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婷婷
(江蘇省中醫(yī)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腦血管疾病,可患者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大多數腦梗塞患者在治療后會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1]。其中失眠的發(fā)生率高,可損傷患者運動功能、神經功能,提高殘障的發(fā)生率,需要實施有效的護理方法,本研究分析了腦梗死后遺癥患者失眠的中醫(yī)護理及施行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86例腦梗死后遺癥失眠患者,信封方法分對照組43例和實驗組43例,實驗組男、女例數30例和13例。年齡47~83歲,平均年齡(72.21±4.25)歲。病程16.1個月~7.2年。平均病程(2.62±0.18)年。
對照組男、女例數29例和14例。年齡47~82歲,平均年齡(72.11±4.44)歲。病程16.2個月~7.1年。平均病程(2.56±0.21)年。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別。
對照組予護理常規(guī),常規(guī)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和做好患者睡眠護理。實驗組予中醫(yī)護理。在每天臨睡前給予溫水足浴,足浴時間20分鐘,給予足底涌泉穴按摩3~5分鐘。另外給予耳穴壓豆治療,選皮質下、交感、內分泌穴、腦、心、神門穴位,給予王不留行籽按壓,每天按壓兩三次,每次按壓的時間1~2分鐘。3天更換一次,共治療12天。
比較兩組滿意比率;睡眠質量好轉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護理前后睡眠時間、神經功能;殘障發(fā)生率。
SPSS22.0軟件統計,檢驗方式有卡方和t檢驗,P<0.05表示統計學有意義。
實驗組滿意比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兩組滿意比率對比 [例數(%)]
護理前兩組睡眠時間、神經功能相似,P>0.05;護理后實驗組睡眠時間、神經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2 護理前后睡眠時間、神經功能對比()
表2 護理前后睡眠時間、神經功能對比()
組別 例數 時期 睡眠時間(h) 神經功能(分)實驗組 43 護理前 4.32±0.21 28.11±3.55護理后 7.10±0.43 12.72±2.22對照組 43 護理前 4.31±0.22 28.12±3.51護理后 5.23±0.56 18.54±2.24
實驗組睡眠質量好轉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睡眠質量好轉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對比()
表3 兩組睡眠質量好轉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對比()
組別 例數 睡眠質量好轉的時間(d) 住院的時間(d)對照組 43 5.43±2.11 11.41±2.11實驗組 43 3.04±1.41 9.56±2.22 t 8.255 9.121 P 0.000 0.000
實驗組殘障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4。
表4 兩組殘障發(fā)生率對比 [例數(%)]
睡眠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多數的腦梗塞后患者出現失眠后遺癥,發(fā)生率高,而失眠與腦梗塞后的神經損傷有關。失眠不僅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復,還會提高發(fā)病率,可導致代謝出現紊亂,它還會導致代謝紊亂,甚至使其出現自殺,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改善睡眠質量[2-3]。
耳穴是耳廓表皮和器官的身體經絡,耳穴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生理和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刺激產生信息,并將其傳遞到人體的相關區(qū)域,實現經絡和內臟功能調節(jié),幫助患者提高睡眠質量,改善神經調節(jié)作用和內分泌調節(jié)作用,以平衡人體內部環(huán)境。經足部穴位按摩和泡腳,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糾正陰陽失衡,改善失眠癥狀[4-5]。
本研究中,對照組予護理常規(guī),實驗組予中醫(yī)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滿意比率、睡眠時間、神經功能、睡眠質量好轉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殘障發(fā)生率方面相較于對照組更好,P<0.05。
綜上所述,中醫(yī)護理在腦梗死后遺癥失眠護理中的效果確切,可改善睡眠時間、神經功能,減少殘障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