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要:電子產品在方便人們的同時,其復雜的功能和缺少對人的關懷給人們的精神造成壓抑。人們在使用電子產品的同時,與它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因此有必要對電子產品的情感符號進行研究,增加電子產品對人的關懷,增強電子產品帶給人們的精神層面的享受。讓人們在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真正的愉悅與享受。
關鍵詞:電子產品;情感符號;產品價值
中圖分類號:F7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144 - 02
1 引言
伴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將越來越多的新的技術應用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通過不斷設計出新的產品和對原有的產品進行升級改進,讓產品能夠更好的為人們的生活和發(fā)展提供便利。尤其是電子產品,它在人們生活生產中的極為廣泛的應用。不論是出行、旅游、工作還是娛樂,人們也都離不開電子產品。當然,任何事物都是兩面的,當人們在享受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巨大的便利的同時,也會有可能受到電子產品給人們造成的傷害。所以,如何通過更好的設計,發(fā)揮電子產品的優(yōu)點,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就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了。
2 關于電子產品設計
新技術的發(fā)明和應用,給電子產品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新的技術替代原有技術,能夠彌補原有技術的在產品設計中的存在的設計問題,促進新的產品的設計的發(fā)展。另一方面,產品升級迭代勢必會對原有產品造成一定的沖擊,由此帶來的資源浪費、生產浪費、消費浪費現象,更為嚴重的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因此,電子產品設計對于產品設計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對電子產品的情感符號研究,有助于完善產品的人性化的方面,凸顯出產品中對人的關懷的一面。
3 情感符號與電子產品
3.1 符號學與情感符號。符號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媒介,符號作為信息載體是實現信息存儲和記憶的工具,符號又是表達思想情感的物質手段。而符號學則是研究有關符號性質和規(guī)律的學科,它是從邏輯學和語言學中分離出來的。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根據研究科目的種類不同,可以將符號學分為語言符號學、文化符號學、一般符號學、文學符號學、設計符號學、電影符號學、建筑符號學、產品符號學和廣告符號學等。從廣義符號學的角度看,任何一種文化系統(tǒng)都是以傳達文化價值為目的的符號系統(tǒng)。
3.2 電子產品與形態(tài)語言符號。電子產品的形態(tài)語言符號,就是將電子產品的外部物質形狀和蘊含在產品中的心理感受結合起來,通過形態(tài)語言符號這一可感知的信息交流載體,使得產品的心理感受能夠正確的被信息的接受者——使用者所感知。由此可以看出,形態(tài)語言符號在整個交流過程之中是被作為信息交流的載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電子產品的形態(tài)語言,不僅體現了產品的外部形態(tài),更決定了產品帶給人們的情感感受,同時也體現了產品傳達給人們的審美體驗。
3.3 電子產品與色彩語言符號。色彩是最抽象化的符號。電子產品的色彩語言符號的研究就是在電子產品中對色彩語言的聯想與象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應用到電子產品的設計之中,通過色彩語言符號的應用,使使用者能夠清楚直白地認識到主觀顯示的情感。在電子產品設計中,色彩符號不僅具有審美性和裝飾性,同時還具備象征的含義。
色彩語言符號的應用對整個的電子產品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色彩語言符號也是必不可少的設計內容。因為電子產品總是為其使用者服務的,而其使用者必定對不同的色彩存在有各不相同的聯想。所以在進行電子產品的設計前就應對目標消費者進行充分的分析,根據目標消費者的特點,研究在電子產品中具體采用哪一種的色彩語言符號進行設計。
3.4 電子產品與音樂語言符號。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人與電子產品的交互由原來的簡單被動的方式變化成為一種綜合的全方位的交互方式,而且人與產品的這種全方位的交流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和完善。例如電子鬧鐘的發(fā)展,從最早的單調的、令人厭惡的滴滴鬧鈴聲,發(fā)展到現今的可由用戶自主選擇的、自己編輯和播放控制的鬧鈴,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現今的產品更比以往的更具有交互性和人性化的設計。
音樂語言不同于視覺語言,視覺語言的必須被受眾看到后才會引起受眾的情感反映。而音樂語言以聲音作為載體,這就決定了它有著更為廣泛的傳播范圍,人們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不只是人的單方面的操作,更是人和產品之間同步的交流活動。
4 結語
電子產品設計,作為產品設計中的一個較大的部分,它也是一種傳達文化價值的文化系統(tǒng),其文化價值的核心就是電子產品的實用功能,如果電子產品失去了功能為主的文化價值,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存在意義,當然它可以轉化為其他文化體系的形式存在。一個電子產品一旦失去了它原有的核心文化價值,這個產品就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產品,而是會變成另一個文化價值的存在。
而對于電子產品的情感符號的研究,增加電子產品中的形態(tài)、色彩和音樂等語言符號的合理應用,有助于人們在電子產品設計中不僅加強產品的功能為主的文化價值,更增加了電子產品的審美價值和人文關懷價值。這正是現今很多過于注重產品功能,忽視人們使用的感受的產品所缺乏的,也是新產品設計中被越來越關注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張憲榮.設計符號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杜.2004.
[2]陳滿儒,鄧曉霞.基于符號學的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07 ,28(5):115 - 117.
[3]黃敏.設計中的符號學[J].湖北工學院學報2001,16 (3).
[4](法)羅蘭·巴爾特,王東亮譯.符號學原理[M].三聯書店,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