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現代公共服務設施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圖書館作為最重要的文化服務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是提高我國國民綜合素質的關鍵。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圖書館應當緊抓機遇,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管理體系中出現的管理落后、服務單一等問題進行優(yōu)化,促進公共服務管理體系的完善和發(fā)展。本文將針對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chuàng)新進行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管理;服務創(chuàng)新
在當前社會的發(fā)展階段,人們對現代圖書館的公共服務、管理體系要求越來越高,給圖書館改革創(chuàng)新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F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下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chuàng)新工作中,應當做到以人為本,建立起針對讀者的服務管理體系,重視圖書館資源的使用而不是收集。在數字化圖書館獲得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圖書館應當加強管理和服務,正視讀者更多的需求,改變陳舊的服務模式,實現與讀者需求相匹配的和諧發(fā)展。
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下圖書館管理創(chuàng)新對策
1.完善管理制度
當前我國大多數圖書館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管理,往往是依照經驗和領導層指示進行工作,這樣的做法往往使管理效率較低。因此,在缺乏必要法律依據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應當建立起適合自身發(fā)展和實際情況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可操作性較強。在按照規(guī)章制度運轉過程中,還要針對制度的缺陷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不斷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管理制度應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范圍,加強對圖書館、館員和讀者間的關系,促進圖書館的科學化管理。
2.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工作人員,第二是讀者群體。在面對工作人員時,應當重視工作人員的價值和工作意義,是這些優(yōu)秀工作人員辛勤的管理工作,才使得圖書館得以正常運轉。圖書館的各種業(yè)務活動、變革創(chuàng)新,都離不開工作人員的支持和努力。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應當重視人性化,以激發(fā)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目的,采取人性化管理,根據不同部門間的管理特點,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盡量為工作人員創(chuàng)造出一個優(yōu)秀的、合理的工作環(huán)境。比如,在完成每天的工作內容之后,其余工作時間,可以由工作人員自由支配。圖書館工作中有輕松和繁重之分,輕松的工作往往要求時間較為嚴格,繁重的工作在時間上有些彈性,在管理上應當針對不同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解決員工實際問題的情況下,提高整個隊伍的工作效率。在面對讀者群體時,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讀者在圖書館中查詢資料文獻時,應當做到快速、準確,節(jié)約時間。為提高服務水平,圖書館應當加強數字化建設,注重數據庫的建立和使用,采用智能化搜索方式,給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圖書館相關管理制度應當重視讀者習慣和閱讀細節(jié),充分為讀者著想,這樣才能夠使讀者感到方便,提高圖書館的資源利用效率。
3.為館員提供能夠實現自我的平臺
在圖書館管理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有待提升。為了能夠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管理上應當加強目標建設和館員自我實現的平臺建設。在管理過程中,領導層應當重視館員在工作中的發(fā)展空間、自我實現機會、薪酬工資狀態(tài)和人際關系等四個主要方面,并針對這些因素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以最大程度的激發(fā)館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滿意程度。為此,可以建立科學公平的績效考核制度,與薪酬掛鉤,對館員的工作進行科學評價。除此之外,還要提供給館員不斷學習和進步的空間,在圖書館的資源利用上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和方便,使他們能夠不斷學習和進步,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從而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
4.明確管理目標和個人職責
從當前圖書館管理工作上來看,基本上處于分模塊進行管理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管理背景之下,可以采用項目負責制和團隊負責制這兩種模式進行分開管理。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目標和個人職責要分清,根據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分層處理,抓住重點工作,結合不同崗位的特點和只能,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下的服務創(chuàng)新對策
1.傳統(tǒng)服務精益求精
在圖書館的傳統(tǒng)服務中往往實行首問負責制,讀者在進入圖書館之后,在查閱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向圖書館館員進行詢問時,館員應當積極解答,負責到底,直到讀者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獲得想要的信息。當出現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要繼續(xù)幫助讀者找到其他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詢問,使讀者的需求得到圓滿解決。
2.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目的是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讀者獲得自己想要的文獻資料,不斷提高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促進我國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因此,應當樹立起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以先進的理念指導服務工作創(chuàng)新。作為公共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圖書館應當打造一個以讀者為本,以公共利益為出發(fā)點的文化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圖書館在文化交流和傳播中的作用。其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還應當建立起公正、公平的服務原則,對于讀者的基本要求,要滿足他們的資料查詢需求。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機構,其宗旨是為公眾提供免費的借閱服務,每個人都有去圖書館進行資料查閱的權利。因此,在實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圖書館管理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應當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則,公平對待每一位讀者,不因其性別、年齡、地區(qū)、語言和地位身份的限制,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F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下的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應當注重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從單一的服務模式,變得更加多元化。管理人員應當能夠熟練運用圖書館的相關設備,將服務工作重心由整理、收集資源,變成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使讀者在圖書館中能夠擴展視野,接觸到更多的文獻資料,這樣才能夠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率,促進其服務價值的實現。
3.拓展服務空間
在當前現代公眾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下的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中,要從圖書館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地區(qū)發(fā)展情況出發(fā),重視對自身服務的空間拓展,為輻射的周邊范圍內的讀者提供更多的服務內容,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建立起圖書館特色服務。在傳統(tǒng)的基本服務上,圖書館要針對館內資源情況和地區(qū)的特色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不同的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文化和特色,通過對這些公眾文化的吸收和開發(fā),為讀者們提供符合地方特色的服務體系和知識系統(tǒng),打造屬于自身的品牌文化,通過構建特色服務和特色文獻的閱讀平臺,為當地讀者提供更豐富更新鮮的閱讀資料,這樣能夠不斷地提升圖書館的文化影響力和服務質量。另外,要加強信息化服務建設和數字化數據庫建設,通過建立智能化搜索引擎進行信息的整理和手機,并且對信息進行分組和整理,將關鍵詞相近的文獻資料做好關聯,當讀者進行搜索時,能夠智能化推薦這些內容給讀者,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李。利用好信息技術能夠建立起咨詢一體化的服務體系,能夠最大化的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4.改進服務方式
當前圖書館的服務習慣是當讀者遇到困難和問題,和工作人員咨詢交流時,才能夠得到幫助。在現代公眾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下,應當用長遠的目光看待讀者的需求,主動去挖掘讀者需求,發(fā)現讀者遇到的普遍問題,對公眾進行調研和,定期開展座談會,根據當前社會發(fā)展和基層視角,審視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搜集公眾意見進行完善和改進,使圖書館的資源共享能夠落到實處,充分發(fā)揮圖書館在地區(qū)文化發(fā)展中的引導和教育作用。在服務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開展有效的幫助活動和講座,結合當前的熱門問題,和讀者們交流經驗和思想,積極推動公眾圖書館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使地區(qū)群眾熱衷于到圖書館中享受文化帶來的精神上的充實和滿足。
5.服務內容從文獻型轉向信息型和知識型
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迅速變革,而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重要整合基地,面對信息化浪潮,應當提前做好準備,抓住機遇,重新定位自身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傳統(tǒng)圖書館的資源類型大多與紙質圖書、期刊、文獻等紙質資料為主,向讀者提供一手的原始資料,因而對信息的整理和加工都比較少。而現代化圖書館在發(fā)展中逐漸向數字化靠攏,以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為依托,建立起資源的用戶使用中心。因此,在圖書館的服務創(chuàng)新中,其內容和方式應當不斷改變,將單一的整理、歸納等手工操作,變成以用戶為中心,通過便捷的網絡形式為用戶提供連續(xù)的動態(tài)服務,并且對圖書館資源進行深度的加工,形成更具備參考價值和意義的知識產品,滿足讀者的更多需求。因此,在進行信息化資源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應當重視資源的準確性和豐富性,使圖書館資源內容由文獻型向信息型轉變,促進圖書館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下的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chuàng)新,是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也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只有加強對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創(chuàng)新,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公共文化職能,促進當前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發(fā)展,使人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為經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圖書館在進行管理和服務創(chuàng)新過程中,應當以人為本,包括館員和讀者兩大部分,將服務放在首位,從穩(wěn)定內部環(huán)境,擴展外部環(huán)境做起,以提高圖書館的資源利用效率和服務質量,構建出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公眾提供更優(yōu)秀的文化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1]楊麗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下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chuàng)新[J].新聞傳播,2017(24):38-40.
[2]潘翃.淺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下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chuàng)新[J].才智,2017(27):256.
[3]孟繁晶.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視閾下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
[4]徐益波.新形勢下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公共圖書館——基于《意見》和《標準》的文本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5(01):131-133.
[5]申曉娟.面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圖書館事業(yè)政策研究[D].武漢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