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琴
(重慶市醫(yī)藥學校,重慶 401228)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如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臨床思維,是每一位內科護理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重慶市醫(yī)藥學校在重慶市第三批市級示范校建設期間,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問·學·導·練·評”教學模式。基于建構主義的“問·學·導·練·評”教學模式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圍繞“提出問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練習鞏固—總結評價”5個環(huán)節(jié)展開[1]。
分別選取我校2015級和2016級兩屆“3+2”護理專業(yè)學生各12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將2015級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名;將2016級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年齡、性別和入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實驗組采用基于建構主義的“問·學·導·練·評”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英國著名教育學家洛克說過,教師的一項重要技能是吸引和維持學生的注意。教師運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明確本節(jié)課具體的學習目標和要求,介紹典型案例,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還可以為學生的理性認識準備感性材料。在上課的時候用問題或案例導入,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當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后,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策略,還可以通過組內共同探究和交流,形成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學生討論,并適當加以引導和調控。各組派代表在15分鐘內匯報討論結果,組內其他同學補充。
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核心任務是“導”,不但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組織、協調,而且指教師針對學生討論、評價中的疑點、難點進行精講和點撥,使學生學到新的知識,受到新的啟發(fā),學到分析問題的方法,同時指教師將案例與其他學科知識、臨床相關現象聯系起來,以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臨床思維能力。
教師必須精心設計課堂練習,例如考查知識掌握情況的練習、擴展思維的練習。這對于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都是極為有利的??梢葬槍W生的練習反饋信息,了解哪些學生已經達到了教學目標,哪些課后還需要單獨進行輔導,并針對學生練習中存在的集中問題進行詳細講授。
學生、教師對本次課的教學內容、研究問題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積累好的經驗,反思存在的問題。
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教學效果評價由期末考試、學生評價兩個部分組成。期末考試以筆試形式進行,包括選擇題及病例分析題,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學生評價指在學期末對實驗組學生進行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見表2。
表1顯示,實驗組期末考試選擇題得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病例分析題得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P選擇題得分(滿分100分)77±3.54 76±5.61>0.05病例分析題得分(滿分12分)9±4.10 6±3.10<0.05
表2 實驗組學生教學效果評價
表2顯示,被調查的120名實驗組學生中有105人希望繼續(xù)采用基于建構主義的“問·學·導·練·評”教學模式,充分反映了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肯定。
國家中職示范校建設要努力改革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2]。中等職業(yè)教育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生職業(yè)能力、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學習效果關系到學生未來工作的表現,關系到臨床患者的安危,因此內科護理學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素質、臨床技能等方面發(fā)揮著較大作用[3]。在本次調查中,大多數實驗組學生認為基于建構主義的“問·學·導·練·評”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基于建構主義的“問·學·導·練·評”教學模式體現了現代教學理念,即強調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合作互動,以保證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及學生的主體作用。
基于建構主義的“問·學·導·練·評”教學模式在學生素質培養(yǎng)方面的優(yōu)勢:(1)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知識難點,通過獨立思考和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既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自學能力,又鍛煉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2)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各抒己見,求新求異,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有利于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為保證“問·學·導·練·評”模式的教學效果,應注意以下問題。(1)激發(fā)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創(chuàng)設適合基于建構主義的“問·學·導·練·評”教學的環(huán)境和氛圍,在設置病例或者問題時注意結合臨床護理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2)注重個體差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每一位學生,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又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