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贊, 侯生珍, 賈建磊*, 靳繼鵬,, 張利平,李永元,茹巧紅
(1.青海大學(xué) 農(nóng)牧學(xué)院,青海 西寧 810016;2.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動物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70;3.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qū)畜牧獸醫(yī)站,青海 樂都 810700)
青海省是全國養(yǎng)羊業(yè)得主要生產(chǎn)基地,不僅具有遺產(chǎn)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綿羊品種如藏羊、小尾寒羊等,而且又有從國外引進了優(yōu)良肉用品種無角陶賽特、薩福克、特克塞爾等,肉羊產(chǎn)業(yè)化逐步發(fā)展[1]。肉羊的繁殖生產(chǎn)性能促進著農(nóng)戶的經(jīng)濟效益的增長。因此,肉羊的繁殖生產(chǎn)性能備受人們關(guān)注。綿羊的飼糧結(jié)構(gòu)如精粗比、蛋白質(zhì)或能量等營養(yǎng)水平、養(yǎng)殖模式、飼糧形態(tài)、采食量等因素都對綿羊的生產(chǎn)繁殖性能產(chǎn)生影響,其中飼糧結(jié)構(gòu)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同的精粗比對消化代謝、血液生化指標等繁殖性能等有重要影響[2-5]。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日糧對肉用綿羊母羊妊娠后期(91~150 d)期生產(chǎn)繁殖性能、瘤胃發(fā)酵、養(yǎng)分消化代謝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為青海省東部地區(qū)肉用綿羊品種妊娠后期的日糧配比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試驗選取體況良好、體重50 kg左右的3~4歲青海省海東地區(qū)主要肉用綿羊(小尾寒羊雜種羊)120只,采用單因素隨機試驗設(shè)計,按體重均衡原則隨機分成A、B、C三個處理組,其精粗比分別為精料(精料補充料,見表1):粗飼料(青干草∶青貯飼料=1∶4,干物質(zhì)計算)為2∶8、3∶7和4∶6。每個處理40只羊。試驗期為70 d,其中預(yù)試期10 d,正試期60 d。
按照NRC(2004)肉用綿羊妊娠后期營養(yǎng)需要量標準[6],繁殖母羊體重50 kg妊娠后期能量需要量按析因法(維持需要、增重需要和妊娠產(chǎn)物需要)設(shè)計精料補充料配方,并且按照試驗要求進行設(shè)計精粗比例(3個組消化能依次升高3.5%),三個飼料配方的精粗比分別為精料:粗飼料(青干草∶青貯飼料=1∶4,干物質(zhì)計算)為2∶8、3∶7和4∶6。母羊妊娠后期精料補充料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母羊妊娠后期三組日糧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見表2。
試驗羊采用全舍飼飼養(yǎng),羊舍為半開放式,避風(fēng)、向陽、干燥、通風(fēng)良好。試驗羊配種好后進入消毒好的圈舍,保持衛(wèi)生良好、定期消毒。各組飼喂時間、飼喂方式和飼喂量相同,每天 08:30、17:30進行飼喂,自由采食方式,自由飲水,飼喂量每星期調(diào)整一次,調(diào)整時以B組(精粗比為3∶7)最大采食量為標準,控制在每天都有當(dāng)天飼喂量10%的剩料,料槽、水槽每天清理一次。
表1 母羊妊娠后期精料補充料配方及主要營養(yǎng)成分含量Table 1 Concentrate supplement formula and main nutrient content for ewes during late pregnancy
表2 母羊妊娠后期日糧精粗比及主要營養(yǎng)成分Table 2 Forage to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main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diet of ewes during late pregnancy
1.4.1 母羊體重變化及采食量 測定各組母羊妊娠期第91 d和第150 d體重、總增重、日增重、日采食量、飼料轉(zhuǎn)化率(飼料轉(zhuǎn)化率=日增重量/日采食量×100%)。
1.4.2 母羊產(chǎn)羔率及羔羊初生體尺、體重、斷奶成活率 測定母羊分娩時產(chǎn)羔數(shù)(單羔、雙羔、多羔);測定羔羊初生體尺、體重、斷奶成活率(斷奶成活率=成活的羔羊數(shù)/羔羊總數(shù)×100%)。
1.4.3 養(yǎng)分消化代謝指標 試驗期91~150 d為妊娠后期代謝試驗期,此代謝試驗期間,每隔10 d采集飼料樣品一次進行測定,這6 d采用全收糞收尿法采集糞樣和尿樣進行測定。參照《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加工》教材中飼料檢測技術(shù)[9],用烘干法測定干物質(zhì)(DM),用灼燒法測定有機物(OM),用酸性洗滌法測定酸性洗滌纖維(ADF)和中性洗滌纖維(NDF),用凱氏定氮法測定N,用高錳酸鉀法測定Ca,用分光光度法測定P。計算表觀消化率,表觀消化率=[飼料中評定元素的食入量-糞中相應(yīng)元素的排出量]/飼料中評定元素的食入量。
1.4.4 瘤胃發(fā)酵指標 采用瘤胃液采集導(dǎo)管對供試綿羊進行瘤胃液采集,放于-80 ℃冰箱保存待測。
瘤胃液經(jīng)四層紗布過濾,用高精度酸度計測定pH,用苯酚-次氯酸鈉比色法測定NH3-N,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尿素N、蛋白N、總N。瘤胃液10 mL四層紗布過濾加2 mL的25%的偏磷酸溶液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采用GC-9720氣相色譜儀測定TVFA以及各個VFA。
1.4.5 血液生化指標 正試期第91 d和150 d時,頸靜脈采血,裝于促凝管中,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獲得血清,將血清放于-20 ℃保存,送醫(yī)院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免疫、營養(yǎng)激素測定。
采用SAS 8.2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各組差異顯著時用 Duncan氏方法進行多重比較,并用字母標記,試驗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出來,以P<0.05 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由表3可知,三組母羊在妊娠后期總增重和飼料轉(zhuǎn)化率B組顯著高于A組和C組(P<0.05),A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日增重B組顯著高于C組(P<0.05),A組和B組、A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日采食量A組和B組顯著高于C組(P<0.05),A組和B組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妊娠后期母羊體重變化Table 3 Changes in body weight of ewes in late pregnancy
由表4可知,B組產(chǎn)活羔率要低于A組和C組(P<0.05),B組產(chǎn)多羔母羊數(shù)多。由表5可知,飼喂不同精粗比飼糧對羔羊初生重、體高、體長和胸圍影響差異不顯著(P>0.05),單羔羔羊的初生重、體高和胸圍均顯著高于多羔羔羊(P<0.05)。
表4 不同精粗比日糧對羔羊成活率的影響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ratio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lambs
由表6可知,飼喂不同精粗比日糧對母羊妊娠后期NDF表觀消化率的影響差異不顯著(P>0.05);飼喂不同精粗比日糧母羊DM和ADF表觀消化率,B組和C組顯著高于A組(P<0.05),且B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OM表觀消化率,C組顯著高于A組(P<0.05),A組和B組、B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飼喂不同精粗比飼糧對妊娠后期母羊N表觀消化率A組顯著低于B組和C組(P<0.05),B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N的存留率和Ca表觀消化率,C組顯著高于A組(P<0.05),A組和B組、B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P表觀消化率三組母羊差異不顯著(P>0.05)。
由表7可知,飼喂不同精粗比飼糧對妊娠后期3組母羊瘤胃液pH影響差異不顯著(P>0.05);總N濃度A組顯著低于B組(P<0.05),A組和C組、B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NH3-N濃度、尿素N濃度A組顯著高于B組和C組(P<0.05),B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蛋白N濃度C組顯著高于A組和B組(P<0.05),A組和B組差異不顯著(P>0.05)。飼喂不同精粗比飼糧對妊娠后期3組母羊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和其他酸影響差異不顯著(P>0.05);總揮發(fā)性脂肪酸(TVFA)濃度C組>A組>B組(P<0.05)。
表5 不同精粗比日糧對羔羊體重、體尺的影響Table 5 Effects of diet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ratio on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of lambs
表6 妊娠后期不同精粗比日糧對母羊養(yǎng)分消化代謝的影響Table 6 Effects of diet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ratios on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in ewes during late pregnancy
表7 不同精粗比日糧對母羊妊娠后期瘤胃發(fā)酵的影響Table 7 Effects of diet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ratios on ruminal fermentationin ewes during late pregnancy
妊娠后期不同精粗比日糧對母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見表8。由表8可知,飼喂不同精粗比飼糧對妊娠后期(150 d)3組母羊白蛋白含量影響:B組顯著高于A組和C組(P<0.05),A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P>0.05);胰島素含量的影響C組>B組>A組(P<0.05);血糖、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3組差異不顯著(P>0.05)。
表8 妊娠后期不同精粗比日糧對母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Table 8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ratio on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ewes in late pregnancy
反芻動物采食粗飼料和精飼料的比例非常重要,不同精粗比所造成適口性有所差異,及不同精粗比瘤胃消化效率不同動物所產(chǎn)生的飽腹感也有所差異,所以對妊娠后期采食量影響很大。妊娠后期是胎兒生長的主要時期,適宜精粗比促進胎兒生長,母羊的增重明顯。飼料轉(zhuǎn)化率又稱肉料比或飼料報酬,是日增重和日采食量的比值,日糧精粗比對妊娠后期母羊采食量和增重都影響很大,所以對飼料轉(zhuǎn)化率的影響也很大,適宜的精粗比瘤胃吸收好飼料轉(zhuǎn)化率就大。燕文平等[7]的研究表明,隨著日糧精粗比的降低,干物質(zhì)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飼料轉(zhuǎn)化率提高,日增重顯著增高,日糧精粗比為3∶7時晉南牛效果最佳。唐志高等[8]通過對妊娠母羊飼喂精粗比為2∶8、3∶7、4∶6的日糧,得出提高日糧中的精料比例從20%到40%時,妊娠小尾寒羊日糧的自由采食量顯著增加,但并不顯著影響粗飼料的采食量,但繁殖小尾寒羊日糧的精料比應(yīng)不低于30%。本試驗中,母羊在妊娠后期日糧精粗比例為3∶7時,最有利于提高母羊的總增重、日增重及飼料轉(zhuǎn)化率提高,但日采食量與以上研究不符,日采食量隨著精粗比的降低而增加,原因是飼喂制度的不同,本試驗避免動物偏食精料并未將精飼料和粗飼料分開飼喂,飼喂固定精粗比的全混合日糧,動物為滿足自身營養(yǎng)需要精粗比低的飼料采食量要大點。
妊娠后1/4時期,胎兒生長速度最快,母畜的營養(yǎng)水平對胎兒的生長和初生重影響顯著,若營養(yǎng)水平嚴重不足,不僅會影響羔羊初生重和生活力,還會影響胎兒次級毛囊的成熟[9]。有研究報道,通過對妊娠后期母羊飼喂精粗比分別為5∶5、4∶6、3∶7的TMR日糧至產(chǎn)羔,除體斜長隨母羊日糧精粗水平降低而顯著降低外,初生羔羊體重、體高、胸圍、腹圍、頭寬、頭長、直冠臀長、曲冠臀長等也稍有降低趨勢但差異不顯著,產(chǎn)后羔羊補償生長具有很強的生長性能,妊娠期補飼精粗比為3∶7的日糧對羔羊最好[5]。本試驗表明,飼喂不同精粗比飼糧對羔羊初生重、體高、體長和胸圍影響差異不顯著,但是日糧精粗比為3∶7時,羔羊的成活率最低,因為此組產(chǎn)多羔數(shù)比較多,多羔中的弱羔、病羔、死羔造成羔羊成活率下降。
日糧精粗比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代謝有重要影響,在反芻動物中研究比較常見。DM和OM反應(yīng)日糧的營養(yǎng)價值,ADF和NDF則反應(yīng)對日糧結(jié)構(gòu)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N的消化吸收有利于母羊蛋白質(zhì)的合成對胎兒的生長和自身的蛋白質(zhì)消化吸收的健康狀況都有影響。Ca和P的消化吸收則有利于母羊合成胎兒的牙齒和骨骼。因此適宜的DM、OM、ADF、NDF、N、Ca、P含量的精粗比對妊娠期母羊至關(guān)重要。有研究表明,小尾寒羊妊娠后期干物質(zhì)、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和鈣的消化率均在日糧精料約30%時最高,氮保留量隨日糧中精料比例的增加而增加[10]。還有研究表明,1歲伊犁馬隨日糧精粗比例的提高,DM、OM、CP、P 消化量(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 保留量和 N保留率隨精粗比例提高而升高。
本試驗除了ADF和P的表觀消化率三組差異不顯著外,DM、ADF、N的表觀消化率在精粗比為3∶7和4∶6時最好,OM和Ca的表觀消化率在精粗比為4∶6時效果最好。ADF和P的表觀消化率與以往研究存在著差異,因為伊犁馬和綿羊的品種差異或是因為綿羊的特殊時期(即妊娠后期)所造成的差異[11]。
pH是綿羊妊娠后期瘤胃發(fā)酵的一個綜合指,瘤胃是否正確發(fā)酵可由pH來初步判斷。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研究證明瘤胃液的pH隨著精料水平的提高而降低[12-14]。劉清清[15]的研究表明,三組不同精粗比日糧pH的變化區(qū)間,分別為6.49~6.85、6.31~6.71、6.21~6.66,都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日糧精粗比在3∶7的時候瘤胃液pH平均顯著高于其他兩組,而日糧精粗比在5∶5和7∶3時差異并不顯著,瘤胃液乙酸濃度差異不顯著,丙酸濃度和乙丙比也不受日糧精粗比的影響,丁酸隨精料比例而升高。本試驗pH三組差異不顯著,因為本試驗三組精粗比都小于5∶5在3∶7左右范圍內(nèi),所以pH、乙酸、丙酸、丁酸都差異不顯著。
NH3-N是瘤胃內(nèi)合成菌體蛋白的主要成分,直接影響瘤胃蛋白質(zhì)的消化率,而日糧精粗比影響著蛋白質(zhì)水平,日糧的蛋白質(zhì)水平同樣也影響瘤胃中NH3-N的濃度,有研究表明隨著晉南牛日糧精粗比的增大,氨態(tài)氮的濃度顯著降低[16]。本試驗也得出,日糧精粗比最低時即為2∶8時,瘤胃液NH3-N濃度最高,日糧精粗比為3∶7時,瘤胃液NH3-N濃度最低但和日糧精粗比為4∶6時差異不顯著。由張昌吉等[17]研究液也說明了,氨氮濃度低時,微生物合成作用增強,蛋白N升高,導(dǎo)致瘤胃壁吸收的N降低,肝臟合成的尿素N降低。本試驗也證明了,隨著精粗比升高瘤胃液NH3-N濃度降低,A組顯著大于B組和C組;蛋白N濃度升高,C組顯著大于A組和B組;瘤胃壁吸收的N降低,所以瘤胃液中總N升高,A組顯著低于B組,B組最大但總體趨勢B組和C組差異不顯著;肝臟合成的尿素N降低,所以C組和B組顯著低于A組,雖然C組最小,但C組和B組差異不顯著。精粗比逐漸增加時,總N不是逐漸降低,而是先增加后降低,有兩個原因:①瘤胃液中總N包括NH3-N、尿素N、菌體蛋白N、飼料中可溶解的蛋白N和唾液蛋白N,其中不同動物分泌的唾液蛋白有差異;②不同動物瘤胃內(nèi)環(huán)境有有所差異造成總氮代謝的的差異。
高纖維日糧促進乙酸生成,高精料日糧促進丙酸生成,纖維分解菌對pH特別敏感,當(dāng)日糧pH低于6.2的時候,纖維分解菌的活力被抑制,淀粉分解菌對pH的變化不敏感,當(dāng)日糧pH在5.6~7之間時兩個酶都不受影響[18]。本試驗pH都高于6.2纖維分解菌不受影響,所以乙酸、丙酸、丁酸、其他酸都不受影響。眾多研究表明,隨著日糧精料比例增加TVFA濃度也增加,精料中含碳水化合物較多,容易發(fā)酵出較多的TVFA[13,18]。本試驗也表明,隨著日糧精料比例增加TVFA濃度也增加,日糧精粗比為4∶6時,瘤胃液TVFA濃度最高。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是能量消化代謝的主要指標。精料中非結(jié)構(gòu)性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淀粉等)是形成血糖的主要來源。血糖高時,可以促進胰島素的釋放,從而降低血糖。門小明[19]和孫亞波[20]都報道,隨著精粗比的升高血糖上升。本試驗也表明,隨著飼糧精粗比的提高,血糖和胰島素都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但是血糖三組組間差異不顯著。
血液總蛋白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組成,維持著血管內(nèi)正常的膠體滲透壓和酸堿度,和物質(zhì)代謝、機體免疫密切相關(guān),只要在正常精粗比范圍內(nèi)不影響母羊健康的情況下,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不會有顯著的變化。隨著飼糧精粗比的變化,反芻動物的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無顯著變化[21-23]。崔曉鵬等[24]通過對藏羊飼喂不同精粗比的日糧,進行血液生化指標的測定,結(jié)果表明隨著飼糧中精粗比例的提高,血清中總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沒有顯著差異。本試驗結(jié)果證實,隨著飼糧精粗比的提高,血清中總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沒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飼喂不同精粗比日糧影響青海省東部地區(qū)主要肉用綿羊品種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血液生化指標及消化代謝,且飼喂精粗比為3∶7日糧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