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波
摘要:主題班會因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感染力強、形式多樣成為中小學開展德育工作的一條重要渠道。它強調體驗感悟、探究學習和理性思考。高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主題班會是增強高中生德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形式。如何上好高中班會課,本文對此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高中班會課;班主任;對策
德育工作可以塑造學生的心靈。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就是為了開展德育,對學生實施優(yōu)良的教育。一次優(yōu)秀的主題班會,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簡要概述起來,主題班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知自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學習如何梳理個體和社會之間的關聯(lián)。在主題班會中,學生用飽滿的主體意識參與其中,從鮮活的生活體驗內獲得對自身價值的認知,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團隊協(xié)作精神。此外,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明顯提升學生的革新精神,讓他們養(yǎng)成更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讓他們養(yǎng)成極好的意志品格。
一、在班會召開之前精心設計
對于一個班集體來說,主題班會是實施班集體建設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它所包羅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不但能夠探析思想品德的相關問題,而且可以討論班級管理工作,更能夠將班會內容交給學生,讓他們圍繞其學習經驗自由溝通,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因此,班主任要想召開一次主題班會,需要在課堂開始之前給予精心設計。通常情況下,必須符合下面幾個規(guī)則:
其一,教育性。對于任何一個學校來說,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它是最為關鍵的素質教育,不管是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還是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都屬于素質教育的關鍵部分。一個主題是不是有教育性,要判斷它是不是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思想道德,是不是有利于學生意識品格的形成。假如沒有教育性,其主題班會就會喪失目的,失去相應的方向性。所以,主題班會需要有確定的教育目標,從一而終地融入教育性,不能過于形式化。
其二,針對性。主題班會目的的選擇需要聯(lián)系學生現(xiàn)實,明確主題就必須針對學生中常見的思想難題設置。詳細地說,需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段來判斷其心理特征,掌握他們思想進步的脈絡,聯(lián)系學校、家庭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在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做了全面解析之后,大范圍地挑選主題班會的題材,并凝練、規(guī)劃和組織,及時地給學生開展素質教育。想要做到主題班會具有針對性,班主任需要做好調研工作,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精神狀態(tài)以及學習情況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只有如此,才可以掌握學生的情形,看清其中的主要問題,并探尋出化解難題的方式和策略,督促學生,讓他們的思想朝著健康的方向前進,進而形成團結、務實的班集體。
二、合理創(chuàng)設主題班會情景
一次成功的主題班會往往涉及多方面內容,其中,情景的合理創(chuàng)設是一項極為關鍵的內容,其關系到主題班會進行效率的提升。在對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時,首先應對主題進行充分了解,其次,應對所選擇的主題內容進行有效理解,因為只有真實地了解主題及其內容,情景創(chuàng)設才有依據(jù)。另外,情景創(chuàng)設還應該充分關注到學生的情感訴求,在充分理解學生情感訴求的基礎上,對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這樣一來,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才會更加高漲。
例如,在確定了主題《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之后,班主任從該主題出發(fā),巧妙地將其設置為三個部分,即壓力在我們身邊、壓力和生活相連以及壓力能夠被管理。對于該主題,筆者認為最為有利的形式是表演小品,通過小品,得出壓力可以被管理這一主題。小品的進行,首先得確定稿子,其次應確定人物,然后排練,在課上表演,最后作出評價。對于小品這種課堂形式,最關鍵的是做好前期工作。其中情景設計是非常關鍵的內容,班主任應在采集班級成員建議的基礎上,對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
三、優(yōu)化選擇主題班會內容
伴隨著新一輪改革的實施,高中德育的課程內容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舉例來講,其提高了基本道德教育形式及內容的合理化和生活化以及增進了對高中生德育發(fā)展規(guī)律性的把握以及尊重等。在對主題班會課進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增進對德育課程內容變化的重視,并據(jù)此對主題班會內容進行選擇。在選擇主題班會時,應重點把握以下三方面內容,即從知性回歸到生活、將“靜態(tài)”轉變?yōu)椤皠討B(tài)”以及從重理到重情。例如,在開展以承擔責任為主題的班會時,教師可以合理采用課外實踐方式,鼓勵其爭當義務志愿者,在從事義務志愿勞動的過程中,體會承擔責任的意義。教師也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的形式,創(chuàng)設出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充當情景中的角色,從而對角色人物所承擔的責任進行感知,明白責任的重要性,進而培養(yǎng)其責任感。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放映電影的方式,在學生觀看之后,讓其對電影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必要時可以采用寫觀后感的形式。
四、引入信息技術豐富班會
班會是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班會加強德育教育,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傳統(tǒng)班會課上都是班主任一人在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在臺下感到枯燥乏味,沒有把班主任的教導聽到心里。而引入信息技術,則可以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形兼?zhèn)涞膬?yōu)勢,將班會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多媒體技術集聲音、文字、圖片、動畫、視頻于一體,化抽象為形象,直觀展示教育內容,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進入輕松快樂的受教環(huán)境,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和積極進取,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班會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將學生帶入一個嶄新的境界,還可以促使學生思想獲得升華。
例如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的主題班會時,班主任可以事先利用網(wǎng)絡搜集革命先烈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視頻資料,并配以悲壯雄渾的音樂,讓學生心靈得到震撼,讓學生為革命先驅的付出而心懷感恩,使學生真正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時間。又如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班主任應借助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從網(wǎng)絡中搜集展示母愛的視頻資料,播放歌頌母親的歌曲,讓學生了解母親對孩子的愛,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
總之,主題班會課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需要長期研究,長期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探索,精心設計的。因此,班主任應該抓住每一節(jié)主題班會,不斷地收集整理、總結班會成果,不斷地思考、延伸,把主題班會引向更深層次。主題班會是高中班級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班主任要根據(jù)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一系列班會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彭中輝.淺談高中主題班會過程設計的原則[J].教師,2012(36):15-16.
[2] 周熒.將核心價值觀教育寓于高中主題班會設計初探[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7(1).
[3] 蔡蓮英.如何讓高中主題班會更具實效性[J].文教資料,2018(16):183-184.
[4] 韓蕊芳.高中主題班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5(19):181-182.
(作者單位:常州市武進區(qū)橫山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