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星
摘 要:中職年輕教師由于經(jīng)驗和能力的不足,容易出現(xiàn)各種問題,沒有樹立起老師該有的威嚴,沒有制訂好一套有效的規(guī)矩,朝令夕改,帶著情緒化工作,凡事親力親為,班級管理費力不討好。
一、沒有與學生保持距離,教師缺乏威信
年輕教師因為與中職學生的年紀相差不大,和學生沒有明顯的代溝,能夠接受學生比較新奇的想法和觀念,能和學生玩在一起,更容易打成一片。這是年輕教師一大優(yōu)點,但是同時它潛藏著一種危機,一種可能讓班級陷入混亂的危機。單單靠朋友的關系去維持一個班的運作是遠遠不夠的。年輕教師應該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樹立威信。教育家加里寧說過:“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永遠的痕跡。”那么怎樣才能夠樹立起教師的威信呢?
首先是第一印象,第一次見面、第一堂課,一定要精心準備好。早在遠古時代,外界已經(jīng)對我們的祖先提出了要求:迅速判斷面對的是朋友還是敵人。教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式。教育心理學中也十分強調(diào):“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币虼耍陆處熢诘谝淮闻c學生接觸時,就要注意自己與學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印象。
第一印象雖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能力和修養(yǎng)。 教師要靠內(nèi)在素質(zhì)和良好的教學表現(xiàn)來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奔偃缃處熥寣W生寫通知書、寫檢討書或填寫各種表格時,學生問:“老師,這東西你應該怎么寫?”教師一臉茫然,支支吾吾,最后搪塞一句:“百度一下!”學生問教師一些課外東西,教師不回答學生,卻總是讓學生自己上百度查找資料,學生就會覺得該教師不可靠,懷疑教師的能力。而身為年輕教師,對生活、對社會,對各方面的知識都可能存在很多盲區(qū)。年輕教師需要通過不斷積累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來克服這個短板。但這需要一個長時間積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我們能做什么來彌補不足呢?
首先,要敢于承認自己的無知與不足。如果教師因為怕丟臉,而隨便找個答案忽悠學生,有可能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擾,當學生得到正確答案后,對教師的好感會直接下降。僅僅是承認自己不會,還是得不到學生的支持的,你在他心中仍是無知的,威信仍然不存在,教師還必須快點自己找到答案,回答學生。當學生看到老師盡心盡力地為他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對老師的態(tài)度就會好?,F(xiàn)在的學生都很聰明,也很敏感,知道誰真正關心他,這能夠提高他對老師的好感,增加老師的威信。教師要樹立威信,做事一定要有原則,該處罰時必須處罰,該嚴厲時必須嚴厲。學生總有千萬種理由做出各種違規(guī)違紀的事情,有時候,有些學生做了一些違紀的事情,但是他并不是有意的,而且情有可原,讓你動惻隱之心。但是,校有校規(guī),班有班規(guī),教師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不能偏袒。誰犯錯,誰就要接受該有的處罰。如果有一個學生出現(xiàn)問題,教師沒有及時處理,那么就會有其他學生效仿,班級的管理就會越來越困難,教師的威信就會顯著降低。特別是班干部犯錯,更要嚴肅處理,這樣才能夠樹立威信。
二、朝令夕改
教師朝令夕改讓學生摸不著頭腦。學生經(jīng)常做無用功,重復去做相同的工作。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教師失去信心,懷疑教師的能力,不配合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明顯變低。這樣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漸喪失。是什么原因造成“朝令夕改”這種情況呢?
(1)教師出臺的班級管理制度不嚴謹。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個人的喜好與直覺作判,理所當然地制定了班規(gu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學生從根本上不認同這樣的班規(guī),心理產(chǎn)生抵觸。學生表面上服從,暗地里卻搞各種小動作。這樣下去,班級管理制度將會成為廢紙,毫無約束力可言。
(2)互信的欠缺。教師經(jīng)常信口開河,對學生許下承諾,遲遲不能兌現(xiàn)。學生覺得這個老師不可相信,導致班內(nèi)缺乏互信,待決策必須彈性應變時,才要求學生配合、支持,自然會被視為朝令夕改。
(3)性格原因。老師的性格可能是造成朝令夕改的一個重要因素。①做事反復難決。這類教師優(yōu)柔寡斷,導致反復地決策,反復地對學生下達命令。這樣學生肯定很反感,最后導致不配合。②事不慎重,經(jīng)常改變主意。還有一種沖動型教師,做事格外干脆利落,往往只需幾秒鐘的時間就能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只不過再過幾分鐘,就后悔了。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要管理好班級,教師在做每一項決定時,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盡量避免出現(xiàn)朝令夕改的情況。
三、“單打獨斗”,凡事親力親為
年輕的教師相對來講,精力和體力都比較充沛,很多事情,他們都喜歡親力親為。這樣做很辛苦,而且效率不高。我們要時刻記住,教師起的是一個引導的作用,需要做的是統(tǒng)籌和管理。教師總是親力親為,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培養(yǎng)感情,但是阻礙了班干部能力的提升,降低了工作效率。很多事情都是教師自己一手操辦的,一旦請假不在崗上,各種問題就會接踵而至,其他人想幫忙也無從下手。其實很多時候,教師只需要在一旁指導和監(jiān)督,學生都很聰明,我們要相信他們,讓他們自己去發(fā)揮。
組建一支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是讓年輕教師成為優(yōu)秀管理者的一個必要條件。
四、帶著情緒化工作
年輕教師最容易受到情緒化的影響,特別是在管理學生方面。新教師最容易產(chǎn)生的情緒之一是生氣。無論如何,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然就會做出很多錯誤的事和錯誤的決定,把小事化大。第二種容易產(chǎn)生的情緒是失落。教師花了很多時間、很多精力去管理這個班級,去教導一些學生,但是一直都沒有效果,就會覺得很失望,覺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就會缺乏動力,缺乏激情,然后開始抱怨。當教師把這種情緒帶到生活和工作中去,事情就變得越來越糟,呈現(xiàn)一種惡性的循環(huán)。那么究竟要怎么避免這兩種情緒呢?
首先,教師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教師要清楚,中職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是經(jīng)過多年不斷鞏固而形成的,難道憑自己三言兩語、幾次批評教育,就能讓學生產(chǎn)生徹底的改變嗎?顯然不太可能,但只要我們能看到他好轉(zhuǎn)的苗頭,那么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了。
其次,教師要思考,自己花了很多時間,花了很多精力,但這些時間花得有意義嗎?花到點子上了嗎?是不是在做無用功?例如每天學生值日,教師都跑去班里,看看他們值日情況,看看誰沒有來掃地。這樣的話,確實能讓學生好好掃地,但是自己的工作量無形中增大了。教師完全可以設立一個組長,讓組長代替自己監(jiān)督,自己偶爾去看看。
最后教師要明白,或許自己付出的還不夠多,只是自己認為已經(jīng)夠多了。又或許,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對他們自身的發(fā)展沒用,不是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五、結(jié)語
年輕教師會遇到種種問題,會茫然,會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入錯行,是否適合當老師?;蛟S這是一個過程,是每個教師都要經(jīng)歷的一個痛苦的過程,請對自己保持信心,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們選擇了從教這條路,風雨兼程地走下去,才會得到桃李滿天下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金 晶.當前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培訓,2016(10):81.
[2]劉 艷.如何做好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班主任工作[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7):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