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芳 ,姚芳苡 ,黃自坤 ,彭亦平 ,傅穎媛
(1、南昌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省血液中心檢驗科,江西 南昌 330052;3、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檢驗科,江西 南昌 330006;4、江西省胸科醫(yī)院內(nèi)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感染性疾病。我國結核病患者人數(shù)居全球第三位,被WHO列為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1]。結核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對結核的防治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環(huán)狀 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新近發(fā)現(xiàn)的一類內(nèi)源性非編碼RNA,其呈環(huán)狀而得名[2,3]。近年研究表明環(huán)狀RNA不受RNA外切酶影響,表達更穩(wěn)定,大量存在于真核細胞中,具有一定的組織、時序和疾病特異性,在轉錄、翻譯以及轉錄后調(diào)控等多種層面上影響基因的表達和功能,廣泛參與機體各種生理和病理過程[4-6]。同時,環(huán)狀RNA的異常表達與包括惡性腫瘤、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在內(nèi)的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7,8]。隨著環(huán)狀RNA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環(huán)狀RNA表達譜會隨著疾病進程發(fā)生變化,同時,環(huán)狀RNA能夠穩(wěn)定存在外周血中,其檢測對于疾病診斷判斷預后具有重要意義[9]。在前期工作中,課題組采用高通量基因芯片篩查發(fā)現(xiàn)肺結核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 中 circRNF10(又名hsa_環(huán)狀RNA_005086)表達顯著升高[10],提示其可能作為結核病診斷標志物。因此,本研究旨在檢測circRNF10在肺結核病患者PBMC中的表達水平,探討其在肺結核病診斷、療效監(jiān)測中的價值。
1.1 病例資料 ⑴肺結核組: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江西省胸科醫(yī)院結核科收治的初治活動性肺結核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齡(40.5±12.4)歲。肺結核的診斷依據(jù)按照2005年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手冊(結核病分冊)》診斷標準[11],并除外心、肝、腎等臟器并發(fā)癥。90例肺結核患者依據(jù)肺部病灶所占的范圍、肺部有無空洞進行分組,經(jīng)胸部CT診斷,按照肺部有無空洞分為無空洞組57例和有空洞組33例;據(jù)影像學肺部病灶所占的范圍分為<2個肺野組51例,≥2個肺野組39例。所有肺結核患者均在抗結核治療前采血。肺結核患者給予規(guī)范化治療: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2個月,異煙肼+利福平4個月。20例肺結核患者均在規(guī)范化抗結核治療3月和6月后采血。⑵肺炎組:收集同期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肺炎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37.9±11.8)歲。入組病例均未接受過放、化療及其他免疫治療、無結核病接觸史。⑶肺癌組:收集同期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肺癌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5.5±9.7)歲。入組病例均經(jīng)過病理診斷確診,未接受過放、化療及其他免疫治療、無結核病接觸史。⑷健康對照組:收集同期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70例,其中男4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8.7±11.6)歲。入組對象胸部影像學檢查均正常,無結核病接觸史。
所有對象均排除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的患者;排除HBV、HCV、HIV感染者或 (和)AIDS患者;排除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本研究經(jīng)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標本的收取及患者信息的使用已獲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及志愿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逆轉錄試劑及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購自日本TaKaRa公司;Trizol試劑及熒光定量PCR引物購自美國Invitrogen公司;Ficoll淋巴細胞分離液購自美國sigma公司;熒光定量PCR儀美國ABI公司。
1.3 方法
1.3.1 樣本采集及處理 采集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EDTA-K2抗凝,按常規(guī)方法用Ficoll淋巴細胞分離液提取PBMC。
1.3.2 總RNA提取及cDNA合成 向PBMC細胞沉淀物中加入1ml Trizol試劑,按Trizol試劑說明書提取PBMC樣本總RNA,DEPC處理過的蒸餾水溶解。取1μl RNA,按照說明書,利用逆轉錄試劑盒逆轉錄為cDNA。
1.3.3 實時熒光定量PCR 采用SYBR法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檢測步驟及反應條件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circRNF10上游引物為:5'-ACCTGCTCCTCTGATTCTGCT-3',下游引物為 5'-GGTGAGTGGCAAGTGAGAGA-3';內(nèi)參 β-actin 基因上游引物為5'-CATGTACGTTGCTATCCAGGG-3',下游引物為5'-CTCCTTAATGTCACGCACGAT-3'。 反應體系為 20μl,即:1×SYBR Green I mastermix、0.5μmol/L 特異前向引物、0.5μmol/L 特異反向引物、1μl反轉錄產(chǎn)物。反應條件為:預變性95℃10min,95℃ 15s,60℃ 1min,72℃ 30s,40 循環(huán),通過熔解曲線檢測PCR產(chǎn)物的特異性。熒光定量PCR檢測使用ABI 7500儀器進行。每孔均設3個復孔,取平均Ct值做為該樣本最后Ct值,以βactin基因作為內(nèi)參基因,計算2-△△Ct值反映circRNF10表達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以Kolmogorov-Smirnov檢驗(K-S檢驗)對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5軟件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并計算曲線下面積 (area under of ROC curve,AUC)評估PBMC中circRNF10的檢驗效能。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分組circRNF10表達水平比較分析 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PBMC中circRNF10在各亞組中表達情況[肺結核組(2.11±1.13);健康對照組(1.00±0.38);肺炎組(1.14±0.57);肺癌組(0.93±0.31),發(fā)現(xiàn)肺結核患者circRNF10表達相比健康對照組、肺炎組和肺癌組表達高(F=38.15,P<0.01;圖1),其余3組PBMC中circRNF10表達無明顯差異(F=2.75,P=0.07)。
圖1 不同分組中PBMC中circRNF10表達水平的散點圖
2.2 circRNF10表達與肺結核病灶范圍及肺部空洞的關系 根據(jù)肺結核患者肺部空洞的情況分為無空洞組和有空洞組(圖2A),檢測結果顯示,有空洞組 PBMC 中 circRNF10 表達(3.00±1.13)顯著高于無空洞組 (1.60±0.7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7.02,P<0.01)。根據(jù)影像學肺部病灶所占的范圍分為<2個肺野組和≥2個肺野組(圖2B),檢測結果顯示,≥2個肺野組 PBMC中 circRNF10表達(2.68±1.18)顯著高于<2 個肺野組(1.67±0.8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8,P<0.01)。
圖2 肺部不同病灶范圍及肺部空洞組患者PBMC中circRNF10表達水平的散點圖
2.3 抗結核治療前后PBMC中circRNF10表達變化 我們對已收治的20例初治肺結核患者均進行了6個月的隨訪,檢測患者接受抗結核治療3個月及6個月后PBMC中circRNF10的表達變化。隨訪結果顯示,隨訪患者抗結核治療效果良好。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果如圖3所示,與治療前circRNF10表達水平 (2.31±0.72)相比,治療3月(1.27±0.41)(t=5.62,P<0.01)、6 月 (0.94±0.38)(t=7.54,P<0.01)circRNF10 的表達水平均顯著下降。與治療3月組相比,治療6月組circRNF10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t=2.63,P=0.01)。此外,接受治療6月組PBMC中circRNF10水平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9,P=0.49)。
圖3 肺結核患者抗結核治療前后PBMC中circRNF10表達水平的散點圖
2.4 circRNF10對結核病的診斷效能 為了評估PBMC中circRNF10的診斷效能,我們繪制了肺結核患者區(qū)別于健康對照組及肺炎、肺癌的ROC曲線。結果如圖4所示,circRNF10在用于區(qū)別肺結核患者與健康對照者(圖4A)、肺炎患者(圖4B)及肺癌患者 (圖 4C)的 AUC分別為 0.837、0.782、0.861。以1.37為臨界值,circRNF10鑒別肺結核患者與健康對照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57%和73.33%;以1.22為臨界值,circRNF10鑒別肺結核患者與肺炎患者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0.00%和80.00%;以1.26為臨界值,circRNF10鑒別肺結核患者與肺癌患者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7.50%和77.78%。
圖4 circRNF10診斷肺結核病的ROC曲線
環(huán)狀RNA(circRNA)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線性RNA的一類新型非編碼RNA分子,通常由前體mRNA經(jīng)可變剪切產(chǎn)生,具有閉合環(huán)狀結構,也是目前RNA領域最新的研究熱點分子[12]。盡管目前大多數(shù)環(huán)狀RNA的生物學功能尚不明確,但不少研究表明,環(huán)狀RNA分子因富含微小RNA(microRNA,miRNA)結合位點,在細胞中起到一種類似于“miRNA海綿”的作用,它可以解除miRNA對其靶基因的抑制,從而提高靶基因表達水平[13]。此外,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環(huán)狀RNA可通過與RNA聚合酶Ⅱ相結合從而促進基因轉錄[14],或充當RNA結合蛋白海綿,調(diào)控有關蛋白質(zhì)的活性[15],在人體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調(diào)控作用。
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特定的環(huán)狀RNA具有疾病和組織特異性,人血清、血漿、唾液及其他體液中均有環(huán)狀RNA表達,而且循環(huán)環(huán)狀RNA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這種穩(wěn)定性也為其作為疾病診斷的標志物奠定了基礎[16]。如,Zhao等[17]發(fā)現(xiàn)了外周血hsa_circ_0124644可作為冠心病的一個診斷性生物標志物。Teng等[18]發(fā)現(xiàn)了外周血hsa_circ_0021001可作為篩查顱內(nèi)動脈瘤的新型生物標志物。此外,近期Ouyang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PBMC 中 hsa_circ_104871,hsa_circ_003524,hsa_circ_101873和hsa_circ_103047可作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診斷的標志物。目前環(huán)狀RNA在結核病中研究尚剛起步,相關研究鮮有報道。
本課題組前期通過高通量芯片技術篩選發(fā)現(xiàn),與健康對照者比較,肺結核患者PBMC中環(huán)狀RNA表達譜發(fā)生部分變化[10]。本實驗中,我們以變化顯著的circRNF10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肺結核的診斷價值。結果顯示,相比于肺炎、肺癌患者及健康人群,肺結核患者PBMC中circRNF10的表達量升高。AUC結果顯示circRNF10能區(qū)別肺結核患者與健康人及肺炎、肺癌患者,可作為診斷肺結核的有效標識。進一步據(jù)肺部病灶范圍、肺部空洞不同臨床表型進行分組分析,結果顯示,肺部有空洞結核患者PBMC中circRNF10水平顯著高于無空洞患者,肺部病灶范圍大的患者顯著高于病變范圍小患者。提示PBMC中circRNF10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或可反映肺結核炎癥組織損傷的嚴重程度。
本研究對部分初治肺結核患者隨訪6個月,期間患者嚴格按照標準抗結核治療方案接受治療,均未接受放化療及激素治療等其他治療,且患者抗結核治療效果良好。結果發(fā)現(xiàn)與未接受治療組患者相比,circRNF10在抗結核治療3個月時表達明顯下降,且隨著治療時間延長,circRNF10表達量逐漸降低。當接受6個月抗結核治療后,隨訪患者中circRNF10表達量已下降至正常水平,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收集樣本的時間較短,在90例肺結核患者中僅有20例患者均在規(guī)范化抗結核治療3月和6月后完成采血。由于病例數(shù)較少,在其用于抗結核治療效果評估時易出現(xiàn)誤差。在下一步研究中,我們將在擴大樣本量的同時對肺結核患者進行定期隨訪,以進一步分析PBMC中circRNF10的表達水平在肺結核患者抗結核療效評價中的意義。
綜上所述,circRNF10在肺結核患者PBMC中表達升高,有望成為結核病快速診斷的潛在生物標志物,同時或可用于抗結核治療效果評估,但是circRNF10的調(diào)控機制仍未清楚,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研究來了解circRNF10在結核病中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