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紹才
(普洱市人民醫(yī)院腫瘤科 云南 普洱 665099)
乳腺癌為女性發(fā)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每年死亡人數高達50萬[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為37.86人/10萬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90%。那如何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成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重要方法[2]。乳腺癌是一種高度異質性腫瘤,生物學行為不盡一致。隨著目前腫瘤分子學的快速發(fā)展,眾多文獻指出分子分型可以指導乳腺癌的治療和評估預后。ER狀態(tài)是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指標,目前已經證實ER(+)乳腺癌患者接受內分泌治療有較好的療效。他莫昔芬又名三苯氧胺,1978年美國FDA指出他莫昔芬可以用于ER(+)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中。那ER陰性是否會影響輔助內分泌治療效,ER(-)PR(+)腫瘤的特性和預后又如何。這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同時目前還沒有公認的結論。因此本文擬收集我院ER(-)PR(+)乳腺癌患者,根據是否接受輔助內分泌治療,分為研究組(接受他莫昔芬輔助內分泌治療)和對照組(未接受他莫昔芬輔助內分泌治療),并分析他莫昔芬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效果及影響ER(-)PR(+)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期(DFS)的因素。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5月68例我院ER(-)PR(+)乳腺癌的患者,分為34例研究組(接受他莫昔芬輔助內分泌治療)和34例對照組(未接受他莫昔芬輔助內分泌治療)。研究組平均年齡38.64±12.82歲。
(1)患者納入研究前未接受任何內分泌治療藥物。(2)影像學證實未見轉移者。
(1)接受過激素輔助治療者。(2)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3)精神病患者。
兩組患者確診為ER(-)PR(+)乳腺癌后,進行手術治療,研究組術后5月開始給予他莫昔芬片20mg口服,每天一次。對照組不接受他莫昔芬片干預。
對比兩組內分泌治療后5年DFS;兩組5年DFS的生存函數曲線;影響ER(-)PR(+)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單因素分析;影響ER(-)PR(+)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COX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計數資料χ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有意義。
兩組內分泌治療后5年DFS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內分泌治療治療后療效對比
通過5年DFS的生存函數曲線觀察,綠色為研究組,對照組為藍色,研究組5年DFS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有差異(P<0.05),見圖1。
圖1 兩組5年DFS的生存函數曲線
影響ER(-)PR(+)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因素主要有淋巴結轉移數目、腫瘤組織大小、組織學分級及月經狀態(tài)(P<0.05),見表2。
表2 影響ER(-)PR(+)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單因素分析
COX分析提示淋巴結轉移數目、腫瘤組織大小、組織學分級與ER(-)PR(+)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無關,月經狀態(tài)為影響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3。
表3 影響ER(-)PR(+)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COX分析
在過去的十年中乳腺癌每年增長3%,這就提示我們必須加強乳腺癌的普查。目前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仍居于高位,農村與城市乳腺癌的發(fā)病率為48.52人/10萬人、37.16人/10萬人。現有資料表明我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較低,在65.4%~80.36%,遠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80.36%~90.23%。臨床上分子分型是評價乳腺癌患者預后的預測因子,PR狀態(tài)作為ER預測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的補充,推薦ER(+)和/或PR(+)患者均可接受內分泌治療。ER(-)PR(+)腫瘤是獨立的乳腺癌激素受體表現亞型,具有化療療效差,惡性度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如何讓此類患者預后得到改善,成為研究的熱點。
目前研究指出他莫昔芬可以競爭性的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從而阻止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的結合,進而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值。多國治療指南中已經將他莫昔芬作為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的金標準。但是他莫昔芬治療ER(-)PR(+)患者的文獻較少。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fā)現研究組和對照組內分泌治療后5年DFS比較有差異(P<0.05)。即通過他莫昔芬治療,可以改善ER(-)PR(+)乳腺癌患者的預后,這可能與他莫昔芬促進機體細胞因子的生成,增強機體免疫有關。
ER(-)PR(+)患者的預后充滿爭議,有研究認為ER(-)PR(+)患者5年OS和ER(+)PR(+)相似,但是也有研究指出ER(-)PR(+)組的RFS和OS都比ER(+)PR(+)組差。那輔助內分泌治療是否能改善ER(-)PR(+)患者的預后呢,本次研究通過5年DFS的生存函數曲線觀察,綠色為研究組,對照組為藍色,研究組5年DFS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有差異(P<0.05)。可以看出輔助內分泌治療可以讓患者收益。
本文還分析影響ER(-)PR(+)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因素,結果通過COX分析顯示月經狀態(tài)為影響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會使機體激素水平下降,據研究年齡>60的婦女雌激素水平僅為30歲婦女的20%~30%,由于未絕經的婦女有殘余的卵巢功能,能在雌激素合成抑制時上調卵巢的芳香化酶的表達,因此對他莫昔芬的治療療效會出現下降。這也是月經狀態(tài)影響ER(-)PR(+)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的關鍵。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ER(-)PR(+)乳腺癌患者接受輔助內分泌治療后,可以改善預后,其中月經狀態(tài)是影響治療療效的因素。