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紅
(遼寧省本溪市本鋼總醫(yī)院,遼寧 本溪 117000)
胃癌患者多需要行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上,中心靜脈置管已經成為患者靜脈輸液的必要選擇,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靜脈置管的質量會對患者的臨床護理產生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護理要求的增多,PICC也逐漸被應用在胃癌根治術后的臨床治療上,其安全性高、導管留置時間長,受到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青睞。我院選取3年來收治的100例行胃癌根治術的胃癌患者為例,對比觀察PICC和CVC的臨床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納入標準:患者均行胃癌根治術治療;術后均進行靜脈置管輸液治療;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參與相關研究的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例數(shù)為(n=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55.3±13.6)歲,男性25例,女性25例;對照組: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55.4±10.9)歲,男性28例,女性22例?;颊咭话闩R床資料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對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CVC靜脈置管。方法:選用雙腔CVC管(出自美國貝朗),長度30 cm,做好穿刺消毒工作,按照操作流程進行上腔靜脈置管,一次性敷料貼膜覆蓋,隔日換藥1次。觀察組:采用PICC靜脈置管。方法:選用單腔PICC管(出自美國ARROW),導管總長為60 cm,護理人員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上腔靜脈穿刺,1次/周。患者均有專業(yè)熟練的護理人員進行靜脈置管,要做好消毒工作,輸完液后使用10 mL試管一次性注射器抽取5 mL肝素鹽水正壓封管,在輸血或其他脂肪乳類藥物時,事先要進行導管沖洗,避免出現(xiàn)堵塞現(xiàn)象。
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導管留置時間;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穿刺并發(fā)癥(感染、誤入動脈、靜脈炎等等)發(fā)生率。靜脈置管感染評價標準:參照2000年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進行判斷。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來表示,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穿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2.1 兩組患者穿刺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穿刺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導管留置時間比較:觀察組留管時間(35.5±10.5)d,對照組留管時間(20.8±9.4)d,t=7.3757,P=0.0000<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胃癌根治術是治療胃惡性腫瘤的首選方式,屬于普外科范疇,術后圍手術期患者實施靜脈治療極為必要。胃癌患者圍手術期以鞏固治療為主,要想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就要選擇安全性高、效果顯著的靜脈置管方式,有效避免患者出現(xiàn)穿刺并發(fā)癥。
臨床上PICC操作簡單,在無菌操作流程下進行靜脈穿刺,可以有效預防導管感染、避免患者出現(xiàn)靜脈炎,也可以減輕患者嘔吐、發(fā)熱癥狀,提高靜脈穿刺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1-4];同時由于PICC導管留置時間長,護理人員可以連續(xù)、長時間的對患者進行小劑量用藥治療,這種方式能夠提高患者藥物治療的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遠期療效,促進患者的預后恢復。臨床研究顯示:觀察組的導管留置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穿刺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臨床上PICC靜脈置管方式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患者行胃癌根治術后,相比較CVC靜脈置管,PICC留管時間長,穿刺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其在臨床應用上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