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啟
王大爺是一位有著八年高血壓病史的老病友了。最近在和老伙計們交流時,其中有一位問他的清晨高血壓控制得如何,說這個是血壓測量的重中之重。王大爺有點費解,血壓什么時候測量不是都可以嗎?為什么清晨測量值更重要?清晨血壓要怎么測量?
控制好清晨高血壓意味控制好了全天血壓
無論一個人有沒有患高血壓,其血壓變化都存在著晝夜變化節(jié)律,這與人體生物鐘有內在關聯(lián)。在絕大多數(shù)血壓正常和無并發(fā)癥的高血壓人群中,夜間睡眠時血壓降低,在凌晨2-3點最低;清晨醒前血壓快速升高,晨醒后開始日?;顒拥淖畛鯉仔r內(清晨6-10點)血壓達到或者接近峰值。部分老年人由于脈管硬化,24小時內血壓變化更加明顯,血壓在清晨急速升高甚至可達50毫米汞柱,醫(yī)學上稱之為“血壓晨峰”。
研究發(fā)現(xiàn),血壓晨峰是預測心腦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證實清晨是心腦血管事件的高發(fā)時段,猝死、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發(fā)病高峰均在覺醒前后4-6小時內,缺血性腦卒中在清晨時段的發(fā)生風險是其他時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風險在早上7-9時比其他時段高70%。遺憾的是,我國約60%診室血壓得到控制的患者,清晨血壓并未得到控制。
對絕大多數(shù)患者來說,控制好清晨血壓也就意味著控制好了全天24小時的血壓。科學地測量清晨血壓需要把握“三個要”:一要在清晨服藥之前測量;二要在起床后1小時內、排空膀胱后測量;三要在早餐前坐位測量。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為了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除了監(jiān)測坐位清晨血壓外,還要注意測量站立時的血壓。
清晨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
高血壓患者在非藥物治療方面,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減肥、限鹽、平衡膳食、消除緊張情緒、保持足夠睡眠、堅持經常性體育運動等。清晨起床后的動作有一個逐漸過渡性,先進行較小量的活動,慢慢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切忌清早起床后即參加大量活動,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宜過早進行高強度的晨練。
在降壓藥的選擇上,目前醫(yī)學界的共識是優(yōu)先選用一天一次給藥、具有持續(xù)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降壓藥物。但是不少一天服用一次的降壓藥常需2-3小時才能起效,因此選擇降壓作用快和長效的藥物是最理想的。許多長效降壓藥物如替米沙坦能平穩(wěn)降壓至24小時以上,對清晨高血壓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當然,每種降壓藥物對不同人可能降壓療效不同,沒有百分之百的有效率,因此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而自我監(jiān)測血壓對于幫助醫(yī)生指導用藥很重要。
常打鼾的高血壓患者更需注意清晨高血壓
目前研究認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合停綜合征(我們平時所說的打鼾)與高血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是高血壓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危險因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合停綜征導致高血壓的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夜間呼吸暫停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交感神經興奮使血液兒茶酚胺濃度升高,阻力血管(動脈)收縮增強,血管重構,外周血管阻力隨之升高,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尤其是早晨血壓升高;反復缺氧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誘發(fā)氧化應激及血管活性物質釋放,導致血管內皮受損,加重高血壓。
因此,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合停綜合征者要進行相應的治療,不能僅依靠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