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國
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
俗語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可以成就人生,閱讀可以改變命運??梢哉f是:讀書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的必修課。“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jié)目的展播更是將讀書活動掀起了新一輪的高潮。閱讀之作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更加日趨明顯。
無獨有偶,今年暑假小學生期末考試,有一題:“《西游記》中,孫悟空的第一位師傅是誰?”整個年級竟然幾乎沒有一個學生能正確答出來。我們都知道,新一輪課程改革,明確規(guī)定了不同學段學生的必讀和必背書目,我們的老師也安排了學生閱讀,學校圖書館也有書,我們也有閱讀課,可學生為什么讀了以后沒有效果呢?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學生不會讀書。
那么,學生怎樣讀書、學生讀哪些書、學生讀書讀什么等讓我們不得不對閱讀教學和讀書活動進行重新定位:首先教師要會讀書,教師要會引導學生讀書,從而真正讀出效果來。
筆者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近20余年,在此粗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開展“悅讀”教學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閱讀興趣,就是為其一生幸福奠基。為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我們每學期都要組織一次學校讀書節(jié)活動,評選出讀書小明星和優(yōu)秀閱讀作品進行展評。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編輯成校內小冊子,在全校學生中進行傳閱。
2.授之于漁,有效指導
讀書方法有多種:略讀、精讀、瀏覽等,每個同學可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方法“圈、點、標、畫、摘”等。教師還要精心安排好:課內外一體化閱讀教學,課內是陣地,課外是延伸和補充。課前導讀、課內高效閱讀、課后親子閱讀、假期“我的讀書房”評選等讀書活動。當然有安排就要有監(jiān)督和反饋,每月一檢查,每年舉行一次閱讀考級。這樣既保證了讀書的時間又起到了督促作用,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閱讀的引領者
1.讀書和教學相得益彰
錢理群老先生指出“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不讀書”。其實教師閱讀的厚度往往決定其站在講臺上的高度。閱讀對于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具有深遠的意義。朱永新教授說:“讀書會讓教師更加善于思考,更加遠離浮躁,從而讓教師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教師更加美麗”。所以現在很多學校都在倡導師生讀書,讓讀書成為師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2.讀書是教師傳承的范本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讀書風氣最能影響學生和社會風尚,只有熱愛讀書教師才能教出熱愛讀書的學生。如果使得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豐富著,如果學生深感到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p>
在此,讓我們一起快樂讀書吧!讀書,讓生活更美好;讀書,讓人生更幸福。教師閱讀是時代的一個基本期待,引領學生閱讀,就是教師的終身使命,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學會讀書。這樣,學生們真正美好、幸福的人生也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