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政瑞
孩子出生的最初幾年,我們給予孩子的除了乳汁和玩具,還有什么?猶太人喜歡把蜂蜜滴在書上,讓嬰兒爬過去舔,讓他們知道——書是甜的。沒錯,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除了提供必需的物質(zhì)營養(yǎng)外,還要給他們精神食糧。而閱讀就是重要的精神食糧。
一歲正值幼兒語言的敏感期,這期間孩子對語言特別敏感,而這一期間的閱讀無論是促進孩子的聽說能力發(fā)展,還是幫助孩子完成口頭語言向形象化語言的過渡,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重要的是,從此時起,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xí)慣,有助于促進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xí)慣呢?
1 營造閱讀氛圍很重要。心理學(xué)家維果茨基曾說過:“置身于書本包圍之中的兒童,不加任何訓(xùn)練常常便能掌握閱讀。”如果能夠讓孩子生活在有豐富圖書的家庭中,生活在與大人一起閱讀的氛圍中,育兒中的大部分問題可以很好地解決。營造閱讀的氛圍,除了要給孩子提供適合他的、豐富的圖書,還要創(chuàng)造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比如,可以供寶寶坐著、倚著舒適閱讀的幼兒座椅,可以讓寶寶順利拿到書的安全書架,按照寶寶的喜好形成的圖書陳設(shè)……寶寶出于好奇心,會主動探索,不斷拿書、翻書,這時如果父母能夠每天抽點時間陪孩子讀書、享受這個氛圍,就能形成很好的引導(dǎo)。浩然媽媽曾說,我們家浩然不愛讀書,自從我給他買了一套幼兒專用座椅之后,他每天都會安排固定的時間坐在那里看書。
2 親子共讀是孩子愛上閱讀的開始。盡管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我們可以從多種媒體方便地得到視聽資源,但是對幼兒來說,無論如何都很難喜歡上陌生人講故事。正如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所說的,因為電視里的人不會像媽媽一樣把他摟在懷里。親子共讀,不僅能讓孩子感受閱讀的美,還能給孩子美好的親子時光,是親子互動的最好表達。通過親子共讀,父母才能與孩子一起感受和體驗?zāi)切┲匾恼Z言和情感,才能與孩子心靈相通,孩子才能逐漸與父母建立起親密的精神依賴關(guān)系。
3 選擇合適的圖書。目前的童書市場可謂紛繁多樣,如何在數(shù)十萬兒童圖書中大海撈針,選出合適的書,選擇的標準和原則是什么?這里提供幾條專家的共識。一是以真善美為中心,這是基于閱讀價值觀和閱讀理念的考慮,因為真善美是人們普遍認同的價值,通過這類書本給孩子求真的啟蒙、向善的熏陶。二是要兒童本位,順應(yīng)幼兒靠動作和感知覺來思維的特點,結(jié)合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來選擇。三是故事性強,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無邊無際的想象,對孩子理解世界、培養(yǎng)好奇心、訓(xùn)練語言能力有很大幫助。四是繪本為主,這是閱讀載體和形式的建議,因為對孩子來說圖畫就是認識世界最初的語言。
閱讀,尤其是陪伴幼兒閱讀,要以游戲和閱讀為核心,不要帶有功利心,要順應(yīng)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講故事、讀繪本、做游戲,帶給孩子美的閱讀體驗,讓美麗的童書陪伴美麗的童年。書頁就像一雙雙翅膀,每個孩子都能通過讀書成為飛翔的天使;閱讀就像一級級階梯,每個孩子都能通過閱讀看到廣闊的星空。播種閱讀的習(xí)慣,必將收獲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