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濤 郭彧斌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西藏民族大學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梳理了在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西藏民族大學大學英語實行大班教學,教學形式陳舊,師資力量不足,口語教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學評價手段過于單一等因素制約著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本文就這些問題和困難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困難;對策
大學英語課程是我國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是多數(shù)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本科教育階段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一方面需要滿足國家戰(zhàn)略需求,為國家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服務。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個人而言,滿足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包括專業(yè)學習、國際交流、繼續(xù)深造、工作就業(yè)等方面。
西藏民族大學是隸屬于西藏自治區(qū)的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區(qū)域性本科院校,生源來自全國各地,藏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50%左右。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總體英語水平不高,多數(shù)學生不具備講英語的水平、意愿和動機。
一、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
西藏民族大學由于生源構成較為特殊,依據(jù)學生高考英語成績進行分層次教學,共分為初級班、慢班、中班、快班五個層次。
(一)任課教師狀況。西藏民族大學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由外語學院承擔。外語學院共有英語教師60人。從學歷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83.3%)具有碩士學位,部分教師(10%)具有博士學位,個別教師為本科學歷(6.7%)。從職稱結構來看,6.7%教師為教授,31.7%教師為副教授,61.6教師為講師。從任教時間看,11.7%的教師任教時間超過20年,多數(shù)教師(78.3%)任教時間為10~15年,僅有10%教師教齡在10年以下。從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能夠滿足大學英語教學要求,教師們的教學經(jīng)驗也比較豐富,高級職稱教師人數(shù)占比較為合理。
(二)大學英語口教材。學校所用的大學英語教材主要包括《新視野大學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全新版大學英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前景基礎英語》(復旦大學出版社)、《新理念職業(yè)英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四種教材。每種教材對應不同的教學層次。每種教材都配套有聽說教程。
(三)班級人數(shù)及師生比。全校目前公共英語課班級69個,總人數(shù)為4005人,師生比為1:67.。從班級學生人數(shù)看,40人以下的班級占11.6%,41~50人之間班級占24.6%,51~60人之間班級占34.8%,61-70人之間班級占26.1%,71人以上班級占2.9%。
(四)課堂教學。在初級班和慢班,針對我校少數(shù)民族考生語言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較弱的實際情況開設口語課堂,采用口語輔導的模式。每兩周一次,每次2小時。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交際會話,同時幫助學生逐步建立敢于交流的自信心。
(五)口語評價。通過課程評價中比例重新分配,增加了口語考試的權重。平時成績30%,口語測試20%,期末筆試50%。
二、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在16、17級初級班和慢班試行口語課程,進行口語教學,并編寫了校本課程《英語基礎600句》。課程實施以來得到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們的好評。盡管教師和學生對于口語教學的重要性都表示贊同,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口語教學的開展仍然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口語教學占用的課時較多,需要教師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大學英語教學普遍班級人數(shù)較多,大學英語課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繁重,基本課時達到12課時。教師不可能在每堂課都同每位學生進行交流,更不可能對每位學生提供反饋。
(二)缺少科學的口語教學評價手段?,F(xiàn)有的評測系統(tǒng)沒有納入口語考試。盡管大學英語4、6級開展口語考試,但是針對的是筆試成績突出的學生,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口語考試距離他們較遠??谡Z教學的效果需要更長的周期??谡Z學習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長期的努力。
(三)口語教學開展需要教師有較強的語言功底。不同于聽、讀、寫、譯的語言能力訓練,口語練習需要互動性。而在非母語背景下,學生不能夠找到母語者進行交流,這就要求教師的口語能力要非常強。盡管多數(shù)教師擁有碩士學歷甚至博士學歷,由于長期在學校從事教學,多數(shù)教師從未去過英語國家,多余英語的變化知之甚少,更不用說自身語言水平的提高。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設置專門的口語課程。對口語的重視程度,決定了教學中口語教學的實施。要想提高口語教學,就必須將口語教學納入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來,不僅在大綱制定中要體現(xiàn)出來,同時還應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融入口語教學的內容。
我校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課程每學期每周為4課時,共17周,共計68課時。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內容以閱讀為主,學生的聽說能力沒有得到重視。我校從2016級開始,在初級班和慢班在進行專門口語訓練,從第4周開始,到第16周結束,每兩周一次,共面授7次,計14學時。使用教材為我校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編寫的《英語基礎600句》。
此外,可以利用我?,F(xiàn)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大學英語課程改革,開設專門類課程,打破過去的綜合性課程,學生在四年期間均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英語課程,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例如開設“英語語音語調”課程,幫助初學者樹立了良好的語音意識,同時對其他階段的學習者還可以提供糾正。我?,F(xiàn)開設有“英語演講與辯論”,面向全校學生,涵蓋英語演講和英國議會制辯論的主要過程和內容,同時該課程提供學生實踐機會,例如參加“外研社杯”大學英語演講比賽和辯論賽。
(二)設立分級考試??谡Z教學的實際效果如何,最直接的方式是采用分級考試對學生的口語技能進行評估。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所能達到的水平,為學生提供學業(yè)的幫助。分級考試的設立需要考慮到具體的評分標準和考試方式。
(三)制訂考試大綱。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之外,單獨設立一個口語教學大綱,明確說明需要教授的內容和技能。同時應提供給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基本的教學結束后,學生仍然能夠做到繼續(xù)學習,受用終生。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利用支援高校的資源,分期分批派送教師前往英語國家進行系統(tǒng)的語言能力提升和教學能力發(fā)展的培訓。
四、結論
西藏民族大學大學英語自2016級初級班和慢班實施口語教學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所提高。然而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缺乏有效口語評價機制,適合的語言學習資源匱乏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應盡快加強口語教學模式的改革,科學引導課堂教學,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新元.大學英語口語測試體系初探[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4(1):42-51.
[2]金艷,何蓮珍.構建大學英語課程綜合評價與多樣化測試體系:依據(jù)與思路[J],中國外語,2015(3):4-13.
[3]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外語界,2016(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