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霄虹
這節(jié)課講解的內容是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整堂課進行得還是比較順利的,只是最后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現(xiàn)在我來將這節(jié)課進行整理,希望對今后的教學給予啟示。
這節(jié)課前學生已經學習過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原理、溶液中的三大守恒關系。將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做一個全面的比較分析,難度較大,也是高考頻率較高的考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是:舉實例—學生討論分析—方法指導—練習鞏固。
首先分析的是0.1 mol/L醋酸鈉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
“大家首先分析溶液中都有什么離子?然后再比較大小?!辈⑻崾尽跋胂耄}類水解程度大不大,水的電離程度大不大?”
很快,第一組同學得出正確的排列順序,并且王×同學敘述了他們的思路與判斷方法:“溶劑是水,溶質是醋酸鈉,所以溶液中有四種離子,所以c(CH3COO-)< c(Na+),溶液呈堿性,所以c(OH-)>c(H+),因為水解很微弱的,水的電離也是很小的,所以鹽的兩種離子濃度要大,c(Na+)>c(CH3COO-)>c(OH-)>c(H+)”。
“很好,大家再分析一下0.1 mol/L氯化銨溶液,次氯酸鈉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會得出什么樣的規(guī)律?”這次各組學生都很快得出了答案。
第二個例子分析0.1 mol/L碳酸鈉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提示:方法同上。同學們完成得并不好,卡在了c(OH-)與c(HCO-3)大小的比較上。于是我將溶液中存在的平衡進行板書和同學們一起分析,這個例子關鍵點在于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步水解,每一步都生成OH-。
學生經過三分鐘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并自己整理分析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方法。
最后一個例子:求0.1 mol/L碳酸氫鈉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pH=8.3,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為了便于講解分析,我讓范××同學把碳酸氫鈉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化學式書寫于黑板上。
當她走下講臺,我看到黑板上書寫的是溶液中的三大守恒關系。始料未及,我走到她跟前,小聲說:“寫存在的平衡,不是守恒??蠢蠋焺倓偡治龅奶妓徕c。”孩子臉突然變紅:“老師我暈了,這節(jié)好難,這衡和恒有啥區(qū)別?”周圍的同學聽到這個問題也陷入思考,看來有必要當著全班來進行講解了,于是我面向全體學生問道:“大家先停一下,說說衡與恒有什么區(qū)別?”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著急地說:“就是,就是,平衡,守恒呀!”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于是我說:“大家現(xiàn)在打開詞典,查一查恒與衡的釋義?!?/p>
學生很快就開始讀出來了,恒:恒心,恒定的信念,永恒的愛情,不變的。衡:心理平衡,杠桿平衡,權衡,要平衡。
那在化學中什么是不變的?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數(shù)目是不變的,所以說原子是不變的,就是守恒的。所以守恒就是等式,一邊是反應前原子,一邊是反應后原子。我們說的物料守恒是分析溶質的原子,質子守恒分析的是溶劑的原子,而電荷守恒是溶液中所有原子中的電子,既然原子不變,那么所含電子當然也是不變的。
化學反應中怎么體現(xiàn)平衡呢?化學平衡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簡稱,化學平衡也包括第三章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等,是可逆反應進行到每種物質的含量不變的狀態(tài),所以讓寫存在的平衡,就是寫溶液中有哪些可逆反應,存在的電離平衡、水解反應,中間是可逆符號。我們這堂課講的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應該從平衡的角度去分析。(更為復雜需要二者結合。)
學生進行三分鐘思考。
范××也很快就明白了過來,主動上黑板書寫了碳酸氫鈉溶液存在的平衡,大家一起討論分析得出了離子濃度大小順序。
而這時候下課鈴聲響了,于是我將練習題書寫于黑板上留作課后作業(yè)。
回想這節(jié)課,分析碳酸鈉溶液時我已經書寫了存在的平衡,學生為什么還會出錯?是范××一個有這樣的問題,還是大多學生都存在類似的問題?這節(jié)課的最終效果如何?
帶著這些問題,課后我與范××進行溝通。她說上一節(jié)的三大守恒她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學習這節(jié)內容時腦子還一直停留在上堂課的內容上,守恒與平衡她也清楚,就是不知怎么回事,亂了,不過現(xiàn)在明白了。
我還與一些后進生、中游生進行了溝通,好像都有這個困惑。只是有學生說是看我怎么分析,他們就怎么分析,沒考慮守恒關系。
再看習題情況,范××同學簡單的還好,練習中的硫酸銨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更有挑戰(zhàn)性的比較同濃度的醋酸銨與氯化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的大小就不知如何去分析。
所以在今后的課堂上教師應該兼顧到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多溝通,多指導,留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討論、去思考、去整理。在教學中,一定注意師生的達成度要高。對一些知識,不要自以為很容易,不深入講解,或者是認為自己講解得清晰到位,而沒有隨時去觀察學生的反應,一帶而過。如果三大守恒理解到位,平衡概念到位,就不會出現(xiàn)今天的情況。
課堂上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動手動腦,尤其討論環(huán)節(jié)不能只聽,而要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學習中才會自信。
課后我進行了反思。教師應適當減少課堂內容,將概念方法講透,這節(jié)課講到第二個例子就可以了,然后進行練習鞏固。要知道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并不是馬上就能接受,課堂的完整性固然重要,但需要我們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而定。一定要預見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注意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再就范××同學說她已經明白平衡與守恒的關系,概念是清楚了,但稍有點難度的題她還是會出錯,說明她還是并沒有真正地理解,要掌握這個知識點還需要進一步的訓練。每做一個習題,學生都應認真分析和思考,這樣才能將化學的核心素養(yǎng)宏觀探析與微觀辨析運用得得心應手。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