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琳琳
慢性腎衰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 是由各種因素導致腎功能損傷而致, 主要表現(xiàn)為疲倦無力、飲食減少、畏寒、腰膝冷痛且酸軟、水平衡失調(diào)等癥狀[1], 發(fā)展到后期很容易成為尿毒癥, 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負擔。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方式進行治療[2], 一般持續(xù)時間較長,而在透析過程中, 現(xiàn)代營養(yǎng)療法的應用已較為廣泛, 采用低蛋白飲食與口服α-酮酸制劑結合的方法,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情況與蛋白質(zhì)的代謝作用[3,4]。本文針對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腎衰患者, 總結并歸納口服α-酮酸制劑對慢性腎衰患者蛋白質(zhì)代謝作用的影響及護理方法。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腎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排除有精神病史與認知障礙者、存在惡性腫瘤者、妊娠期婦女以及治療中途轉院的患者, 納入對象均在本院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慢性腎衰, 同時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了同意書。將患者使用計算機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23例, 女17例;年齡最小20歲, 最大71歲, 平均年齡(48.37±9.56)歲。對照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齡最小21歲, 最大74歲, 平均年齡(49.27±9.4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西醫(yī)常規(guī)綜合治療, 進行低鹽、低磷的飲食及常規(guī)的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α-酮酸制劑進行治療, 給藥方式為口服, 4~6片/次,3次/d, 在餐后立即服用。同時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定期為患者及其家屬科普慢性腎衰的各項知識與透析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 對患者的疑惑作出解答, 告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 態(tài)度溫和, 有耐心, 平復患者治療過程中焦慮不安的心情, 讓患者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②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的喜好并結合實際情況, 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計劃, 限制患者鈉、磷的攝入, 進行低蛋白飲食, 鼓勵患者多食用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 同時給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 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③及時關注患者的各項體征與生化指標的變化情況, 如尿量、體重的變化, 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結果及時控制患者的飲水量等, 及時作出應對措施。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分別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Alb、BUN、Scr等生化指標變化以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減輕, 生化指標改善明顯;②有效:臨床癥狀與生化指標有所改善;③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 甚至病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各項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血清中Alb、BUN、Sc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血清中BUN、Scr水平分別為(14.0±6.6)mmol/L、(314.5±62.4)μmol/L,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8±5.4)mmol/L、(435.2±64.5)μmol/L, 而 Alb(37.5±3.5)g/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3.5±3.7)g/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各項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各項生化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Alb(g/L) BUN(mmol/L) Scr(μmol/L)觀察組 40 治療前 31.2±3.1 19.6±6.8 461.3±69.5治療后 37.5±3.5a 14.0±6.6a 314.5±62.4a對照組 40 治療前 31.4±3.0 19.0±5.7 463.5±68.2治療后 33.5±3.7 17.8±5.4 435.2±64.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低蛋白飲食與口服α-酮酸制劑結合的方法在使用透析進行治療的慢性腎衰患者中較為常見, α-酮酸制劑經(jīng)人體吸收后能夠與氨進行結合, 經(jīng)體內(nèi)轉氨酶的作用形成供給機體合成蛋白質(zhì)所需的氨基酸, 同時減少患者體內(nèi)非蛋白氮的含量[5,6], 有效改善患者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代謝作用, 并保證營養(yǎng)全面, 避免引起營養(yǎng)不良的現(xiàn)象, 對使用透析進行治療的慢性腎衰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中, 治療前, 兩組患者血清中Alb、BUN、Sc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血清中BUN、Scr水平分別為 (14.0±6.6)mmol/L、(314.5±62.4)μ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17.8±5.4)mmol/L、(435.2±64.5)μmol/L, 而Alb(37.5±3.5)g/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3.5±3.7)g/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慢性腎衰患者口服α-酮酸制劑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對蛋白質(zhì)的代謝作用, 并提高臨床療效, 可以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 口服α-酮酸制劑對慢性腎衰患者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蛋白質(zhì)代謝情況, 并提高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