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10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是“世界零售實驗室” 相對而言,互聯(lián)網熱潮抵達中國的時間并不算早,但該國消費者正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買家更迅速且更徹底地適應網上生活。在這里,普通百貨能在一小時內送到你家,街頭商販更喜歡移動支付而非現(xiàn)金。在中國熱衷新奇事物且迅速適應新科技的消費者的助推下,眾多企業(yè)正競相推出各種新模式。以下為其中6種值得注意的零售概念和模式。
一、微笑支付:杭州一家餐廳已在某電子支付巨頭的支持下開展此類刷臉支付試點。付款時一臺3D攝像頭將掃描用餐者臉部,以收集并確認有關生物識別信息。受益于這套“快如閃電”的支付系統(tǒng),該餐廳在用餐高峰期也不見顧客排長隊。
二、自助餐廳的回歸:在浙江某連鎖餐廳內幾乎看不到服務員。顧客能通過其手機或該品牌在無人智慧餐廳入口處的屏幕上訂餐,然后從與其廚房相連的餐柜取餐。
三、全自動化商店:廣州某初創(chuàng)企業(yè)已打造由300家全自動便利店組成的系統(tǒng)。顧客用手機掃碼進店,將選好的商品放在柜臺上,系統(tǒng)將馬上且相當準確地計價收費。
四、買前“試用”:某電商巨頭已利用增強現(xiàn)實技術為杭州某化妝品店裝備“神奇”鏡子,以便顧客“試用”各種唇膏或眼影。顧客搖動“魔棒”,鏡子中就能顯示出基于其皮膚濕度、膚色和皺紋等信息推薦的產品。
五、讓一百萬網紅“盛開”:可以說,被稱為“網紅”的中國影響者領先其外國同行“數(shù)光年”,很多人已利用其名氣設立自身品牌,有人甚至直接向其粉絲出售紅酒等昂貴產品。
六、汽車自動售賣機:今年3月起,在廣州購車已變得異常輕松。購車者不必再到經銷商處試車,他們能隨時在網上預約,然后再到某電商巨頭打造的裝有多個著名品牌汽車的自動販賣機取車試駕。▲
(作者蕾切爾·張,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