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偉
當前,中職學校的數學課程內容、學時很隨意。雖然教育部有明確的課時規(guī)定,但因為職業(yè)教育重心在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上,還有每學期必須要開設的德育課,所以文化課的課時得不到保障和統(tǒng)一。而且,考核方式大部分是根據平時的課堂表現來確定,更加談不上進行數學建模教學。
我們現在大部分學校用的數學教材是李廣全主編的數學基礎模塊上下冊,其中有很多生活實例,實際上就是模型,作為數學老師,應從這些生活例子出發(fā),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傳授數學知識,讓學生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就是老師對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能更好地進行數學建模教學呢?這里從三個方面來探討。
一、 中職數學建模的原則
中職數學建模要根據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要遵循基礎性原則,注重數學基礎知識,這樣就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如在基礎模塊函數這章里,有這樣一個例子:商店銷售某種飲料,售價每瓶2.5元,應付款是購買飲料瓶數的函數。
這就是一個函數的應用模型,設瓶數為x個,應付款為y元,則y=2.5x.這樣的建模,相信中職學生就不會覺得數學難學了。
近幾年中職數學高考中也經常出現這樣比較基礎的建模應用題。
如2014年中職高考第21題:將10米長的鐵絲做成一個右圖所示的五邊形框架ABCDE.要求連接AD后,ΔADE為等邊三角形,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1)求邊BC的長:
(2)求框架ABCDE圍成的圖形的面積.(注:鐵絲的粗細忽略不計)
解:(1)設BC=x,由題已知AB=CD=DE=AE=BC=
x,且5x=10
解得x=2,所以BC的長2米;
(2)因為ΔADE為等邊三角形,所以ΔADE等于
sΔADE=12AD·AEsinπ3=12×2×2×32=3
正方形ABCD的面積等于AB·BC=2×2=4
因此框架ABCDE圍成的圖形面積
s=4+3(平方米)
其次,中職數學建模要注重實用性原則。要結合生活實際,有較強的趣味性、靈活性,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更多的體驗和成功的收獲。如在基礎模塊上冊等差數列應用舉例中:
例:某禮堂共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兩個座位,最后一排有70個座位,問禮堂共有多少個座位?
這個例子適合大部分學生,因學生比較喜歡看電影,完全可以引入到電影院中這個場所來讓學生建模,構造等差數列來解決問題。
又如:小王參加工作后,采用零存整取方式在農行存款。從元月份開始,每月第一天存入銀行1000元,銀行以年利率1.71% 計算,試問年終結算時本金與利息之和是多少?
這是一個等差數列求各和問題,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就比較有興趣,對商貿專業(yè)的學生更是有很強的針對性。
中職數學建模還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中職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應該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習慣。在進行建模思想的滲透過程中,不可一味地追求難題,這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一定的影響,使得部分學生喪失了求知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和高職高專數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銜接,以便能夠實現知識的有效拓展。
最后,中職數學建模要遵循新課標要求,這是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中職數學要講背景、講應用,注重知識的發(fā)生過程。而數學建模就是注重過程、方法、策略的一種數學學習過程,有效地彌補了中職學生數學基礎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了他們的能力。
二、中職數學建模的內容
中職數學建模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要結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情況,在內容上有一定的選擇,一般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選材:
集合、不等式、函數、一次函數、正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數列、向量、概率等。
解析幾何和立體幾何對機械專業(yè)的學生需要適當建模,可以開設選修課來進行。在對這些內容進行取舍時,就要根據上面所遵循的原則來進行。
三、中職數學建模的有效途徑
中職數學建模的有效途徑首先是要和專業(yè)課結合。在中職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專業(yè)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專業(yè)課程中蘊含著數學基礎知識,但數學又有其獨特的本質。因此,中職數學建模首先就是和專業(yè)課結合,從專業(yè)課例中提煉出數學模型,這樣便于提高學生的興趣,老師能夠教會學生運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學生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專業(yè)課學習效果的提升。
其次,中職數學建模的有效途徑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在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實際的問題都蘊含著數學建模的思想,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適當地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強化學生對數學建模思想的認知。如銀行貸款買房分期付款的問題很普遍,不少學生的家庭都會采取這種方式進行購房,這類問題學生都很有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覺得比較有用。在學完數列的相關知識之后,設計這樣的問題,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再次,中職數學建模有效途徑就是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來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數學建模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要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覺地在學習中構建數學建模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中職數學建模主要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翻譯”能力、運用數學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學習、獨立思考、認真探索實踐過程的途徑。通過數學建模,學生從不同的問題中發(fā)現事物的本質特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今后運用數學思維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力的幫助,為數學教學的課堂改革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