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琴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說明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如果說成功的語文教學是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統一的話,那么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更是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的完美結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標準規(guī)范的板書這一項基本功,它既體現教師的業(yè)務素質的優(yōu)劣,也反映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在小學低年段識字寫字中,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板書,一方面能使學習內容更加直觀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模仿老師的板書,寫出工整規(guī)范的漢字來。因此,對于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板書設計的功效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更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課程標準;板書設計;功效性
怎樣的板書能夠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怎樣設計板書呢?下面我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一、力求精板書,拒絕零板書
隨著新課程的普及,教學硬件的更新,教學媒體的有效利用,有老師認為板書沒有用,多媒體完全可以代替板書,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只是寥寥幾個字,或僅留下課題,甚至是零板書,這樣的板書是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也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教學方法的滿堂灌,板書設計的滿黑板,效果會更差。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只有設計精美的板書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全神貫注,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產生如饑似渴的求知欲望。所謂 “精板書”,指的是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寫,把課堂內容經過挑選或提煉,以恰當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眼前的板書。這種板書可以摘錄提綱,可以概括歸納,也可以運用圖形示意、表格比較對照等方式,使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教學配合默契。這樣的板書內容不要求多,但力求精,要突出重點,有規(guī)律性,學生的思路才會緊緊跟上老師的授課和課文的內容。這樣板書才有深度,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講究藝術,避免潦草
語文教學中,有些老師為了教學進度,或者是課前沒有設計好板書,上課時板書極為隨意,字跡潦草,筆畫寫得含糊不清,學生只好推測和猜想。教師的字寫得歪歪扭扭,既不美觀又不工整,學生目睹其形,沒有好感,久而久之,也將失去寫好字的興趣。所以,一手好的粉筆字,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教師在黑板上的一筆一畫都會變成小學生模仿的對象,久而久之也會寫出像老師寫的一樣漂亮的文字來。板書的文字美能使學生受其熏陶,好的板書就像畫家筆下的一幅作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如果板畫在黑板上的文字、圖畫等整體結構完整、布局合理,一定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較為復雜的板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需要,在課前制作或收集圖片,粘在黑板上,代替板畫。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板書時運用色彩,使板書在黑板上能一目了然,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板書時可以運用與事物顏色相關的色彩,如寫植物類的生字用綠色,寫“白云”用白色,寫“花”用紅色,寫“藍天、大?!庇盟{色,讓學生通過這些熟悉的顏色,加深識字印象。板書時色彩的運用,還能體現課文內容的感情色彩,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所以,遵循板書的科學性,充分發(fā)揮板書的藝術性而精心設計板書,能使學生學起來省時、省力、省事,提高了學習效率,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講究板書的藝術美,讓人有賞心悅目的感覺。
三、注重激趣,杜絕仿照
特級教師魏書生說:“板書讓老師教書多了一份樂趣,讓學生上課多了一份樂趣”。在教學中,那種獨具匠心的板書和板畫,既有利于傳授知識,又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啟迪學生的智慧。要盡可能地運用板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在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的情況下進行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往往只有在公開課上才精心設計板書,平常教學中要么隨手板書,要么從教學資料參考書上一抄了事。當然,教材中現成的板書是比較正規(guī)、標準的,含“金”量較高。但我認為,沒有針對自己的教學在課前備課時設計好板書,沒有關注學生,更沒有課堂生成,這樣的板書仍然是無效的。那么,針對新課改中的小學語文教學,絕不能打無準備的仗,這基本功必須是在課前的精心設計和長期的書寫過程中練出來。課堂教學的板書一定要書在點子上,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艺J為,板書一定要激趣,教師在開始上新課的時候,把課文的標題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與老師一起分析課題的含義,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定向,很快便集中到課程的中心問題上來,這便是點題激趣。其次,在語文教學中,黑板上的板書并不是老師的專利,由學生生成板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或提煉關鍵詞或畫畫或參與游戲,課堂效果自然很好,給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參與板書,在師生互動中完成板書,學生已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的興趣就會被潛移默化地提高起來。
總之,為了充分發(fā)揮板書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功效性作用,身為教師,不僅要靈活采用各種板書形式,而且要注意如何設計,加強書寫、板圖等基本功的訓練。板書是一門學問,其實也是一門藝術,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去探究,去設計,力求使板書能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增加一份亮色。
參考文獻:
[1]李端果.小學語文教學板書研究[J].學周刊,2014(18).
[2]祝國祎.多媒體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學板書[J].課程教育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