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 要】目的:探究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某三甲醫(yī)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的162例手術患者作為醫(yī)療調研對象。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手術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應用護理標識進行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糾紛、醫(yī)療差錯、用藥差錯發(fā)生例數以及狀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室護理作業(yè)期間,發(fā)生不良事件較少,護理質量更高,P<0.05.結論:護理標識在手術室風險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以提升手術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標識;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效果
手術室是醫(yī)院救治患者的重要科室,實施手術時,需要匹配護理操作。手術室中的護理工作內容復雜,操作難度大,操作時間長。為了降低手術操作風險,就需要合理使用護理標識,降低手術期間的突發(fā)性因素。護理標識是常見的手術標識,它的使用對護理人員有很好的提示作用,降低手術過程中的突發(fā)風險,有效緩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保證手術的綜合水平。本文研究某三甲醫(yī)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的162例手術患者的手術治療數據資料進行研究,探究護理標識的應用價值,了解它對手術室護理的重要意義。[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5月的162例手術患者作為調研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人數均為81例。
對照組患者,男性42例,女性39例,患者的年齡在18-63歲之間,平均(38.63±2.54)歲,患者的護理時間為6~30天,平均(12.31±1.36)天。81例手術患者當中,包括泌尿外科手術患者20例、胸外科手術患者15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15例、骨科手術患者4例、產科手術患者7例。
觀察組患者,男性41例,女性40例,患者的年齡在19-62歲之間,平均(37.62±2.52)歲,患者的護理時間為7~30天,平均(11.31±2.36)天。81例手術患者當中,包括泌尿外科手術患者19例、胸外科手術患者16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13例、骨科手術患者5例、產科手術患者8例。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組間男女比例、護理天數、手術類型以及患者年齡數據,判定數據差異無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控制護理風險。
1.2.2觀察組患者,分析護理標識內容,完成對護理標語的制作。護理標識主要由標牌、腕帶、圖形、文字組成,根據醫(yī)療機構的運營狀況,選擇合適的護理標識應用方式。護理標識包含病患標識、環(huán)境標識以及警示標識。
(1)環(huán)境標識,手術標識的一種,標明手術環(huán)境和區(qū)域,清晰手術操作步驟、規(guī)劃環(huán)境、劃分區(qū)域。例如,手術室的污染區(qū)用紅色表示,顏色鮮明,警示作用明顯。無菌操作區(qū)域用綠色進行標識,提醒醫(yī)護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通過環(huán)境標識,對手術器械區(qū)域以及設備存放區(qū)域進行拆分。將手術標識安置在醒目的位置,及時給予護理人員護理操作提示[2]。
(2)警示標識,顧名思義,警示標識的主要作用就是警示和提醒。手術期間,護理人員取放藥物時,存在取放期間,藥物相似包裝混淆問題,使用警示標識將要進行區(qū)分,根據取藥期間的注意事項,劃分藥物種類,用不同顏色的標識進行警示,例如注射器的藥物用特殊的警示標識進行表示,核驗標識。分析護理工作要求,避免護理風險的出現。
(3)患者標識,識別患者身份,記錄患者個人信息,區(qū)分患者的腕帶顏色,了解患者實際治療狀況。腕帶標識應用時間較長,使用方式相對成熟??梢援敾颊叩哪挲g段進行區(qū)分,病情危重度進行區(qū)分,讓護理人員采用合適的方式,完成對患者的護理治療,保證護理質量的同時,做好對護理工作的區(qū)分。根據病癥嚴重度進行區(qū)分,藍色腕帶患者屬于普通患者,紅色腕帶患者病情相對嚴重,護理工作進行期間,要加強對患者的關注。認真核對患者信息,分析治療方案的應用效果,區(qū)分護理內容,防止護理差錯出現?;颊哌M行手術前,護理人員可以根據腕帶標識,識別患者的身份,減少護理差錯?;蛘邩俗R中也記錄了患者的藥物過敏史,醫(yī)護人員了解之后,就能更加安全的進行藥物使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質量以及滿意率數據,從三個方向上看患者的護理質量,患者護理質量包括用藥差錯、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等問題。分析患者的滿意度,對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包括專業(yè)技術以及服務態(tài)度等方面。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患者的治療數據做出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當P<0.05時,患者的組間治療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工作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判定觀察組患處出現護理差錯更少、護理質量更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詳見表1.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風險出現以后,對手術質量造成影響,導致患者的救治出現風險,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嚴重時會導致醫(yī)療糾紛出現。[3]
護理標識的使用提升了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質量,手術進行過程中,建立風險預防機制,將風險因素進行控制。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護理管理中的不確定現象,彌補手術護理工作的缺陷漏洞。
本文研究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將患者劃分組別,對比護理數據差異,判定觀察組患者出現醫(yī)療差錯、用藥差錯、護理糾紛事件更少,P<0.05.由此可見,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工作中應用效果顯著、特點突出。
參考文獻
[1]李小平. 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河北醫(yī)藥, 2015, 37(18):2875-2876.
[2]高陽, 高薇. 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風險控制的應用研究[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5(20):3101-3102.
[3]曾瑩, 姜紅. 手術室護理風險控制應用護理標示的效果評價[J].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6, 18(4):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