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2018年6月13日報道,湖北省恩施來鳳縣有條南河,從武陵腹地的楊梅古寨流出,緩緩注入酉水。小河兩岸,分別是三胡鄉(xiāng)的幾個村組,以及鄉(xiāng)里唯一的小學蘇家堡小學。每年汛期河水漫漲,過南河的便道就被淹沒,最深時水可及腰,成了孩子們上學不得不遇到的“天塹”。三胡鄉(xiāng)安子村55歲的老農(nóng)侯長輝,汛期時每天早晚都會準時來河邊,背孩子們過河上學,接孩子們放學回家。從1978年讀初三時開始,他這一背就是40年。
1978年,侯長輝還是名15歲的初中生,那時過南河的便道只是條土路,被水一沖就垮。有一次,侯長輝看到村里上學的小弟妹們過不了河,就主動上前背大家過河,一來二去成了習慣,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每年夏秋汛期,除開暑假和周末,他每天都會來河邊背孩子過河。“我們學校很多孩子都是他從一年級背到畢業(yè)的?!碧K家堡小學校長騰元說。不光學生,安子村、金龍村的老百姓上街趕場也要從這里過,侯長輝都是能背就背,能牽就牽。
銳評:作為常人,大多都應該能與人為善做好事,不過做一件兩件可以,十件八件也成,但一堅持就是40年,就很難能可貴了。侯長輝老人的所作所為,絕不亞于抗洪救災的英雄,也能媲美戰(zhàn)火硝煙中的勇士,因為這是一種更加恒久的精神與悲憫。
恒久的善心和堅持,讓侯長輝和陳志鳳平凡的一生閃耀著不平凡的光芒。他們的事跡可用于寫作凡人善舉、堅持等話題的作文。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