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欽
(解放軍福州總醫(yī)院骨一科,福建 福州 350025)
快速康復護理作為一項新型的護理模式,以循證醫(yī)學為依據(jù),將其應用到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創(chuàng)傷,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術后早期活動是髖部骨折圍手術期中的一項關鍵步驟,融入快速康復護理理念,有助于促進全身肌肉關節(jié)功能的快速恢復,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加肺活量,降低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加速傷口的快速愈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xiàn)。本文將90 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快速康復護理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共選取90 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所有的患者均是在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在本院就診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齡為62~85歲,平均年齡為(74.3±2.5)歲。觀察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齡為63~84歲,平均年齡為(73.6±2.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傳統(tǒng)護理方法,觀察組行快速康復護理方法,護理內(nèi)容包括:
(1)心理護理
患有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由于肢體功能受到障礙,老年患者的心理會出現(xiàn)恐懼及焦慮等異常情況,針對此情況,應給予老年患者更多的關愛,尊重患者,在開展護理工作時應盡可能的滿足老年患者的要求。術后老年患者由于擔心關節(jié)脫位、切口裂開及出血,會出現(xiàn)不敢活動情況,護理人員應教導患者正確的活動方法,給予患者鼓勵和安慰,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療信心,能夠主動的投入到活動中去。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的思想負擔較重,擔心會給家人帶來負擔,針對此情況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家屬做好溝通和交流,做好思想工作,患者在家屬的配合下,更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復[1]。
(2)并發(fā)癥預防
髖部骨折患者在術后會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為了降低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提升疾病治療效果,應做好以下預防措施:①肺部感染預防:鼓勵患者多做深呼吸,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方法,做擴胸運動,提升患者的肺活量。敲打患者背部,協(xié)助患者翻身,確保能夠?qū)⑻狄嚎焖倥懦?。②深靜脈血栓預防:由于老年患者會伴有冠心病及高血壓,靜脈血管壁會出現(xiàn)粥樣硬化現(xiàn)象。術前由于運動量較少,受麻醉及切口疼痛影響,對患者下肢的正常運動造成限制,應將患肢提高20~25°,下肢保持外占位,加速靜脈回流。③預防泌尿感染:鼓勵患者每日水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000mL,提升患者的排尿量,確保尿道的清潔性,提升泌尿感染預防效果。④壓瘡預防:術后,當患者保持平臥姿勢6h后,應每隔2h更換一次患者體位,對患者做皮膚及拍背護理,應確保床單被罩的干燥及清潔,在患者病床上墊海綿墊,避免壓瘡的產(chǎn)生[2]。
觀察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及術后Harris評分,其中,疼痛評分判定標準為:重度:7~10 分;中度:4~6分;輕度:1~3分;無痛:0分。術后Harris評分判定標準為:優(yōu):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研究得出數(shù)據(jù)通過SPSS18.0 軟件統(tǒng)計處理,以數(shù)(n)或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 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疼痛評分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n(%)]
術后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比較[n(%)]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對生活質(zhì)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髖部骨折是老年患者中的高發(fā)病,給老年患者帶來了致命性的損傷,不僅給身體上帶來較大的痛苦,而且還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焖倏祻妥o理作為一項新型的護理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中應用,有助于提升患者肌肉張力,加速血液循環(huán)及組織細胞代謝,在髖部骨折術后早期活動中應用效果顯著[3]。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疼痛評分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術后Harris評分比較,觀察組的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在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圍手術期中應用快速康復護理方法,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肢體功能。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法,應在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圍手術期中大力推廣使用。
本文編輯:付常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