位經脈在于膀胱經、胃經、督脈等區(qū)域,有脾俞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腎俞穴等穴位,根據患者的疾病進展情況采用辨證加減的方式。在實際的哮喘選穴過程中,主穴為肺俞穴、豐隆穴、膻中穴這3個穴位,針對寒喘患者則選擇肺俞穴、膻中穴、風門穴,以達到平喘降氣、除風驅寒的功效。對于哮喘緩解期的患者而言,則需加用脾俞穴、膈俞穴、腎俞穴、大椎穴等穴位,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臨床癥狀的功效[5]。
3.2 對癥穴位選取規(guī)律
在中醫(yī)針灸治療哮喘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穴位的選取,比如在患者哮喘發(fā)作時,常見喉中哮鳴音、呼吸困難、呼吸急促、體寒怕冷、身熱出汗、咳痰等癥狀[6]。在針灸選穴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癥狀搭配穴位,比如對于哮喘發(fā)作過程中伴有咳嗽癥狀的患者需要在主穴以外加用尺澤穴及太淵穴;對于痰多的患者而言需要加用中脘穴、足三里穴[7];對于腎虛的患者需要加用腎俞穴、關元穴、太溪穴;對于體弱的患者同樣可以搭配足三里穴;而對于脾氣虧虛的患者而言則需要配陰陵泉穴、脾俞穴。這種針灸治療的選穴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標,提高其治療效果[8-11]。
參考文獻
[1] 萬文蓉. 《千金要方》哮喘選穴配方特點探析[J]. 中國針灸, 2003, 23(3): 180-182.
[2] 李潔, 魏建子, 劉世敏. 針灸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選穴用穴規(guī)律探析[J]. 針刺研究, 2000, 25(1): 78-80.
[3] 田偉, 楊楠, 楊濤. 針灸治療哮喘臨床選穴規(guī)律研究[J].河南中醫(yī), 2015, 35(1): 158-159.
[4] 蔡志紅, 董宇翔, 劉放, 等. 針刺"清喘穴"即刻止喘多中心對照研究[J]. 中國針灸, 2005, 25(6): 383-386.
[5] 洪嘉婧, 王富春, 嚴興科, 等. 針灸治療哮喘的臨床選穴規(guī)律研究[J].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1, 27(3): 372-373.
[6] 文碧玲, 周華, 劉保延, 等.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處方探析[J]. 中國針灸, 2010, 30(8): 647-652.
[7] 付鈺, 張昶, 王寶凱, 等. 針刺從肺腸論治對支氣管哮喘患者中醫(yī)癥狀的影響[J].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3, 36(4): 272-276.
[8] 錢海良, 喜悅, 程志昆, 等. 艾灸肺俞穴治療兒童哮喘冷哮證急性發(fā)作的臨床觀察[J].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7, 33(4): 363-366.
[9] 裘江瑜. 伏九防喘貼穴位貼敷對哮喘緩解期患兒哮喘發(fā)作頻次及肺功能的影響[J].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7, 24(2): 237-238.
[10] 韓曉華, 王麗娟, 趙林穎, 等. 風咳方聯(lián)合穴位貼敷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臨床癥狀的改善作用[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6, 13(22): 3203-3205.
[11] 郝英雙, 趙亞琳, 張玉琨, 等. 穴位刺激聯(lián)合吸入療法對小兒哮喘患者癥狀緩解時間及肺功能的影響[J]. 陜西中醫(yī), 2016, 37(1): 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