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靚婷
【摘 要】 目的 探討圍手術期護理,提高手術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方法 術前一天由手術室巡回護士或洗手護士到病房采用講解、閱讀宣傳冊、觀看視頻等健康教育形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個體化的術前訪視。術中:正確合理安置手術體位、安全正確使用儀器設備、嚴格遵守無菌技術原則、熟練配合手術,密切觀察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加強術中保溫、實施科學液體治療、采取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防范措施落實,使手術順利、安全進行同時保護病人隱私等。術后2-3天訪視患者,了解患者恢復情況及對護理服務的意見及建議。結果 優(yōu)化圍手術期護理后,促進手術順利進行,提高了病人總體治療效果。結論 手術室圍手術期健康宣教、心理護理落實使從患者進入手術間—離開手術間感到安全,舒適,放松,溫暖使患者在身體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心里上得到最好的照顧,應全面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圍手術期護理是針對患者從入院準備手術到術后康復,將手術前、中、后三期的護理工作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為患者提供全程護理的一種工作方法。2011年全國優(yōu)質護理工作已經(jīng)拓展到三級醫(yī)院手術室并作為三甲醫(yī)院等級評審的標準之一。手術治療已經(jīng)成為了外科疾病患者治療的一部分時,手術室護士參與了相對短暫但又極為重要的手術護理過程。做好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使其身體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恢復性的可能大大增加。我院從2011年就開始開展優(yōu)質護理,尤其在手術室圍手術期護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現(xiàn)匯報如下。
1 術前護理
手術前期又叫術前訪視,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使患者產(chǎn)生較明顯的、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心理,引起生命體征及情緒變 化.甚至影響麻醉和手術的正常進行【1】。外科病人手術前后均出現(xiàn)情緒反應強烈且伴隨著睡眠質量差的現(xiàn)象【2】。所以要做好手術前護理工作。
1.1 術前訪視人員與時間 術前一天當臺巡回或洗手護士應訪視病人,訪視時間為10-15分鐘。
1.2 術前訪視患者范圍 世界手術室護士協(xié)會(AORN)規(guī)定,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士的職責職責之一,新、大、難手術,全麻手術病人必須做到術前訪視,四川省護理學會質控中心對圍手術期患者術前訪視病人范圍為:醫(yī)院根據(jù)開展手術種類與手術量制定自己的術前訪視病種,一旦制定必須做到100%的訪視率。
1.3 訪視病人時程序
1.3.1 首先閱讀患者的病歷資料,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各種檢查的陽性體征等如患者姓名、年齡、職業(yè)、經(jīng)濟條件、病情、治療措施、手術方法、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等。為全面?zhèn)€性化術前健康宣教做好信息儲備:
1.3.2 自我介紹,積極、恰當宣傳手術團隊成員,增強患者及家屬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手術配合度。
1.3.3 健康教育訪視 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視力、文化程度、身體狀況等采取口頭講解、閱讀宣傳片、觀看宣傳視頻等,達到省時高效溝通、滿意溝通。
1.3.4 術前注意事項的宣教
心理護理 通過評估患者病情、心理狀況等情況,確定心理疏導方法如當患者有疑惑時讓患者有機會表達自已的憂慮,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流程、手術相關知識等內(nèi)容。通過術前訪視與患者的良好溝通,讓患者和家屬充分了解到術前、術中和術后的各環(huán)節(jié),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減輕患者術前心理應激反應,加強患者手術配合能力和提高患者對手術室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同時評估患者病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品質,加速患者術后康復。
介紹患者的病情,手術方式,可能會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如壓力性損傷、低體溫預防措施等等,向患者與家屬交代清楚并簡單的介紹一下手術室的環(huán)境,位置,溫度,讓患者有心里準備。向患者交代術中配合的注意事項,做好衛(wèi)生宣教,取得信任與配合緩解患者及家屬緊張的心里,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
2 術中護理
2.1 術中首先確保正確體位擺放,充分暴露手術視野,預防神經(jīng)肌肉損傷;預防措施:手術開始前預擺體位詢問病人主觀感受從而調整,最大限度的保證病人的安全與舒適,方便術者操作。
2.2 評估患者與臨床醫(yī)生多方交流手術方式后做好充分儀器設備、器械、用物的準備,并保證正常運轉,不得影響手術順利進行,避免延長手術時間現(xiàn)象發(fā)生。
2.3 手術過程的嚴密觀察手術進展主動服務。巡回護士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的不適與意外情況,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確保病人的安全。術中保護病人隱私,手術后期要嚴密觀察病人麻醉恢復情況,患者身體重要臟器功能,傷口,引流物及情緒等情況,防止意外拔管、墜床等現(xiàn)象發(fā)生。
2.4 術中保暖 低體溫是手術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可引起疼痛、心率加快、切口感染、凝血功能障礙等并發(fā)癥,增加圍手術風險,延長住院時間,延遲患者術后康復。室溫21℃-25℃,濕度30-60%;術中保溫,病人從入室到出室蓋好被蓋,減少非手術部位的暴露;術中使用溫鹽水沖洗37℃-40℃;
2.5 下肢深靜脈血栓防范(DVP)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患者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有研究指出50%患者在術中就已經(jīng)發(fā)生DVT。目前,主要通過藥物和物理方法預防DVT 發(fā)生,因患者術野滲血、不容易止血等問題,術前、術中均不容易采取抗凝藥物預防DVT,因此術中采用物理方法預防是首選措施,對患者采用肢體壓力治療系統(tǒng),通過下肢間歇性加壓,達到加速肢體血流速度,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從而降低患者術中DVT的發(fā)生率。
3 術后護理
3.1 轉運病人注意:手術結束,嚴格落實安全核查的第三步:確保手術室名稱、手術病理標本、高值耗材使用等均正確錄入,管道的妥善固定,傷口的引流,物資的清理確保病人安全舒適的返回病房。
3.2 術后訪視:各專業(yè)組長在術后2-3天認真填寫訪視單,每個項目都應準確填寫,并簽上訪視者姓名。到床旁看望病人,查看傷口愈合情況。爭求患者意見,請患者提出寶貴意見。給予患者健康指導。
4 總結
手術室圍手術期健康宣教、心理護理落實使患者從術前一天到進入手術間到離開手術間均能感到安全,舒適,放松,溫暖使患者在身體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心理上得到最好的照顧,應全面推廣。
文獻參考
梁寶勇、劉暢、杜桂芝等,擇期性腹內(nèi)手術病人應激反應與心里學雜志,1994.2(2):77-80
許玉玲:外科病人手術前后心里狀態(tài)觀察[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