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
【摘 要】中國窗欞的構成形式與中國建筑的特征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性。中國建筑與埃及建筑、西亞建筑、印度建筑、愛琴海建筑和美洲建筑組成了世界古建筑的六大體系,是世界原生型建筑文化類型的重要代表,它的特征就是——木構架建筑系統(tǒng)。
【關鍵詞】窗欞:傳統(tǒng)建筑;中式文化
一、傳統(tǒng)窗欞發(fā)展淵源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續(xù)發(fā)展了5000年,并且沒有間斷過的文明,這一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也同樣得到了印證。
中國建筑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是比較清晰的,根據(jù)考古資料和古代文獻的記載,一直可能追述到東方文明的初始期。中國建筑有兩個直接的來源,這就是原始巢居與原始穴居?!睹献印氛f:“下者(南方地勢低洼)為橧巢,上者(北方地勢高爽)為窟”。木巢、土穴分別發(fā)育出了具有南方長江文化特征的干欄建筑類型,和具有北方黃河文化特征的穴居建筑類型。南方的干欄建筑提供了木構架的建筑構想和榫卯結構的組裝技術,這一建筑系統(tǒng)早在夏商時被宮廷確定為官方建筑樣式,最終定型為“殿”這樣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形式。殿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夯土臺基上由榫卯連接的木構架系統(tǒng)支撐的單體建筑構成。需要指出的是,殿的意義更多地是在于它的禮儀性,而它的居住功能已逐漸弱化。北方穴居建筑同樣獲得了良好的發(fā)育,在陜西、山西、河南、甘肅、寧夏等黃土地區(qū),穴居、半穴居的窯洞至今仍普遍被采用,不僅如此,在北方還存有窯洞式的建筑——覆土窯(錮窯),它與靠崖窯和天井窯不同,不是挖土成洞,而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磚石砌成的拱形洞屋,說明由穴居發(fā)展而來的窯洞建筑有著良好的功能滿足度和地方適應性。在山西靈石縣王家大院,窯洞建筑的門窗設置和室內(nèi)家具布置的豪華程度超乎人們的想像。除窯洞外,北方寒冷地區(qū)的土木和磚木建筑,結合了木巢、土穴兩種類型的優(yōu)勢,木構架提供支撐,墻體和屋頂用大量土坯作填充、覆蓋,起到了較好的保溫功能。
二、傳統(tǒng)窗欞構造分析
從建筑材料來看,中國木結構建筑與西方的石結構建筑是兩種不同的建筑材料加工方式和建筑構想。學術界對中國建筑的木結構成因有多種說法,其中有一些誤會是需要給予澄清的。第一,中國并不缺乏磚石建筑建造的技術,我們知道,世界上最龐大的磚石建筑群就是由中國人建造的,這就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chǎn)——長城,此外還有漢代磚墓和石闕等工藝水平較高的磚石構造。第二,中國木結構建筑具備了諸多現(xiàn)代建筑的先進理念。
1.框架結構
中國木結構建筑是由柱、梁檁、椽等構件組成的一個框架結構支撐系統(tǒng),因為中國特有的榫卯連接技術而有良好的力學特性,它將墻從承重要素中分離出來,只承擔圍護和分隔空間的功能,即所謂的“墻倒屋不塌”??蚣芙Y構也是現(xiàn)代高層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代表就是高層玻璃幕墻建筑,它由鋼筋水泥框架結構來承重,外墻則多選用玻璃這樣的輕型材料來圍護裝飾。
2.通用性
中國木結構建筑中的柱、梁、檁、椽、斗栱等構件的形制和尺寸,長久以來就固定與制度化了的。換言之,兩座等級相當?shù)慕ㄖ鼈兊闹饕ㄖ嫾腔鞠嗤?,有良好的通用性?970年,北京天安門整修時,就使用了不少從其他建筑中拆卸下來的大型木構件,類似的例子在歷史上并不少見。中國木結構建筑的營建特點是將預先加工好的構件進行拼裝連接,這與現(xiàn)代建筑的預制技術如出一轍。
3.重視建筑文化信息的保存
木結構建筑與石結構建筑相比,確實存有難保存易損毀的問題,先人在將木結構建筑制度化的同時,通過文獻方式使建筑文化的相關信息獲得了較為完整的保護。也就是說,面對易損的建筑材料,人們不是將保護的重點放在某棟單體建筑上,而是將整體的建筑文化信息通過文獻方式獲得完全的保護和傳承。這樣,需要時就可以隨時復制出宋代或明代的建筑,而使中國建筑文化綿延不絕。需要指出的是,建筑復制品與建筑原物在時代、人文背景、信息原真性諸方面都會有較大的差別。中國古建筑原物存量有限,重視和加強對古建筑原物和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保護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同時還必需看到,在建筑功能方面,傳統(tǒng)木構建筑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采光、保溫和隔音功能較差,維修負擔過重。建筑功能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近年來傳統(tǒng)建筑在城鄉(xiāng)被放棄和大量拆毀的原因之一。中國傳統(tǒng)建筑樣式的持續(xù)發(fā)展與滿足現(xiàn)代生活需求的問題,是建筑學界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三、結語
中國傳統(tǒng)木構建筑的框架結構設計,將墻從承重功能中分離出來,從而使窗這樣一種輕型軟性的建筑構件能夠承擔起建筑圍護的重要功能,成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其典型代表就是隔扇。隔扇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建筑構件之一,它同時擁有墻、門和窗的功能,由于處在建筑主要立面和視覺中心位置,隔扇又常常是建筑裝飾的重點所在。正是中國傳統(tǒng)木構建筑的這些特征,成就了窗在建筑中的突出作用和審美中心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過漢泉.古建筑裝飾[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2]魯杰等著.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大觀[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李城,高家驥.中國傳統(tǒng)窗造型在室內(nèi)設計中的應用[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