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穎
[摘要]英語教學是學生掌握英語語言學習的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互動的統(tǒng)一整體。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應該采取靈活、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開發(fā)和運用現(xiàn)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英語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學習英語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有效性;探究
目前,我國的課程改革發(fā)展較快,特別是英語課程改革已吸引了無數(shù)關注的目光。但我們的英語教學還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英語考試仍然一味地追求分數(shù),英語學習的雙邊活動常常變成英語教師的個人演講,學生成為被動的觀眾。因此,探索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分析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不佳的原因
1.學生的自然情況不同
我們學校位于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地理位置較偏,學生的英語基礎有很大的層次差別。有的學生既擁有一定的智力能力和語言能力,努力程度又較高,學習英語水到渠成,也有一些學生思想懶惰,理解記憶能力有限,甚至通過一定的努力也難以產(chǎn)生相應的學習效果,因而就主動放棄了英語學習。在一個班級里學生的英語學習程度良莠不齊,會對教師的教學進度和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2.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英語字母到發(fā)音、從單詞到短語以及形成句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完全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了學習方法的引導,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英語語言的交際能力。在課堂活動中,學生做的只是聽課、記筆記,這種學習方式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過多地講解語法規(guī)則和訓練用詞匯造句大大降低了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因此,這種只注重培養(yǎng)語法能力的教學,雖然滿足了考試的需要,但降低了語言交際的實用性,致使大批學生被擋在了英語學習的大門之外。
3.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有些學生把英語學習視為敵人,學習時有抵觸情緒,這種心態(tài)必然導致學習效果不盡人意。英語學習的壞習慣,尤其在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形成的壞習慣,如標示英語單詞的發(fā)音拼音、機械地抄寫詞條和語法、忽略聽力和口語練習等,此類違背語言規(guī)律的學習,都將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學習成了學生心中永遠的痛。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揮者、監(jiān)督者及評價者,應努力構(gòu)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其次,教師要積極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英語,使他們與其他同學的英語學習同步,并成為積極的學習者。舉例來說,當學生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耐心地幫助他們,而不是生氣和責備,或者直接指出他們的錯誤,應該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表達完整。
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動機有關,而與智力因素關系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潛力是無窮的,有待教師去開發(fā)。因此,我們教師的角色和職能就顯得更為重要。我們首先要轉(zhuǎn)變觀念,積極挖掘?qū)W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自我提高。教師在備課時要備好學情,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用精彩的語言情景、簡單有效的學習途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課外是學習陣地的延伸,可以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知識特點和心理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比如,初一階段可以開展英語書寫比賽和手抄報比賽,初二階段可以開展英語作文比賽和英文歌曲比賽,初三階段可以開展英語知識競賽,帶領學生觀看英語原聲電影。興趣建立容易保護難,當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之后,在后續(xù)學習過程中要保護好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精神態(tài)度對學習效果有較大的影響,一旦學生決心全力以赴學習,他們一定能成為合格的學生。教師要增強責任感,消除抱怨情緒,積極引導學生優(yōu)化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自信。
2.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教師應積極踐行成功教育,適時、適度、適當?shù)亟o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多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讓所有學生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尤其是那些對英語失去信心的學困生,他們?nèi)狈τ⒄Z學習興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遭受太多的挫敗和打擊,如因成績不理想而遭受父母打罵,因課堂注意力不集中而遭受老師的冷面孔,因而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原動力。其實,學困生更渴望成功,為了恢復其學習的斗志,教師可以在孩子的作業(yè)上畫一個笑臉,可以在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可以在孩子回答不上問題時給其一個鼓勵的手勢,以此激勵學生克服困難,不斷進步。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太多的失敗會導致學生失去信心,而成功的體驗卻能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和勇氣,促使他們?nèi)幦「蟮某晒?。因此,教師必須用放大鏡和顯微鏡來尋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他們贊揚和鼓勵,使他們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的內(nèi)在因素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根本。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zhuǎn)變,即變獨立被動的研究學習為主動合作式學習,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目標,形成自我追求,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合作,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通過實踐學習、觀察總結(jié)梳理和記憶等,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而今,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活動不斷涌現(xiàn)出來,如“學做”在法國的活動,“做的手”在美國的項目,以及在我國開展的研究性學習等,都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同,都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要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體驗學習、調(diào)查研究和實踐探索,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同時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運用
學生的智力因素固然有差別,也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習的發(fā)生和結(jié)果,但調(diào)查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應注意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非智力因素,科學高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應精心組織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心理愿望。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非一時之功,而應貫穿于英語學習活動的始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真實的語言情景,采取角色扮演、互動游戲、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聽說練習、歌曲創(chuàng)作等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學生學習知識的動機往往來自于教師的情感熏陶和教育影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成為學生的榜樣。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會令學生欽佩,而欽佩這種情感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所以,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的長處,進而喜歡教師所任教的學科。此外,教師應采取各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設置問題情景、下發(fā)有趣的學習材料、正確評價學生、給予學生適當?shù)谋頁P和鼓勵等。
由于學生的性格和品質(zhì)存在差異,學習效果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教師應注意到這些因素對教學的影響,正確引導學生改變自身的不足。如對于頑固的學生,幫助其改正偏執(zhí)的想法;對于信心不足的學生,幫助其加強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參考文獻:
[1]田楊.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邵丹.中國初中英語學習者二語心理詞匯的調(diào)查及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08.
[3]薛嫻.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有效閱讀”——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技能與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09).
[4]何俊奎.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及其有效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09).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