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時不確定的,初步感受簡單隨機事件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是有限的、每個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2.經歷猜想、驗證、描述、交流、總結、應用的過程,初步體驗事情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在描述、分析和討論交流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猜想意識、應用意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和推理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世界。
重點: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難點:感受簡單隨機事件中每個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教學準備:課件、視頻、抽簽盒、題簽、小球、題卡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老師聽說五年 班的同學解題能力特別強!但我還有點懷疑。所以我?guī)砹藥椎李}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這里有三種類型的題,為了增加趣味性,我們來通過抽簽決定你解決哪道題。先來看一下《抽簽規(guī)則》。播放視頻《抽簽規(guī)則》。
設計意圖:談話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學生更加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抽簽的必要。
二、探索新知
1.大膽猜測,實踐驗證,情境中初步感受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體會“可能”。課前為學生隨機標記1號、2號、3號。
(1)采訪1號同學。你能確定抽到什么題簽嗎?大膽的猜測一下,你可能會抽到什么題簽呢?依據是什么?
預設1:可能是A號題。
預設2:可能是B號題。
預設3:還可能是C號題,3種都有可能。
(2)采訪2號同學和3號同學。你也猜測一下,1號同學能抽到什么呢?為什么呢?
(3)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請1號同學開始抽簽,并填寫小組活動單。(1號抽簽,師巡視)
(4)揭曉抽簽結果。請一個小組到前面匯報,其他小組作補充。驗證猜測的3中可能。
(5)小結: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就可以用“可能”來描述。無論1號同學抽到的是哪個題簽,結果超出我們猜測的3種可能了嗎?(沒有)由此可見,抽簽的結果是有限的。(板書:抽簽的結果是有限的)
設計意圖:通過1號同學以及其他同學的猜測、分析、驗證,使學生初步感受事情的不確定性,體會“可能”。在分析總結中初步感受抽簽結果是有限的。在有依據的猜測中,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數(shù)據分析能力。
2.再次猜想和驗證,情境中初步感受事情確定性,體會 “不可能”。
(1)采訪2號同學:此時,你能確定你的抽簽結果嗎?有幾種可能?為什么?
(2)小組內2號同學抽簽,并填寫小組活動單。
(3)請剛才到前面匯報的小組再來說一說2號的結果,并請所有與這一組1號同學抽簽結果一致的小組來補充匯報。驗證2種可能性。再次感受抽簽結果的有限。
(4)面對全體小組, 2號同學抽到的題簽有沒有可能是1號同學抽到的題簽?(不可能)你確定嗎?
(5)小結:在確定的情況下,可以用“不可能”來描述。
設計意圖:再一次猜想,并在有依據的猜想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在分析和交流中,感受“不可能” 。在總結中再次感受抽簽結果是有限的,并初步感受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有依據的猜測中,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數(shù)據分析能力。
3.邏輯推理,情境中感受事情發(fā)生的確定性,體會“一定”。
(1)請問3號同學,現(xiàn)在你能確定你的結果了嗎?(確定)為什么?
(2)打開題簽,驗證推理。
(3)小結:在確定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一定”來描述。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分析推理中,逐步確定3號的抽簽結果。感受事情的確定性。體會“一定”。
4.合作交流,總結發(fā)現(xiàn)和感受。
(1)小組討論,你能結合你們小組的抽簽過程,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嗎?
(2)學生代表匯報。
(3)你能從全班這個整體的抽簽活動再來總結一下嗎?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和全班兩個層次的思考,學會從活動中總結和梳理知識,建立知識體系。便于更好地學習。
5.小結
生活中的事情有些事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用“可能”來描述不確定的事情,用“不可能”和“一定”來描述確定的事情。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這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研究的內容---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三、練習鞏固
A號題:語言描述題。
結合圖片用“可能” 、“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描述下列圖片中的事件。課件出示圖片“丟手絹”“守株待兔”、“上班的路”、“太陽西邊升起”、“地球自轉”。
設計意圖:此題是對知識目標的鞏固,讓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充滿著不確定性和確定性。并在答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B號題:動腦設計題
在題卡上,按要求涂一涂 。
1.“一定”能抽到黑球。
2.“不可能”抽到黑球。
3.“可能”抽到黑球。此題的答案不唯一。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用“可能” 、“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描述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情況。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C號題:動手操作題
出示2個盒子。
問題1: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粉色球?為什么?
問題2: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球?為什么?
問題3:哪個盒子里可能摸出綠球?為什么?還可能是什么?
對于這4個小球而言,它們被抽到的可能性是一樣的。
問題4:如果老師再放入幾個粉色球,你認為現(xiàn)在他們被抽到的可能性還相同嗎?哪種顏色的球最有可能被抽到?其實,數(shù)量的多少還會影響可能性的大小;這也是我們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從兩個裝有不同情況小球的盒子里摸球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再次感受所有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同時,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伏筆。
四、交流歸納,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