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月恒
摘 要: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罚粤荷讲c祝英臺這一經典的民間愛情故事為音樂素材,不僅將中國元素融入到小提琴表現(xiàn)形式中,還進一步實現(xiàn)了與協(xié)奏曲的完美融合,創(chuàng)作出了帶有濃厚藝術氛圍和豐富情感的中西方音樂融合的經典之作。在這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當中運用最多的技巧手法是滑音,滑音技巧不但是一種技術性手法,更是小提琴音樂的展現(xiàn)手法,《梁?!分谢舻拇罅窟\用是作品在音樂技法表現(xiàn)方面的精彩獨到之處,也是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文章通過查閱資料、觀看視頻、實際演奏等方法,分別從創(chuàng)作、曲式結構、旋律情節(jié)、滑音在各個主題中的運用分析幾個方面來研究,旨在通過對《梁?!分谢舻倪\用來分析歸納出滑音技巧在音樂作品中的魅力及其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貢獻。
關鍵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創(chuàng)作;演奏技巧
《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祝》)這一則愛情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是中國戲劇中流傳最廣的戲劇之一,與英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分別作為東西方愛情故事的代表而享譽世界?!读鹤!分v述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識、相戀最后雙雙化蝶的愛情悲劇,即體現(xiàn)了古代青年男女追求愛情自由的努力,又體現(xiàn)了封建婚姻倫理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青年男女的束縛和壓迫。中國的許多名曲名戲都是從古代傳說故事中演化而來的,《梁祝》即是其中的熱點,從京劇到昆劇、從豫劇到越劇、從河南梆子到豫南花鼓,幾乎所有的民間戲曲都全部或部分的取材了《梁?!返墓适虑楣?jié),其堪稱為中國民間擁有戲曲版本最多的傳說故事。圍繞梁祝所產生的現(xiàn)代作曲為數不少,其中最為著名的版本之一就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上海音樂學院為小提琴所創(chuàng)作的協(xié)奏曲《梁?!?。《梁?!芬环矫鎸⒘荷讲c祝英臺的愛情故事繼續(xù)傳播并逐漸將其帶向世界舞臺;另一方面,小提琴樂器借助梁山伯與祝英臺已有的影響力,提升中國各界對小提琴的認知,促進小提琴在樂界的推廣使用?!读鹤!肺裼茡P的琴聲使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故事更廣為傳播,同時也讓中國人聽懂了西洋樂器小提琴所演奏的音樂語言,實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作曲技法的良善結合。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肥侵两駷橹褂绊懼袊俗钌畹男√崆賲f(xié)奏曲之一,堪稱中西藝術結合的經典之作。它《梁?!肥沟昧荷讲c祝英臺愛情故事的悲劇性進一步的放大,達到了極高的精神層面和藝術表現(xiàn)的成就,并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旋律層層深入,步步遞進,時而如一曲激昂的戰(zhàn)斗號角鼓舞人心,時而又如一首如泣如訴的愛情悲歌讓人悲痛欲絕。一曲《梁?!罚粋€說也說不完的故事,一道解也解不開的情絲。
一、《梁祝》的創(chuàng)作背景
芳草萋萋,蝴蝶翩翩,1958年秋,上海音樂學院號召學生們進行創(chuàng)作,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當時就讀管弦系一年級的何占豪和同學組建了一個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商議創(chuàng)作一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當時已經創(chuàng)作小提琴四重奏《梁?!返暮握己绤s大膽設想將原本民間性和通俗性較強的“小梁?!蓖懽兂蔀閷I(yè)性和觀賞性較強的“大梁?!薄!读鹤!吩谥蟮膫鞑ブ?,成為中國小提琴樂器發(fā)展史璀璨的名篇之一。
這部作品為中國創(chuàng)造民族化交響樂開拓出來一片新的綠野,它從選材到創(chuàng)作直到走向舞臺的全過程,時間緊急短短一年。小提琴民族化并不是空談,在《梁?!氛Q生的過程中,演奏者與樂曲經歷了辛苦的磨合。1958年八月九日下午,在上海音樂學院大禮堂的一條走廊上,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開常例會,邀請了當時還不是組員的俞麗拿一同參加。擅長拉外國曲目的俞麗拿不僅為《梁祝》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建議,還學習越劇、二胡,并了解中國戲劇。1959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音樂學院為國慶十周年的獻禮,在蘭心大戲院,彩蝶正是從十八歲的俞麗拿琴弦上第一次飛出,讓觀眾為之沉醉。當最后一個醉人的旋律停止后,觀眾席先是一片沉寂,陷入沉默,緊接著便爆發(fā)了如雷般的掌聲。謝幕,掌聲沒停;繼續(xù)謝幕,掌聲還在。應于觀眾的如潮熱情,俞麗拿不得不再次走上舞臺,又演奏了一遍曲子。對她而言,她永生難忘此次經歷。因為這是她這輩子唯一一次在演出中完整地拉了兩遍《梁祝》,她因此被觀眾譽為“永遠的祝英臺”,成為中國音樂史上的一段不朽的佳話。
《梁?!纷哉Q生之后一個音符都沒有改動過,它的曲作者何占豪當時26歲、陳鋼24歲,年紀輕輕便能創(chuàng)作如此美麗篇章,可見其音樂功底的扎實和對梁祝故事的完美把握。《梁?!返氖籽莸某晒Σ粌H使兩位年輕的作者聲譽鵲起,而且還傳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評。
二、《梁?!返那椒治?/p>
《梁?!肥且皇装凑瘴鞣阶帏Q曲式結構所創(chuàng)作的單樂章標題小提琴協(xié)奏曲,不僅在調式、調性、和聲以及配器等方面很好地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藝術,更將中國傳統(tǒng)胡類樂器的技巧元素融入到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上,使得其在“中國化”的音樂道路上有了質的飛躍。
《梁祝》全曲大概二十七八分鐘,包含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三個部分,呈示部包括引子、相愛、草橋結拜和十八里相送,展開部包括抗婚、樓臺相會和哭靈投墳,再現(xiàn)部則只有化蝶一幕。呈示部描述了梁祝二人草橋結拜的情節(jié);展開部描述了祝英臺對于封建婚姻的堅決反抗;再現(xiàn)部是對呈示部旋律的重復和變形,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題被再一次奏響,寄托了人們對這對情侶的深切同情和美好祝愿。
(一)呈示部分析
1. 引子
引子以豎琴的琶音引出長笛的華彩,初始的幾聲空曠悠遠的彈撥之音,仿佛在訴說和再現(xiàn)一個古老而寧靜的故事。接下來,長笛在弦樂顫音的基礎上吹奏出了一段優(yōu)美的華彩旋律,悠揚而婉轉,緊接著雙簧便以其柔美的音色將我們帶入了引子的主題。
2. 相愛
呈示部以豎琴的伴奏開始,講述了幾千年不變的愛情主題。這部分旋律的主題和向下連續(xù)交錯的主旋律,表達梁祝二人對美麗愛情的無限向往和追求,同時也暗示著這段愛情不是一帆風順的,為以后的愛情苛責埋下了伏筆。
3. 草橋結拜
這部分以大提琴和小提琴協(xié)奏曲展示了“草橋結拜”的情節(jié),生動而形象地描繪了梁祝二人結拜為兄弟的故事。這種模進創(chuàng)作手法的運用,逐步進行情感的表達,兩人的思想隨著旋律的節(jié)奏逐漸清晰,下滑音統(tǒng)一使用生動地刻畫了梁祝二人兩草橋結拜及其情意綿綿的場景。
4. 十八里送別
這一部分的音樂旋律是從愛情題材的音樂素材中提升而來的。大提琴和小提琴的相互呼應的二重奏手法,生動形象地生描繪了二人依依不舍的離別場景。
(二)展開部分析
1. 抗婚
“抗婚”是整個小提琴協(xié)奏曲當中的華彩片段,為小提琴獨奏,運用了民間戲劇散板的節(jié)奏,將祝英臺內心的悲傷與氣憤以及坐立不安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2. 樓臺相會
“樓臺相會”由于大提琴音色圓潤、深沉,接近男性的聲音,小提琴的優(yōu)美、明亮、柔和的色調是接近女性的聲音。因此,小提琴與大提琴遙相呼應,時斷時續(xù)地互答,正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樓臺相會的場面。這部分戲曲旋律和語氣的使用使得音樂旋律情意綿綿又哀婉痛絕,將梁祝二人互傾衷腸、生離死別之情表達的充分殆盡。
3. 哭靈投墳
在這一章節(jié)中,音樂的旋律變化迅速,故事情節(jié)達到了高潮。在此部分中,西方小提琴結合了中國民族器樂二胡的技巧和中國民族歌劇中的慢唱,重現(xiàn)了祝英臺在梁山伯墓前痛苦呼喊的場景。至此,音樂旋律到達第二個頂峰。緊接著最后一個令人激動萬分的華彩樂章而來的是鑼、鼓、管、弦同奏,展現(xiàn)了祝英臺不顧一切投墳的場景,進而將整個音樂旋律帶到矛盾沖突的頂峰,也達到了整個樂曲的最高點
(三)再部分析
再現(xiàn)部即化蝶,最初出現(xiàn)的是引子的音樂素材,但曲調開頭并非如引子里的歡快明亮的旋律,而是長笛美妙而多彩的旋律。同時,豎琴的級進滑奏將人們帶入了輕盈空靈的仙境,即“化蝶”章節(jié)。聽著輕輕的旋律,仿佛兩只蝴蝶在你面前翩翩起舞,燦爛的陽光撒滿大地。第一小提琴與獨奏小提琴再次緩緩奏起了令人難忘的愛情主題,朦朧與神秘、又兼具著縹緲,整首曲子在慢板中靜靜結束,梁祝二人化蝶共舞,美好而感人,一段至死不渝為后人所稱贊的愛情故事至此結束。
三、《梁祝》中的主要技巧分析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方栌迷〉某缓托√崆俚难葑嗉挤ê芎玫亟Y合了起來,主要采用滑音技巧來模仿豫劇唱腔的方式,從而來表現(xiàn)整個《梁?!房筛杩善墓适虑楣?jié)。小提琴指板上沒有品位,因此滑音可以緩沖演奏者大跨度的換把演奏,使其能更容易地找到音準,同時,恰當地使用滑音能將整首曲子的情感表現(xiàn)得更加細膩,可以稱得上是錦上添花。
小提琴借鑒民族樂器中的一些演奏技巧,目的是為了通過小提琴這一表現(xiàn)力極強的樂器,更好地豐富其演奏內容,因此在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分校艏记墒钦孔髌返闹匾糠?。《梁?!啡诿褡迤鳂返难葑喾椒ê蛡鹘y(tǒng)的炫技表現(xiàn)為一體,使得作品產生了豐富的感染力和前所未有的影響力,筆者現(xiàn)對滑音做了一個重點介紹。
滑音(Glissando)是民樂中一種富有特殊效果的裝飾音,也稱滑奏,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其時值介于兩音之間,如下圖所示。
不同的滑音演奏方法,其展現(xiàn)出來的效果也不同,如當手指上下滑動而不顫動時,音高的改變是沒有痕跡的。通常這種滑奏所帶來的音色皆是甜美舒緩的,故大部分會出現(xiàn)在抒情委婉的作品之中。
(一)呈示部的滑音技巧運用
主題下大部分都是距離較長的滑音演奏,指法與中國民族戲曲的音樂語言與演奏技巧相呼應,表現(xiàn)了梁祝二人美好純潔的友情與之后的愛情更為纏綿婉轉。
十八里相送部分也運用了大量滑指,包含了同一指滑音與其它指滑音。這些滑音的大量運用,使得該部分的音樂旋律尤為溫婉纏綿,時斷時續(xù)的旋律將祝英臺靦腆、欲言又止的心情及二人長亭分別的依依不舍之情表達地淋漓盡致。
在抗婚主題下,加重音的八度雙音與長距離的滑音二者相結合,使得祝英臺的傷心難過的悲痛情感呼之欲出;之后的第三小節(jié)中,震音與小距離的上滑音,進一步凸現(xiàn)了祝英臺的坐立不安。在此例的第五小節(jié)當中運用了一種很獨特的演奏手法—同一指半音向上滑指,這是一種非常少見的演奏手法,且第五小節(jié)的第四拍上的B音要把重音體現(xiàn)出來,接著2指向上滑行到C音的時候也要緩慢進行且不能發(fā)出重音,最后到第六小節(jié)的C音時才能重點強調重音。這種獨特的演奏技巧,鮮明地表達了祝英臺悲憤交加的內心。
(二)展開部的滑音技巧運用
樓臺相會這一部分當中使用了二胡所獨有的滑音演奏技巧——慢抹音,即從某個音向下滑半個音之后再恢復到某個音,整個過程動作滑動緩慢。此處運用的半音下滑和回落,低回婉轉,將祝英臺呼天搶地、悲痛欲絕的痛苦之情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在哭靈投墳的整個部分,小提琴獨奏借鑒了中國民族樂器二胡的小三度反復滑指,這種形式的滑音完美地烘托小提琴柔性的音色,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祝英臺悲痛欲絕的心境。這種在西方小提琴演奏當中不被認可的滑音技巧,卻在此被演繹地如此美妙絕倫,讓民間傳說和音樂作曲都如此動人,贊嘆不絕。
四、結語
一部《梁?!?,一首曲子,這其中蘊含了中國文化千百年博大精深的胸懷及無數音樂學者的聰明才智。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對待民族傳統(tǒng)音樂,筆者認為應該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中國民族風格作品的創(chuàng)作,對于當中的演奏技巧方法,可以多多與我國的民間樂器相結合,從而使我們的音樂作品更具民族性、開放性和多元性,使得我們中國的音樂作品越來越獨具自己的民族特色與魅力,使得我們的作品成為世界文化藝術叢林中最燦爛奪目的一支鮮花。
經過長時間的發(fā)酵與傳播,《梁?!芬殉蔀橹袊幕拿?,在世界舞臺上傳揚中國文化。它也是中國民眾最為熟悉和喜愛的小提琴曲之一?!读鹤!返某晒粌H是對當時創(chuàng)作者的最好紀念,也是中國文化傳承的路徑之一。在《梁?!返陌l(fā)展過程中,我們不僅記住了它本身的美妙之音,還通過它見證了中國音樂發(fā)展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陳永勝.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賞析[J].安徽文學,2007, 09.
[2] 王琳.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的藝術特征分析[J].產業(yè)科技論壇, 2016,02.
[3] 錢仁平.中國小提琴音樂[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154.
[4] 王婉如.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魅力何在[D].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
[5] 彭弋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的音樂美學分析[J].黃河之聲,2008, 13:112.
[6] 梁瑾.中國民族風格小提琴音樂中的滑音技巧—以《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例[J].棗莊學院學報,2009,04.
[7] 胡凈波.橫看成嶺側成峰—談《梁?!穮f(xié)奏曲的曲式結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9,01:94.
[8] 李思源.試析滑音在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運用[D].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
[9] 仲軍.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賞析[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0,04.
[10] 陳媛元.淺談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賞析[J].大眾文藝,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