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蓉
(閬中市人民醫(yī)院,四川 閬中 6374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膽囊疾病的常用方法。該手術的操作流程是首先將一種特制的導管置入患者的腹腔,向其腹腔內(nèi)注入2~5升的二氧化碳,然后在其腹部取4個直徑為0.5~1.5 cm的操作孔,繼而在腹腔鏡的輔助下離斷并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最后切除膽囊。然而,隨著對受術者手術適應癥的不斷放寬,手術的操作難度逐漸增加,受術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升高,嚴重影響了手術治療的效果和受術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更加優(yōu)質、全面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對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
擇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閬中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將這13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65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40例,女性25例,其年齡為30~70歲,平均年齡為(50.6±1.5)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26例,其年齡為31~70歲,平均年齡為(50.6±1.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經(jīng)診斷確需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的患者。2)不存在心、肝、腎、肺等重要臟器病變的患者。3)不存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4)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在兩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期間,對其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如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及日常護理等,并在其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時立即通知醫(yī)師對其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進行術前的優(yōu)質護理:⑴在手術前,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有關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相關知識,如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目的、手術的流程、手術的效果及術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等,以使患者能夠對手術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⑵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深入的交流,通過觀察其肢體動作及言語態(tài)度了解其心理狀況,并評估其焦躁、恐懼、不安等負性情緒的程度,然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⑶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述成功施行手術的案例,以增強其自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2)進行術中的優(yōu)質護理:⑴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保持舒適的手術體位,并在充分尊重患者意見的基礎上合理調控手術室內(nèi)的溫度及濕度。⑵在患者進入麻醉狀態(tài)后,護理人員要充分采取保暖措施以保持患者體溫的穩(wěn)定。⑶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流程輔助施術者開展手術,以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3)進行術后的優(yōu)質護理:⑴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將患者送回病房。在返回病房時,要盡可能緩慢地搬運患者,以避免對其造成人為損傷。⑵將患者送回病房后,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進行休息,并叮囑其不要讓衣物覆蓋住創(chuàng)口部位。⑶密切觀察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其生命體征、意識狀態(tài)、呼吸的通暢程度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等,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報告醫(yī)師,并協(xié)助醫(yī)師對其進行對癥治療。
1)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的滿分為100分,當評分在85分以上時,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當評分為84~60分時,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比較滿意;當評分低于60分時,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不滿意。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比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3)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障礙評分、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的改善情況。采用我院自制的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分,焦慮自評量表的總分為5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采用我院自制的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抑郁程度進行評分,抑郁自評量表的總分為53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嚴重[1];采用我院自制的睡眠障礙量表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睡眠障礙量表的總分為21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2];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即在一張紙上畫一條長度為10 cm的橫線,橫線的起始端為0,表示無痛感,終點端為10,表示疼痛難忍[3];采用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評價內(nèi)容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tài)等,該量表的總分為4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4]。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21.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在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障礙評分、疼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相比,P>0.05。在進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障礙評分及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和表3。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n(%)]
表2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的比較(分,)
表2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 例數(shù) 焦慮評分抑郁評分進行護理前 進行護理后 進行護理前 進行護理后觀察組 65 62.31±1.49 36.62±1.46 65.44±1.41 38.46±1.05對照組 65 62.04±1.65 48.91±1.54 65.51±1.34 50.45±1.18 t值 0.979 46.693 0.290 61.200 P值 0.165 0.000 0.386 0.000
表3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睡眠障礙評分、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表3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睡眠障礙評分、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 例數(shù) 睡眠障礙評分 疼痛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進行護理前 進行護理后 進行護理前 進行護理后 進行護理前 進行護理后觀察組 65 16.31±1.06 3.64±1.50 6.84±0.52 2.05±1.42 14.64±1.54 37.42±1.61對照組 65 16.40±1.05 10.46±1.21 6.75±0.50 4.60±1.42 14.59±1.62 30.02±1.56 t值 0.486 28.531 1.006 10.237 0.180 26.613 P值 0.314 0.000 0.158 0.000 0.429 0.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面小、患者在術后的恢復速度較快等優(yōu)點。但在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過程中,若患者未能得到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和幫助,則絕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對其睡眠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后,其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障礙評分、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較進行優(yōu)質護理前均有明顯的改善,且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這一結果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對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能提高其舒適度、生活質量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