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寺院中,弟子們正在夏天的樹蔭下乘涼。這時,有兩個弟子突然爭執(zhí)起來,大家怎么勸也勸不開。寺院的禪師聽到有弟子爭執(zhí)就趕了過來。弟子們看到禪師進(jìn)了院子,就靜了下來。禪師并沒有生氣,只是問爭執(zhí)的那兩個弟子:“你們有沒有爭出什么道理呢?”二人都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便低頭不語。
禪師見他們二人都不說話,就說道:“既然你們什么道理都沒爭出,我就跟你們講一個道理吧?!d綿陰雨二人行,奈知天不淋一人,大家一起說說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你們能說出來嗎?”弟子們又活躍起來了,七嘴八舌地議論個不停。
一個弟子說:“因?yàn)槠渲幸粋€人穿了蓑衣,而另一個人沒有穿,所以才說‘不淋一人。”一個弟子說:“因?yàn)槭蔷植啃躁囉?,所以有一個人被雨淋,另一個人沒有被雨淋?!庇钟幸粋€弟子說:“因?yàn)橛幸粋€人走在路中間,另一個人走在房檐下?!痹谒麄儫狒[地進(jìn)行議論時,禪師一言不發(fā),不住地?fù)u頭,表示他們回答得都不對。
最后,弟子們終于安靜下來,他們實(shí)在想不出什么其他的想法了。禪師說:“你們都執(zhí)著于‘不淋一人這個詞語的表面含義,所以你們一直都沒有悟出其中的道理和真相。難道說‘不淋一人不可以理解為二人都被淋了嗎?”
【大道理】
有的時候,我們過分執(zhí)著于語言和文詞,過分爭執(zhí)于概念上的爭論和辨析,就會遮蔽了自己的本心,遮蔽了世界的真相。
【適用話題】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學(xué)會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