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
[摘 要]基于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設計具有邏輯關聯(lián)、螺旋上升的遞進式實驗,有助于學生在體驗、探究、逐層推進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遞進式實驗教學由情境性實驗、體驗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應用性實驗和拓展性實驗等構(gòu)成。教學中,一要重視設置懸念引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二要選用高效創(chuàng)新教具,提高教學有效性;三要突出遞進式實驗教學的主導作用,輔以其他教學方法。
[關鍵詞]遞進式;實驗教學;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6-0045-03
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早已為廣大物理教師所認識與理解。然而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卻不盡如人意。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實驗的設計缺乏明確的目標指向,隨意性較突出,未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二是實驗的設計與實施過程比較單一,沒有形成相互關聯(lián)、作用互補的系列實驗,未能真正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研究表明,加強遞進式實驗教學的設計與應用,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一、遞進式實驗教學的要義
遞進式實驗教學是指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學情,將實驗教學進行有效分層,使實驗教學的實施按由淺入深、由基礎到研究再到拓展的順序遞進式地展開,課程的實施逐級推進,拾級而上。遞進式實驗教學的設計理念是:以連續(xù)、遞進式的實驗為主線,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整合,逐層推進教學,促使學生在觀察與實驗的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的動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方法,逐步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基于上述理念的實驗教學,需要教師設計一系列演示和分組實驗,形成螺旋上升的實驗鏈,為學生搭建一個個學習平臺,讓學生逐層探索,最終達成教學目標。遞進式實驗教學中的每一個實驗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驅(qū)動性,相互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和邏輯性。通??梢詣澐譃榍榫承詫嶒?、體驗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應用性實驗和拓展性實驗。情境性實驗主要目的是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與動機;體驗性實驗給學生提供第一手感性素材及直觀認識,起到積累、準備與鋪墊的作用;探究性實驗是整個遞進式實驗中的核心實驗,可以由幾個實驗共同組成;應用性實驗是為了對已開展的教學過程,進行檢驗、反饋與矯正;拓展性實驗是對學習內(nèi)容與方法的多維度延伸與拓展。應用遞進式實驗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的邏輯模型如圖1所示。
二、遞進式實驗教學的實踐應用
以蘇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級上冊《光的反射》教學為例。
1.情境性實驗:光學暗盒
教師將激光筆放置在黑板上(圖2),看到射出的激光在黑板上成一條直線傳播,說明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若用擋板放在激光筆前,光能被擋住嗎?
生:能擋住,光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了。
讓激光照射盒子的小孔,我們發(fā)現(xiàn)光能從另一小孔射出。
師:將擋板插入盒中,還有光射出來嗎?
學生猶豫中,此時教師將擋板插入盒中(圖3),發(fā)現(xiàn)仍然有光射出,從而引入了這節(jié)課的主題——光的反射(板書)。
評析:在本節(jié)課的開始就利用新奇的實驗,讓學生盡快融入課堂,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不僅能讓學生回憶起“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這一舊知識,還能引起學生新的思考:光在盒中究竟是怎樣傳播的?該實驗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體驗性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xiàn)象
教師將激光筆放置在黑板上,我們看到射出的激光在黑板上成一條直線傳播,在傳播路徑上放置一塊平面鏡(圖4),觀察反射現(xiàn)象,利用描點法畫出光路圖,根據(jù)光路圖介紹光反射時的一些術語。
教師改變激光筆的位置,改變?nèi)肷涔饩€,隨著入射角的增大,反射角也隨之變化,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請學生猜想:反射角與入射角有什么關系?
生:兩角相等。
師:如何證實你們的猜想。
生:需要光源、平面鏡和帶有角度的光屏,多次實驗,記錄入射角和反射角。
評析:光的反射現(xiàn)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在具體研究其傳播特點時,沒有直接的觀察和體驗,對它的猜想往往是沒有依據(jù)的,對其后的探究也是不利的。
3.探究性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探究“兩角”關系
教師指導學生調(diào)好光束,使光束在光屏所在的平面內(nèi),并使光屏上能顯示出光束的徑跡(圖5),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教師巡視。
最后得到: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探究“三線”關系
教師將竹簽插在泡沫上,模擬入射光線和法線,請學生利用第三根竹簽來表示反射光線,模擬光的反射現(xiàn)象。
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將第三根竹簽插在了入射光線與法線確定的平面上(圖6)。
師:如何證實三線是共面的?
生:利用能折疊的平板,觀察并確定反射光線所在的位置。
教師在講臺上利用大型光學器材,進行演示實驗(圖7)。
得出:光反射時,入射光線、法線和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板書)。
教師繼續(xù)將竹簽插入泡沫塑料中,模擬光的反射現(xiàn)象,使得入射光線、法線和反射光線處于同一平面中,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都在法線的同一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呢?
生:不符合。
師:說明光反射時,還需滿足什么條件?
生:光反射時,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在法線兩邊。
學生動手操作進行驗證。
評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上述三個活動中,我們都是先通過一個現(xiàn)象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猜測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再通過實驗驗證。在實驗的設計上,將光的反射定律分成三組實驗進行探究,可以降低教學難度,同時良好的實驗器材也增加了實驗的可視度,提高了實驗的效果。
4.體驗性實驗:觀察光的兩種不同反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要求學生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因。
師:利用手電筒將光斜射向紙板,可以看到完整的光斑(圖8),那為什么可以看到光斑呢?
生: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反射。
師:各個方向的同學都能看到光斑嗎?
生:是的。
師:改變手電筒斜射的方向,將光斑移向平面鏡,觀察到平面鏡上的光斑“消失”了(圖9),是鏡子上沒有發(fā)生反射嗎?
生:不是。
師:在紙板上和平面鏡上都發(fā)生了發(fā)射,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呢?
隨后,學生通過自學書本P72,初步了解形成原因,接著教師通過視頻動畫,模擬光在不同反射面上的傳播路徑;最后,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區(qū)分生活中的反射類型。
評析: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反射的兩種不同類型,學生剛剛知道了鏡面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現(xiàn)在卻“只能”在紙板上看到一半的光斑,這樣強烈的對比實驗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知識的認識。
5.應用性實驗:光的反射定律應用
(1)尋找平行光線
師:利用光的反射實驗裝置,請同學們利用第二塊平面鏡,將反射光線再次反射后與第一次的入射光線平行。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點撥。教師請學生進行交流。
方法一:學生將兩塊平面鏡垂直放置,光線能沿著原方向反射回去(圖11)。
師:生活中看到過類似的情況嗎?
教師PPT展示自行車的尾燈(角反射器)圖片。
學生恍然大悟,明白了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裝飾品”是有大用處的。
方法二:學生將兩塊平面鏡平行放置,光線好像發(fā)生了平移,但仍沿著原方向射出去(圖12)。
師:生活中看到過類似的情況嗎?
生:潛望鏡。
教師PPT展示潛望鏡圖片,同時展示潛望鏡模型,讓學生利用潛望鏡觀察物體,體會它的作用。
評析:在嘗試尋找平行光的有趣實驗中,學生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也對光的反射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6.拓展性實驗:光的反射定律的延伸與拓展
師:利用一塊平面鏡將與水平面成30°的光線豎直照射入井中,通過作圖標出平面鏡的位置,并計算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
請一位學生上臺利用激光筆和平面鏡在黑板上進行演示,其他同學在學案上畫圖,標出平面鏡的位置,并利用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計算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
評析:此實驗是光的反射定律在實際生活中的一例常見應用,能更生動直觀地顯示光路,有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規(guī)律。
三、遞進式實驗教學的思考
1.要重視設置懸念引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課堂教學中探究課題的引入環(huán)節(jié),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節(jié)點,是遞進式實驗教學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其作用不容忽視。如果能把握好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學生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求知欲、探究欲就會被激發(fā)。對探究內(nèi)容先行進行有效設疑,制造懸念,激發(fā)認知沖突,能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èi)集中思想,積極思維,為后續(xù)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2.要選用創(chuàng)新教具,提高教學有效性
教具是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而選用的教學輔助工具,目的是化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簡單,啟發(fā)學生思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具的高效是指教具的演示要有清晰顯著的視覺效果,如圖4、圖5、圖7等。高亮度的激光和平整的漫反射板的使用,讓原先不明顯的光路清晰明亮,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一目了然。教具的創(chuàng)新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自制針對性強的教具。例如利用竹簽和泡沫板證明三線共面,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教具。實驗使用的材料越簡單,學生越熟悉,就越能透徹地呈現(xiàn)實驗結(jié)果,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要突出遞進式實驗教學的主導作用,輔以其他教學方法
遞進式實驗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同時輔以其他有效教學方法,相輔相成,則教學效果更為突出?!氨容^法”就是實驗教學中常用的一個基本方法,它是確定和分析對象之間差異點和共同點的有效方法,有了比較才能分析,才能對比。如圖9,觀察到平面鏡上的光斑“消失”了,通過比較就能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對現(xiàn)象的認識和理解會更全面,對知識的掌握也更深刻。
總之,實驗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遞進式實驗教學降低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梯度,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 吳志明. 遞進式問題鏈的教學設計與應用[J].物理教師,2012(9):26-29.
[2] 梁清源. 師生互動 引導探究:探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5(23):59.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