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軼仲
摘要:新版部編本語文教材設計思路中,將激發(fā)初中生閱讀興趣,積極拓展課外閱讀放在了重要位置,也就是要求學生應基于大量的課外閱讀活動有效促進、提升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水平。所以結(jié)合新版部編本語文教學,初中語文應該更重視閱讀教學,重視有著廣泛空間的課外閱讀拓展,讓課內(nèi)與課外閱讀緊密結(jié)合,讓課內(nèi)指引課外,課外滋養(yǎng)課內(nèi),提升初中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部編語文教材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部編語文教材面世之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最明顯的一個問題是“學語文不讀書,讀書少”,教師和學生將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記牢語文知識,掌握閱讀技巧,答對閱讀題上,而忽略了“大量的閱讀”本身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的滋養(yǎng)作用。在部編本教材的編排過程中,編者們注意到了這一點,并為了改善原有的語文教學狀況,將初中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課外閱讀拓展放在放在了重要位置。因此,現(xiàn)階段,我們應該結(jié)合部編教材,深入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因為有效的閱讀、合理的閱讀能讓語文學習的效果倍增。那么,針對部編本語文教材而言,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應該怎樣才能更合理、有效地進行呢?
一、部編初中語文教材為深入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提供了可能性
部編初中語文教材的主要特點有三:一是課文數(shù)量明顯減少,注重精讀和拓展閱讀,因此學生有了足夠的課余時間,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外閱讀方面。二是課程類型和結(jié)構(gòu)方面進行了調(diào)整,新教材對于口語表達、讀書閱讀等方面的內(nèi)容的比重有所增加,更注重引導學生加強基本的“讀說”能力,為課外閱讀教學的開展做好了障礙“清掃”的準備。學生在閱讀技巧、閱讀基本功方面在課內(nèi)得到了足夠的強化,因而可以在課外的閱讀空間中“大展拳腳”。三是在自讀篇目的編排上,新教材借助旁批評價、閱讀提示等方式為教師們的課外閱讀教學提供了可靠的藍本,讓教師們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有方可依。而這些針對閱讀教學而進行的內(nèi)容編排的創(chuàng)新舉措,為深入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提供了可能性。
二、加強語文課外閱讀的必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需要。新課標教學理念引領下,語文學習不再苛求“知識量”,二是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語文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增強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更主要的“浸染”的過程,是需要通過“讀書”和“大量的讀書”來“自學”養(yǎng)成的,所以,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強閱讀教學,特別是加強對課外拓展閱讀的指導,讓學生有興趣閱讀、懂得真正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更好地應對中考、高考得需要。新一輪的考試政策給廣大學生、教師、家長們最大的啟示就是,語文在考試中的難度和廣度都在不斷增加,而其在各個考試科目中的比重也在加大。未來的中考、高考,考查的將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單項的知識,而是“融匯”的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部編教材正是要回歸語文的本質(zhì),將讀書這個語文學習的真正“法寶”放到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因為學生的閱讀視野、閱讀速度等是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形成的內(nèi)蘊,這樣的語文能力才是真正的語文能力??梢灶A見的是,在未來的中考、高考中,語文閱讀能力的測試將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所以,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語文閱讀教學,特別是課外閱讀教學,因為通常情況下,學生在讀課文時往往會產(chǎn)生沒來由的排斥心理,而且課內(nèi)的閱讀內(nèi)容由于更重視技巧性、準確性常常變得枯燥而乏味,但在課外閱讀中學生能夠從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出發(fā),同時更注重理解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和內(nèi)涵,因而閱讀時能夠更加放松,從而培養(yǎng)起真正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那么,怎樣有效提升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效果呢?
(一)教師應幫助學生科學遴選課外閱讀書目。課外閱讀,讀什么也很重要,讀得對,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很多學生的課外閱讀,由于選擇的圖書類型限制,趨向于單一化、淺顯化,這樣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難有明顯效果的。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進行指導和把關(guān),科學遴選。而在具體的選擇原則上,可以遵循兩個要點:一是典型性。這里也有兩層內(nèi)涵,首先應該選擇的是經(jīng)過淘洗的經(jīng)典作品,因為經(jīng)典性的是經(jīng)過諸多讀者審視的公認的具有價值的作品,而其內(nèi)涵和價值往往是超越空間和時代的,對于提升學生思想深度、文學素養(yǎng)都很有益處。其次是要在寫作手法、寫作特點等方面有代表性,能夠達成對學生某一方面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作用,而且也需要一些富于時代特點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更接近學生的生活,能夠讓他們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二是層次性。初中三年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安排應該結(jié)合不同的年級的特點,有層次地進行。七年級時,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基礎教師尚未了解,可以對他們進行廣泛性的閱讀推薦,而且這時推薦的書目除了必然需要文質(zhì)兼美外,更應該傾向于有情節(jié)性和趣味性,培養(yǎng)起他們進行系統(tǒng)閱讀的興趣。八年級則可以進行專題化閱讀,對于重要的作家作品進行系列閱讀,比如蘇軾詩詞集,老舍文集等,從而能夠深入把握作家詩人的寫作特點和風格。九年級則進行主題化閱讀,因為面臨中考,學生需要通過同類作品的閱讀比較,體會敘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技巧,主題化的比較閱讀,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把握的準確度,同時區(qū)分不同的寫作技巧。
(二)教師要給予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充當“智者”的角色。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是師、生和文本的“對話”過程。教師不是閱讀的領導者,負責分配任務,完成閱讀量的指標,而是引導學生,讓學生與文本更好地進行“對話”的人。課內(nèi)閱讀教學如此,課外閱讀教學教師就更應該“放手”。部編本語文教材已經(jīng)為教師們制定好了“方略”,那就是,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應作為學生閱讀活動的“關(guān)鍵角色”而存在,不是“引導者”,更不是“指揮者”,而應該是類似于情境游戲中的“智者”,在學生需要時、有所疑惑時才出現(xiàn),幫助他們理清頭緒、明確方向。那怎樣讓學生擁有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呢?首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潛心圖書,從中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了解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具體來講,一方面是在課堂教學中高效實現(xiàn)課內(nèi)閱讀文本的講解,并通過課內(nèi)閱讀內(nèi)容的學習引導學生能夠觸類旁通,保障他們在課外遇到類似的閱讀問題時能夠自主尋找到解決辦法;另一方面是要在留普通的課后作業(yè)時,考慮到學生獨立閱讀時間安排,課后作業(yè)要精留,不占用學生過多的課余時間。其次,充當好“智者”角色。教師給予學生獨立自由的閱讀時間,但并不是說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就不聞不問了,而是要充當好游戲關(guān)鍵人物“智者”的角色,對于學生的閱讀長遠目標指明方向,在學生課外閱讀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教師應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幫他們有針對性地出謀劃策,讓他們在教師的幫助下“看到更遠的風景”,真正理解、活用閱讀的方法,領略到閱讀的奧妙。
(三)指引學生課外閱讀方法,樹立閱讀榜樣,靈活開展閱讀活動。部編初中語文教材對于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視,因此,課內(nèi)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技巧,諸如默讀、瀏覽、跳讀和比較閱讀的能力都能夠獲得較充分的訓練,所以課外閱讀就應該在此基礎上,淡化閱讀技巧的訓練,鼓勵學生用更舒適、更喜歡的方式去閱讀,比如,讓學生猜讀,快讀,粗讀,探索能夠更有益于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閱讀方法,享受閱讀過程。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讀書的好榜樣,自己堅持博覽群書,不僅閱讀個人相關(guān)專業(yè)的書籍,也讓自己化身為“初中生”與他們一起到書籍的海洋里尋覓,這樣教師與學生站在同等的位置,并能夠?qū)⒆约鹤x到的東西與學生交流、分享,一方面能夠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師用自身博雅的風范影響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投入語文閱讀世界,更重視修養(yǎng)文化氣質(zhì)。此外,課外的閱讀如果單靠學生自律進行,難免難以持之以恒,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課外閱讀組織一些相應的活動,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但是要注意不要因噎廢食,讓過多的活動成了閱讀的主體,最重要的還是要引導學生愛上閱讀本身。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部編本語文教材面世以后,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特別是課外閱讀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挑戰(zhàn),我們語文教師應該緊跟形勢,深刻理解、把握新的教育思路、教育理念,讓初中語文的課外閱讀變得“豐滿”“強大”起來,為學生語文“大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基礎,為學生的進一步求學助力。
參考文獻:
[1]黎桌明.基于“部編本”教材理念的初中語文讀寫結(jié)合策略[J].師道·教研,2017,(10).
[2]章新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部編教材”教學[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6,(01).
(作者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十四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