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大家都覺得只有考一所好的大學才能成就一個好的人生,于是學生每天都處在高壓之下。尤其是高中學生,他們處在升學的最后一個階段,對他們來說,每天學習必要的知識已經(jīng)很費神了,除此之外,還得承受著來自父母各方的壓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下,高中學生將會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作者教師,尤其是高中班主任,起著引導和帶領(lǐng)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不僅應當為學生合理規(guī)劃學習要點,還應當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學生心理亞健康的時候拉他一把,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沒有壓力的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習。
高中班主任 心理健康 注意觀察 定期交流 組織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26-0018-01
高中學生是被賦予最多期望的群體,對于家長來說,他們即代表著未來。在一個還沒有足夠成熟的年紀,高中學生卻承受著無法承受的壓力。班主任是每天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因此,班主任應該時刻明確自己的責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忘掉自己身上的壓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輕松、無負擔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習。筆者將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教學經(jīng)驗,對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策略進行一番簡單的探討,希望能給同樣處在班主任這個崗位的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
1.注意觀察,及時發(fā)生學生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這種事情可大可小,而大的心理問題都是由小的心理問題發(fā)展而來的,所以解決心理問題的關(guān)鍵就是及時性。班主任作為學生的領(lǐng)導者,是最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的人。因此,班主任應將每個學生都放在心上,在不對學生造成影響的前提下時刻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將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記錄在腦中,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例如,在上課時,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來進行判斷,對于那些課上精神良好注意聽講的學生,班主任便可減少對他們的觀察,而對于那些課上沒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學,班主任就要保持警惕;在批改課后作業(yè)時,班主任便可將前后幾次的作業(yè)情況來進行對比,找出那些成績逐漸下滑的學生,對他們的動態(tài)進行重點觀察;在課上,班主任便可以觀察學生的活動情況,心理健康的學生眼神看起來是活潑輕快的,心理趨于亞健康的學生則是雙眼無神沒有焦距的。這樣對所有學生進行不同方面的觀察,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在某方面一定后露出端倪,班主任便可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并適當給予學生幫助。
2.定期交流,時刻了解學生思想
俗話說:“交流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了解的橋梁?!眱蓚€人只有定期交流,才能充分了解對方,才能學會從對方的角度去看事情。因此,班主任一定要與學生進行定期的交流,不僅讓學生通過交流來傾訴煩惱,還要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每個學生的想法,從而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大體的掌握,這樣當學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時,班主任才能知道原因是什么,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問題。
例如,班主任可以選用單向交流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在閑暇時間或自習課上,班主任可以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張小紙條,讓學生寫上近期的煩惱及疑惑,然后收回,班主任則可以通過這些紙條來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輔導;班主任還可以選用雙向交流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在課后班主任可以有順序的找學生進行約談,用較為活潑幽默的語言來引導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就可根據(jù)學生的疑惑和煩惱來為他們進行解答,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談話后感到輕松愉快,這樣,心理問題便不攻自破。單項交流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雙向交流能及時解決心理問題,兩種方法各有各的好處,班主任可以自行選擇。
3.組織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心理
班級活動可謂是培養(yǎng)班級團結(jié)性的一大利器,每個學生都能在班級活動中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因此,班主任應當不定期地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能在這些活動中放松身心,在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和互動中感受到快樂,或者通過向關(guān)系較好的學生吐槽煩惱來傾訴自己,使每個學生的心態(tài)都變得積極健康起來。
例如,班主任可在春天剛到來之時,為學生組織一場踏青活動,地點可以是田間地頭也也可以是小公園,讓每個學生都帶上一些食物與其他學生分享,通過這樣的活動來讓學生遠離壓力的源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清新的空氣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班主任還可以選取一些學生無法回家的節(jié)假日,讓學生在學校里一起包餃子,使學生通過這個活動來感受到班級里的團結(jié)友善,從而變得快樂起來。班主任可組織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形式怎樣,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活動來放松自己,稍微遠離一下課本,并能夠在大家的熱情與歡笑中重拾起自己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從根本上杜絕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
總而言之,高中是學生最痛苦、最難熬的一個階段,班主任應當盡好自己的責任,不僅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輕松地學習氛圍,也要通過時刻觀察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定期交流來了解學生的想法,通過組織活動來使學生變得積極起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班主任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與愛護下輕松地度過高中階段,使每個學生都能考上自己滿意的大學。
參考文獻
[1]羅燕.高中班主任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昭通學院學報,2017(S2)
[2]黎君.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指導[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