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穎
(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四川 宜賓 644000)
膽石癥主要是指發(fā)生在膽道系統(tǒng)內(nèi)的結石性疾病,常需手術治療[1]。人性化護理的目的主要在于滿足患者的心理、精神、生理以及社會等方面的舒適狀態(tài),盡可能消除患者在醫(yī)院內(nèi)的不適。本文通過在膽石癥手術患者的圍術期內(nèi)采用人性化護理,并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旨在尋找最佳護理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接受膽石癥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其中對照組男31例,女20例;年齡37~65歲,平均(49.49±2.58)歲;癥狀的平均發(fā)作時間為(4.53±0.72)h。觀察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38~66歲,平均(49.53±2.61)歲;癥狀的平均發(fā)作時間為(4.61±0.57)h。兩組患者的各方面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包括術前進行藥物護理,飲食干預以及生活指導,術后進行并發(fā)癥的預防以及疼痛護理,出院前則明確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主要措施如下:(1)術前: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職業(yè)、性格和心理特點選擇不同的溝通方式,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手術,介紹手術成功的案例,為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術前準備:做好術前常規(guī)檢查,包括心電圖、胸透等檢查;術前6~8h禁止飲食;為患者留置胃管,并給予麻醉;(2)術中:向患者介紹手術器械,尤其是需要使用的器械;介紹手術參與者,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心情;為患者進行消毒處理,清點手術托盤物品,幫助患者調(diào)整舒適體位,避免身體局部因過度壓迫而損傷血管和組織;(3)術后:①護理人員了解患者在麻醉和手術過程中的操作情況,嚴密觀察患者血氣變化情況,注意觀察患者的意識是否清晰;對危重患者或者失血較多者需每30min測量1次血壓,待癥狀平穩(wěn)后則可2~4h測量1次;②保持引流管道的通暢,及時進行靜脈補液,記錄出入液量,合理調(diào)整補液;③觀察膽瘺、腸瘺情況,若出現(xiàn),則需立刻報告醫(yī)師,盡快進行腹腔引流和其他治療;④膽道T型管的引流護理:固定T型管,指導患者正確翻身,避免管道脫落或擠壓,記錄膽汁的引流量,要求術后3、6個月定時復查,期間有腹痛、黃疸等情況及時來院就診。
(1)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和睡眠質(zhì)量,其中睡眠質(zhì)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SQI)進行評估[2];(2)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量表進行評估。
觀察組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睡眠質(zhì)量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和睡眠質(zhì)量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和睡眠質(zhì)量對比()
肛門排氣時間(h)組別 例數(shù)首次排便時間(h)切口愈合時間(d)住院時間(d)PSQI量表評分(分)對照組 51 35.68±1.58 43.93±1.41 6.98±1.28 8.34±1.78 8.71±1.43觀察組 51 24.98±1.39 31.11±1.23 5.37±1.21 6.44±1.59 6.53±1.21 t值 - 39.435 48.930 6.528 5.685 8.311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術后3h、6h、12h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對比(,分)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1h 術后3h 術后6h 術后12h對照組 51 7.45±0.45 7.13±0.58 5.77±0.29 4.64±0.27觀察組 51 7.39±0.31 5.33±0.39 4.16±0.45 3.25±0.66 t值 - 0.784 18.392 21.477 13.920 P值 - 0.435 0.000 0.000 0.000
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睡眠質(zhì)量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在膽石癥患者圍術期應用人性化護理的預后恢復效果更好。此外,觀察組患者術后3h、6h、12h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這提示應用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度。
綜上所述,在膽石癥患者圍術期應用人性化護理可顯著降低其疼痛程度,更有助于促進患者的預后恢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